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能力不仅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更是一种身心愉悦的活动,读者乐在其中,听者也得到美的享受、陶醉其间。可我校的学生在朗读文章时普遍存在“唱读”现象。“唱读”让人听起来感觉是那样的索然无味和无可奈何。这哪里能够谈得上有感情朗读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学生对朗读不感兴趣,是被迫的,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朗读任务而敷衍塞责。为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笔者从激发兴趣、蕴酿感情、体会感悟等三方面作了尝试,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他们能充分地感受到朗读的乐趣,让他们“读中取乐”,从而“乐在读中”。
一、启发提问,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主动张开嘴巴读,就得先让学生有朗读兴趣。兴趣能充分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兴趣浓了,学生便不会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非读不可了,学生便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地朗读起来。学生的朗读兴趣在于老师的激发,而启发式提问则是最有利于激发朗读兴趣的提问方式之一。启发式提问,我个人主要是就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进行的,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的“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句话,我在指导朗读前设计问题如下:
(1)这句中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请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比的?(用“魔术匣子”来比喻颐和园,用“小天使”来比喻孩子们)这样比有什么好处呢?仔细体会后展开讨论。
指导归纳:“魔术匣子”突出颐和园内含的丰富,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小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和小孩,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少女和小孩。
(2)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些词最表现孩子的活泼可爱?
学生:(“闹嚷嚷”、“飞”)
教师提示:“闹嚷嚷”不仅显示了孩子多,更展示出孩子的欢笑声。特别是那个“飞”字,既让我们想到天使的翅膀,又让人看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3)句中有一个词语“成千盈百”你知道它的含义吗?“盈”字的意思呢?
教师提示:(形容数量很多。盈,满。)
教师:句中表示孩子多的还有哪些词?(挤,一群接着一群……)
(4)这里冰心奶奶用生花妙笔,写出了儿童之多,之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不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表达对儿童的喜爱)
(5)想一想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来读?
指导朗读:这一句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儿童热热闹闹春游的情景。朗读时要读出欣喜的语气,“成千盈百”“闹嚷嚷”“挤”“大魔术匣子”“一群接着一群”要重读,体现出孩子的多与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像这样,通过多角度提问,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很好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故而读得有情有味、有声有色,兴趣盎然。
二、创设情境,蕴酿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朗读训练的重中之重。为使朗读有感情,就需酝酿感情,创设朗读情境,运用电化教学是很好的辅助手段。电教媒体的形象性,具体可感、声形并茂的特点,不但让学生观其形,听其音,而且更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五年级语文苏教版《梦圆飞天》一课,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学生要朗读此文就应充满喜悦与自豪的心情。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让学生观看与本文的有关录相,看完后再读课文,他们已有了感性认识,此时指导朗读效果最佳。读文中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场面描写时,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展开想象,感受当时严肃而热烈的气氛;读总指挥下达命令的过程,简短有力,读出现场倒计时分秒迫近特有的气氛;“神舟”5号升空的壮观场面,就要读出力量,读出那种惊天动地的气势来;杨利伟在月球上第一次向地球发出的问候,朗读时要语调激昂,声音响亮,充满自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酝酿情感,他们边读边品,品出了味,读出了情,感情也随之升华。听他们的朗读声里情趣盎然。可见,朗读前注重学生感情的酝酿对朗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比朗读,体会感悟。
对比朗读,主要指通过抓关键词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在领悟中体会,领悟关键词的作用,体会感悟有它和无它的区别,从而读出感情。如课文《海伦·凯勒》一文中,为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作者用了这样的语句“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投影出示下面三个句子:
让学生先读句子一:“她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摸读盲文,书写单词和句子。她非常努力,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起来”。
再读句子二:(文中的原话,略)。
最后读句子三:“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学生边读
边比较,在对比中体会、感悟、读中想,悟中读,反复朗读,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情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学生对有些重音的把握:该重读的地方一定要突出一些,方能表现出人物坚韧不拨的毅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较朗读时,不仅要让学生比较读句子,也要让学生互相读、相互听,进行比较,最终能将这句读得自然流畅、饱含深情、富有哲理,在语调、语速的处理上也恰到好处。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朗读,朗读能力、朗读技巧得到了训练,朗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朗读兴趣激活了,情感丰富了,这又促进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朗读中品尝到了朗读的趣味,享受到了朗读所带来的无穷的乐趣,真正做到了“读中取乐,乐在读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实验小学)
一、启发提问,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生主动张开嘴巴读,就得先让学生有朗读兴趣。兴趣能充分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兴趣浓了,学生便不会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非读不可了,学生便会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地朗读起来。学生的朗读兴趣在于老师的激发,而启发式提问则是最有利于激发朗读兴趣的提问方式之一。启发式提问,我个人主要是就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把握等方面进行的,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好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只拣儿童多处行》一文的“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这句话,我在指导朗读前设计问题如下:
(1)这句中有一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句,请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比的?(用“魔术匣子”来比喻颐和园,用“小天使”来比喻孩子们)这样比有什么好处呢?仔细体会后展开讨论。
指导归纳:“魔术匣子”突出颐和园内含的丰富,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小天使”的形象多为带翅膀的少女和小孩,常用来比喻天真可爱的少女和小孩。
(2)你认为这句话中的哪些词最表现孩子的活泼可爱?
