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759年深冬,“安史之乱”的暴风雪狂飙而去,席卷了整个中原。杜甫脱掉了官衣,在秦州(甘肃天水)的桥头深深地叹息了一声,然后收敛了向长安眺望的目光,呼唤来妻小开始向南前行,经陇右入蜀,过三台到成都。
霏霏的小雨从蜀国的天空飘散下来,迷离了锦城的雨巷,如垂暮老者低低的哭泣,俯在了杜甫的肩头。夜色渐晚,杜甫举目眺望,目光穿越了府南河两岸繁华,穿越了朱门的酒肉,停泊在商铺林立灯火辉煌的鼓楼群中,久久!久久……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庞大的蜀国却是他乡,难道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居住之地?一种卑微的痛楚刺痛了昔日朝议大夫、奉天令杜甫的自尊,刺伤了一个游子的天涯。杜甫正在感叹之时,昔日的文友谭儒在府南河畔款款走来,一身的锦衣随风飘动,扬起了杜甫的希望。
谭儒寒暄了片刻,看出了杜甫的伤感,微笑地说:“等春天来临吧!为你盖一套属于你自己的茅屋。”
春天终于来了,柳花吹散了雨雾。谭儒没有失言,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为杜甫修建了几间茅屋。在一个晃日头的清晨,谭儒把杜甫接到浣花溪畔的茅屋旁。杜甫矗立“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茅屋前,仰首远眺,看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年已48岁的杜甫喜出望外,给茅屋起了一个文化的名字——“草堂”。
春天来的是那么飘洒,走的又是那么的快,恍然间到了八月的深秋,一阵秋风掠过,杜甫茅屋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杜甫一夜无寐。面对漆黑的雨夜,听着淅沥沥的雨声,杜甫想起了谭儒,想起了那灿烂的阳光。杜甫不知谭儒能不能盖起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让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都住进去开颜欢笑、安稳如山。如果能那样,自己受冻而死又有什么呢?
时间一晃就是四年,谭儒早已去了西子湖畔。杜甫感到了绝望,他想找到谭儒,告知自己的梦想,可谭儒在很远很远的东方。杜甫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草堂,携家乘舟东下,经过渝州到忠州,置身于浩渺辽阔的江上。亲朋零落,漂泊难行,当杜甫看见天地的苍茫间只有一只沙鸥掠过寥廓,不知飞向哪里,杜甫泪如雨下,便引颈长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向东,向东,向东!杜甫把生命的激荡跨越在向东的道路上。767年秋九月九,杜甫流落夔州登高远望,叹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67年秋,57岁的杜甫乘船出峡,继续向东。769年冬天,大雪覆盖了中原,59岁的杜甫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最终他也没有找到谭儒,也没有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
今夜,我伫立在东海岸线上,眺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感到了一片苍茫和凄厉。天空小雨绵绵,如蜀都的阴雨一样的冰凉,淋湿了我身边这个都市的灯红酒绿,淋湿了那些对房产翘首仰望的寒士希望,淋湿了我对电子时代寄托的繁华梦想。恍然中,我看见王朝大酒店前那束射灯的光柱伸向夜空,伸向了浩瀚的雨幕,伸向一千年的杜甫时代……
突然,我想起了杜甫,想起了杜甫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
霏霏的小雨从蜀国的天空飘散下来,迷离了锦城的雨巷,如垂暮老者低低的哭泣,俯在了杜甫的肩头。夜色渐晚,杜甫举目眺望,目光穿越了府南河两岸繁华,穿越了朱门的酒肉,停泊在商铺林立灯火辉煌的鼓楼群中,久久!久久……
“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庞大的蜀国却是他乡,难道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居住之地?一种卑微的痛楚刺痛了昔日朝议大夫、奉天令杜甫的自尊,刺伤了一个游子的天涯。杜甫正在感叹之时,昔日的文友谭儒在府南河畔款款走来,一身的锦衣随风飘动,扬起了杜甫的希望。
谭儒寒暄了片刻,看出了杜甫的伤感,微笑地说:“等春天来临吧!为你盖一套属于你自己的茅屋。”
春天终于来了,柳花吹散了雨雾。谭儒没有失言,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为杜甫修建了几间茅屋。在一个晃日头的清晨,谭儒把杜甫接到浣花溪畔的茅屋旁。杜甫矗立“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茅屋前,仰首远眺,看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年已48岁的杜甫喜出望外,给茅屋起了一个文化的名字——“草堂”。
春天来的是那么飘洒,走的又是那么的快,恍然间到了八月的深秋,一阵秋风掠过,杜甫茅屋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悬挂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低洼的水塘里。南村的一群儿童毫无顾忌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去了。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乌云黑得像墨,深秋天色灰蒙蒙的,渐渐黑下来。
长夜漫漫,屋漏床湿,杜甫一夜无寐。面对漆黑的雨夜,听着淅沥沥的雨声,杜甫想起了谭儒,想起了那灿烂的阳光。杜甫不知谭儒能不能盖起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让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都住进去开颜欢笑、安稳如山。如果能那样,自己受冻而死又有什么呢?
时间一晃就是四年,谭儒早已去了西子湖畔。杜甫感到了绝望,他想找到谭儒,告知自己的梦想,可谭儒在很远很远的东方。杜甫收拾好行李,告别了草堂,携家乘舟东下,经过渝州到忠州,置身于浩渺辽阔的江上。亲朋零落,漂泊难行,当杜甫看见天地的苍茫间只有一只沙鸥掠过寥廓,不知飞向哪里,杜甫泪如雨下,便引颈长歌——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向东,向东,向东!杜甫把生命的激荡跨越在向东的道路上。767年秋九月九,杜甫流落夔州登高远望,叹道: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767年秋,57岁的杜甫乘船出峡,继续向东。769年冬天,大雪覆盖了中原,59岁的杜甫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最终他也没有找到谭儒,也没有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梦想。
今夜,我伫立在东海岸线上,眺望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感到了一片苍茫和凄厉。天空小雨绵绵,如蜀都的阴雨一样的冰凉,淋湿了我身边这个都市的灯红酒绿,淋湿了那些对房产翘首仰望的寒士希望,淋湿了我对电子时代寄托的繁华梦想。恍然中,我看见王朝大酒店前那束射灯的光柱伸向夜空,伸向了浩瀚的雨幕,伸向一千年的杜甫时代……
突然,我想起了杜甫,想起了杜甫那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