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那么,150年前的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样呢?让法国游者M.G.保蒂埃来告诉您……
在北京西直门西北方向三十里,人们发现了一个不小的镇子,命名为海淀,这个地方现今仍然存在,当时,就像曾经的凡尔赛宫一样。
此地附属于中国的皇家园林,居住着大量的人口,人们仅靠小批量的手工业为生,各朝皇帝均积极鼓励这里手工业的发展。这个镇子里坐落着全北京城最大的畜牧场,同时还有两个四方形的同心围猎区,周围散布着四十余处典型的中国皇家建筑。当时人们根据这四十处宏伟彩色建筑中的其中几处绘制了好多样品图。并且由中国的艺术家将其绣在丝绸上。这些图画曾被装订成册,并可在乾隆皇帝的展览厅里找到它们,你还可以在巴黎皇家图书馆买到这些图画。人们还找到了另外几处风景的手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幅彩色画被收录成册。
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当时法国路易十四在位)选择了北京西北部的这片地方。作为他夏天避暑的圣地。雍正的小儿子乾隆皇帝(驾崩于1769年)在位的六十年中,对这里的宫殿、凉亭、水以及岩石等都做了进一步改良,部分利用了人工手段使得这里更加美丽。
在多尔出生的Actiret是乾隆皇帝的随身画匠,曾在1743年11月1日写过一封信,信中描述了皇帝夏天的避暑胜地——圆明园。
他在《国家之屋》中说道:它是可爱的。它修建在一片广阔的地方,镶嵌在起伏的小山上,这些小山高约二十到五十或六十英尺,形成了无数小小的山谷。清水通过地下的渠道会形成喷雾,并会在几个地方形成小的池塘或海。人们可以遍游这些水道,这些盆地以及这些美丽池塘上的小船。在这些山谷里,水边上,建筑物都是互相辉映互相搭配的,庭院、或打开或关闭的展览馆、花园、草坪、瀑布等,集合成了最美丽的构图。宫殿的外部看起来辉煌夺目,内部的装饰也富丽堂皇。
屋内的设施都有完美的搭配,家具和装饰物的价格都相当昂贵,制作的无比精良。庭院中的花瓶都是大理石的或精美陶瓷的,或是铜铸的。昂贵的花瓶中插满鲜花,摆放于各个通道。屋内的某些特定地方放置了大型雕像,由大理石、青铜或铜铸成,雕像下有刻着图腾动物的基座,以及燃着香的香炉。
我们还可以看到凉亭掩映在池塘里。池塘中有各种水禽,种类几乎赶得上世界水禽的一半。晚上,园里会燃放烟花,整个夜空都会灿烂如昼,照亮每一个宫殿,每一艘船只以及每一棵树木。我之所以惊叹是因为,我很少见过什么东西能远远超过意大利和法国的物品,但当时我们制造烟花的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中国。
如果一个人拿这里(令人心醉的地方)和黄金宫殿(寓言中提到的)相比,他一定会认为这里较之其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请告诉我,北京这些伟大的艺术和巴黎相比是否也有不同呢?总之,这一切美丽的景色都是无与伦比的。
皇帝在后宫可以和很多女人同住,那些女人包括皇后,以及其他后妃。后官附属于皇宫,和皇宫、园林以及其他建筑物构成完美的组合。
这算是一个小城镇,大概有我们的多尔小镇那么大。这些宫殿的人们晚上都不出去散步、吃晚餐和夜宵。皇帝一般住在入口处正对的宫殿,紧接着是第一大厅,会客室,庭院和花园。再向后是一个小岛屿,周围是又宽又深的运河。这里可以被称为后官。人们能够看到宫殿内的摆设,其实可以想象乾隆时代的情景,里面有家具、装饰品、绘画(我在中国最喜欢的)、清漆器和日本瓷器,古董瓷花瓶,丝绸,纺织品、黄金和白银。皇帝从各地收集这些高品位的艺术品,不断增加财富。
依据皇帝的旨意,庭院中间布满了小径。在每个方向上都延展出好几英里。后宫有四个门,有四个城楼,有塔楼,有城墙,有护栏和城垛,还有街道、广场、庙宇、敞厅、边境兵区、作坊、看台、宫殿及休息处。