学生:(“闹嚷嚷”、“飞”)
教师提示:“闹嚷嚷”不仅显示了孩子多,更展示出孩子的欢笑声。特别是那个“飞”字,既让我们想到天使的翅膀,又让人看到了孩子的活泼可爱。
(3)句中有一个词语“成千盈百”你知道它的含义吗?“盈”字的意思呢?
教师提示:(形容数量很多。盈,满。)
教师:句中表示孩子多的还有哪些词?(挤,一群接着一群……)
(4)这里冰心奶奶用生花妙笔,写出了儿童之多,之欢,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你能不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表达对儿童的喜爱)
(5)想一想应该采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来读?
指导朗读:这一句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儿童热热闹闹春游的情景。朗读时要读出欣喜的语气,“成千盈百”“闹嚷嚷”“挤”“大魔术匣子”“一群接着一群”要重读,体现出孩子的多与冰心奶奶对儿童的喜爱之情。像这样,通过多角度提问,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朗读能力。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很好地把握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故而读得有情有味、有声有色,兴趣盎然。
二、创设情境,蕴酿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朗读训练的重中之重。为使朗读有感情,就需酝酿感情,创设朗读情境,运用电化教学是很好的辅助手段。电教媒体的形象性,具体可感、声形并茂的特点,不但让学生观其形,听其音,而且更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五年级语文苏教版《梦圆飞天》一课,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学生要朗读此文就应充满喜悦与自豪的心情。要达到这一目的,我让学生观看与本文的有关录相,看完后再读课文,他们已有了感性认识,此时指导朗读效果最佳。读文中人们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场面描写时,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展开想象,感受当时严肃而热烈的气氛;读总指挥下达命令的过程,简短有力,读出现场倒计时分秒迫近特有的气氛;“神舟”5号升空的壮观场面,就要读出力量,读出那种惊天动地的气势来;杨利伟在月球上第一次向地球发出的问候,朗读时要语调激昂,声音响亮,充满自豪……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酝酿情感,他们边读边品,品出了味,读出了情,感情也随之升华。听他们的朗读声里情趣盎然。可见,朗读前注重学生感情的酝酿对朗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对比朗读,体会感悟。
对比朗读,主要指通过抓关键词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朗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在发现中领悟,在领悟中体会,领悟关键词的作用,体会感悟有它和无它的区别,从而读出感情。如课文《海伦·凯勒》一文中,为表现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作者用了这样的语句“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磨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指导学生进行对比朗读,投影出示下面三个句子:
让学生先读句子一:“她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摸读盲文,书写单词和句子。她非常努力,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起来”。
再读句子二:(文中的原话,略)。
最后读句子三:“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
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学生边读
边比较,在对比中体会、感悟、读中想,悟中读,反复朗读,走进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情感。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学生对有些重音的把握:该重读的地方一定要突出一些,方能表现出人物坚韧不拨的毅力。教师在指导学生比较朗读时,不仅要让学生比较读句子,也要让学生互相读、相互听,进行比较,最终能将这句读得自然流畅、饱含深情、富有哲理,在语调、语速的处理上也恰到好处。
学生通过教师指导朗读,朗读能力、朗读技巧得到了训练,朗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朗读兴趣激活了,情感丰富了,这又促进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学生提高的语文素养。学生在朗读中品尝到了朗读的趣味,享受到了朗读所带来的无穷的乐趣,真正做到了“读中取乐,乐在读中”。
(作者单位:河北省遵化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