你可能知道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灯笼节,它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那一天无论贫穷与否,中国人都会点灯笼。到处都能够看到卖各种形状、大小和价格的灯笼的景象。这一天全中国都会灯火通明,但皇宫一定是最美丽的地方。尤其是我刚才提到的宫殿。礼堂、画廊里都挂满灯笼,如果没有空间,可能还能在地上看到灯笼。每一个山谷上都有灯。船栽着灯笼在水面上来来回回,桥上,高山上以及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灯笼。这些灯笼都做的非常精致,有鱼、鸟、动物、花瓶、水果、花卉以及船只,各种大小,惟妙惟肖。制作材料有丝绸、玻璃、珍珠及其他各种材料。灯笼上有图画和刺绣,据此,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我非常佩服。
另外,房屋内部还有很多美妙的字幅,不光摆放有讲究,视觉效果、布局、数量等都有艺术性。这些构成了和谐的整体。我来看过这里的门、窗等,发现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上面刻的图案也不尽相同,花鸟鱼虫均有,有对称的也有不对称的安排。
我认为只是在这里才能看到这样的画廊,而我无法用语言描绘出来。海滨图,就是画廊图案中比较有代表}生的,它反映了一个主题,用中文来表达就是“风调雨顺”。
人们一般都不知道,圆明园有类似于在欧洲的一座城,乾隆皇帝将那里的风景和陈设都仿照凡尔赛宫的景象。一位法国传教士在1786年10月在北京给巴黎的一个老书商写了一封信,信中介绍道:
“你想象一下,圆明园的所有欧式房屋都和那二十个凉亭一样具有代表性。我将这些图寄给你。依据乾隆皇帝的旨意,这些房子的装饰和家具都有欧洲风格。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何在景色和布置上能如此丰富,且都是非常典型的各种西方风格。”
在圆明园里有一些分散着的零星的小房子。这是专门供王,子在园子里散步时休息用的。其他房子住着皇室的人。每个皇子,即皇帝的儿子,都和他的随从,他的政客,他的家庭等住在特定的区。
在25岁到30岁之间,皇子往往会获得一些特权或者封为皇帝,那么,他就会离开圆明园,到北京城里去。这个城的每一个区都被装饰成宫殿的样子,其中许多楼宇都被很多朝代所保留纪念。皇宫所设的规矩在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有利于制止暴乱、扑灭火灾,起到监管作用。—旦火灾发生,他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大火。
我还要跟你谈谈万寿山,这是中国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在圆明园里,它几乎是贯穿始终的,并没有被楼宇阻断。它是很典型的一座山依附于另一个山系的例子。这个山系开始于离这里七十公里的东海边,终止于欧洲的边界。”
雍正皇帝(乾隆的父亲,康熙的儿子)在这座山上修建了很多中国非常漂亮的建筑物,它们都在不同的高度上。这些宫殿在山上连成一体,十分宏伟壮观。在山角南边,有一个水池,半径大概有四分之一英里。这里有一个沐浴用的平台,终止于山脚下。水中倒映着山上的建筑,我不知道中国的建筑物竞有这么多种形状。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他想将这里变成他的乡间别墅。但当时中国的风俗使得他不能实现他的愿望。因为皇帝不能住在上一任皇帝住过的地方,而必须有自己的宫殿。
皇帝的藏书阁摆满了书。书柜是中国制作最精良的,里面摆着最精致和古老的书。皇帝这些珍贵的物品已经为欧洲人所周知。但遗憾的是,自1860年圆明园被烧以后,没有一样东西留下,乾隆皇帝的藏书阁和其他伟大的建筑一样,毁于—旦。真是巨大的损失。
我们真的希望有法国的高级官员能在圆明园被烧前来这里看一看,亲眼目睹藏书阁的壮观。据了解,这个藏书阁有三个卢浮宫的大小,所有图书自上而下排列整齐,方式科学,为防止蒙灰,书籍都用丝绸覆盖。这里收集着各种书籍的最好版本,有的稀有书籍只有这里才能找到,这些书共有稀有书籍128册,藏于皇家翰林书院。描述这一藏书阁的作品已经上升到10500本。但其中最大的图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古代和现代的百科全书),在康熙年间(1662-1724)出版,共有5000册。有人说,还有30册衍生本。
其实,我们可以用圆明园的藏书阁和亚历山大大帝最骄傲的藏书阁相比。圆明园是世界文明的体现,可它却在战争中在点燃的火焰中消失。
总之,我们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这个东方最伟大的传奇的讣告(它由官方发布于1860年),上面写着:
“圆明园的壮观景象留给中国盟友的印象及影响是深远且巨大的,我们通过各个时期的教育来传播其精神。我们所要传承的精神是一样的。火烧圆明园的行为是绝对的袭击方式,是野蛮的。所有帝国都不应该再做出类似的事情。
在北京西直门西北方向三十里,人们发现了一个不小的镇子,命名为海淀,这个地方现今仍然存在,当时,就像曾经的凡尔赛宫一样。
此地附属于中国的皇家园林,居住着大量的人口,人们仅靠小批量的手工业为生,各朝皇帝均积极鼓励这里手工业的发展。这个镇子里坐落着全北京城最大的畜牧场,同时还有两个四方形的同心围猎区,周围散布着四十余处典型的中国皇家建筑。当时人们根据这四十处宏伟彩色建筑中的其中几处绘制了好多样品图。并且由中国的艺术家将其绣在丝绸上。这些图画曾被装订成册,并可在乾隆皇帝的展览厅里找到它们,你还可以在巴黎皇家图书馆买到这些图画。人们还找到了另外几处风景的手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幅彩色画被收录成册。
康熙的儿子雍正皇帝(当时法国路易十四在位)选择了北京西北部的这片地方。作为他夏天避暑的圣地。雍正的小儿子乾隆皇帝(驾崩于1769年)在位的六十年中,对这里的宫殿、凉亭、水以及岩石等都做了进一步改良,部分利用了人工手段使得这里更加美丽。
在多尔出生的Actiret是乾隆皇帝的随身画匠,曾在1743年11月1日写过一封信,信中描述了皇帝夏天的避暑胜地——圆明园。
他在《国家之屋》中说道:它是可爱的。它修建在一片广阔的地方,镶嵌在起伏的小山上,这些小山高约二十到五十或六十英尺,形成了无数小小的山谷。清水通过地下的渠道会形成喷雾,并会在几个地方形成小的池塘或海。人们可以遍游这些水道,这些盆地以及这些美丽池塘上的小船。在这些山谷里,水边上,建筑物都是互相辉映互相搭配的,庭院、或打开或关闭的展览馆、花园、草坪、瀑布等,集合成了最美丽的构图。宫殿的外部看起来辉煌夺目,内部的装饰也富丽堂皇。
屋内的设施都有完美的搭配,家具和装饰物的价格都相当昂贵,制作的无比精良。庭院中的花瓶都是大理石的或精美陶瓷的,或是铜铸的。昂贵的花瓶中插满鲜花,摆放于各个通道。屋内的某些特定地方放置了大型雕像,由大理石、青铜或铜铸成,雕像下有刻着图腾动物的基座,以及燃着香的香炉。
我们还可以看到凉亭掩映在池塘里。池塘中有各种水禽,种类几乎赶得上世界水禽的一半。晚上,园里会燃放烟花,整个夜空都会灿烂如昼,照亮每一个宫殿,每一艘船只以及每一棵树木。我之所以惊叹是因为,我很少见过什么东西能远远超过意大利和法国的物品,但当时我们制造烟花的水平却远远落后于中国。
如果一个人拿这里(令人心醉的地方)和黄金宫殿(寓言中提到的)相比,他一定会认为这里较之其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请告诉我,北京这些伟大的艺术和巴黎相比是否也有不同呢?总之,这一切美丽的景色都是无与伦比的。
皇帝在后宫可以和很多女人同住,那些女人包括皇后,以及其他后妃。后官附属于皇宫,和皇宫、园林以及其他建筑物构成完美的组合。
这算是一个小城镇,大概有我们的多尔小镇那么大。这些宫殿的人们晚上都不出去散步、吃晚餐和夜宵。皇帝一般住在入口处正对的宫殿,紧接着是第一大厅,会客室,庭院和花园。再向后是一个小岛屿,周围是又宽又深的运河。这里可以被称为后官。人们能够看到宫殿内的摆设,其实可以想象乾隆时代的情景,里面有家具、装饰品、绘画(我在中国最喜欢的)、清漆器和日本瓷器,古董瓷花瓶,丝绸,纺织品、黄金和白银。皇帝从各地收集这些高品位的艺术品,不断增加财富。
依据皇帝的旨意,庭院中间布满了小径。在每个方向上都延展出好几英里。后宫有四个门,有四个城楼,有塔楼,有城墙,有护栏和城垛,还有街道、广场、庙宇、敞厅、边境兵区、作坊、看台、宫殿及休息处。
你可能知道中国有一个非常有名的灯笼节,它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那一天无论贫穷与否,中国人都会点灯笼。到处都能够看到卖各种形状、大小和价格的灯笼的景象。这一天全中国都会灯火通明,但皇宫一定是最美丽的地方。尤其是我刚才提到的宫殿。礼堂、画廊里都挂满灯笼,如果没有空间,可能还能在地上看到灯笼。每一个山谷上都有灯。船栽着灯笼在水面上来来回回,桥上,高山上以及每一棵树上都挂满了灯笼。这些灯笼都做的非常精致,有鱼、鸟、动物、花瓶、水果、花卉以及船只,各种大小,惟妙惟肖。制作材料有丝绸、玻璃、珍珠及其他各种材料。灯笼上有图画和刺绣,据此,我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我非常佩服。
另外,房屋内部还有很多美妙的字幅,不光摆放有讲究,视觉效果、布局、数量等都有艺术性。这些构成了和谐的整体。我来看过这里的门、窗等,发现形状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上面刻的图案也不尽相同,花鸟鱼虫均有,有对称的也有不对称的安排。
我认为只是在这里才能看到这样的画廊,而我无法用语言描绘出来。海滨图,就是画廊图案中比较有代表}生的,它反映了一个主题,用中文来表达就是“风调雨顺”。
人们一般都不知道,圆明园有类似于在欧洲的一座城,乾隆皇帝将那里的风景和陈设都仿照凡尔赛宫的景象。一位法国传教士在1786年10月在北京给巴黎的一个老书商写了一封信,信中介绍道:
“你想象一下,圆明园的所有欧式房屋都和那二十个凉亭一样具有代表性。我将这些图寄给你。依据乾隆皇帝的旨意,这些房子的装饰和家具都有欧洲风格。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何在景色和布置上能如此丰富,且都是非常典型的各种西方风格。”
在圆明园里有一些分散着的零星的小房子。这是专门供王,子在园子里散步时休息用的。其他房子住着皇室的人。每个皇子,即皇帝的儿子,都和他的随从,他的政客,他的家庭等住在特定的区。
在25岁到30岁之间,皇子往往会获得一些特权或者封为皇帝,那么,他就会离开圆明园,到北京城里去。这个城的每一个区都被装饰成宫殿的样子,其中许多楼宇都被很多朝代所保留纪念。皇宫所设的规矩在世界范围内来说,都有利于制止暴乱、扑灭火灾,起到监管作用。—旦火灾发生,他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大火。
我还要跟你谈谈万寿山,这是中国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在圆明园里,它几乎是贯穿始终的,并没有被楼宇阻断。它是很典型的一座山依附于另一个山系的例子。这个山系开始于离这里七十公里的东海边,终止于欧洲的边界。”
雍正皇帝(乾隆的父亲,康熙的儿子)在这座山上修建了很多中国非常漂亮的建筑物,它们都在不同的高度上。这些宫殿在山上连成一体,十分宏伟壮观。在山角南边,有一个水池,半径大概有四分之一英里。这里有一个沐浴用的平台,终止于山脚下。水中倒映着山上的建筑,我不知道中国的建筑物竞有这么多种形状。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他想将这里变成他的乡间别墅。但当时中国的风俗使得他不能实现他的愿望。因为皇帝不能住在上一任皇帝住过的地方,而必须有自己的宫殿。
皇帝的藏书阁摆满了书。书柜是中国制作最精良的,里面摆着最精致和古老的书。皇帝这些珍贵的物品已经为欧洲人所周知。但遗憾的是,自1860年圆明园被烧以后,没有一样东西留下,乾隆皇帝的藏书阁和其他伟大的建筑一样,毁于—旦。真是巨大的损失。
我们真的希望有法国的高级官员能在圆明园被烧前来这里看一看,亲眼目睹藏书阁的壮观。据了解,这个藏书阁有三个卢浮宫的大小,所有图书自上而下排列整齐,方式科学,为防止蒙灰,书籍都用丝绸覆盖。这里收集着各种书籍的最好版本,有的稀有书籍只有这里才能找到,这些书共有稀有书籍128册,藏于皇家翰林书院。描述这一藏书阁的作品已经上升到10500本。但其中最大的图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古代和现代的百科全书),在康熙年间(1662-1724)出版,共有5000册。有人说,还有30册衍生本。
其实,我们可以用圆明园的藏书阁和亚历山大大帝最骄傲的藏书阁相比。圆明园是世界文明的体现,可它却在战争中在点燃的火焰中消失。
总之,我们不知道该以什么样的心情面对这个东方最伟大的传奇的讣告(它由官方发布于1860年),上面写着:
“圆明园的壮观景象留给中国盟友的印象及影响是深远且巨大的,我们通过各个时期的教育来传播其精神。我们所要传承的精神是一样的。火烧圆明园的行为是绝对的袭击方式,是野蛮的。所有帝国都不应该再做出类似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