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传承第一靠人。19世纪末到现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使得技术日益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一个教授的讲演通过视频传播,可以很快让更多的人看到。但我总觉得,视频只能听到声音、看到动作,而感受不到讲话人的情感。文化传承是要用“情”的,中华民族的教育重在“情”。也许有人会说,有书在就有文化在。可是,今天有多少人去读《论语》《孟子》《尚书》《周易》等等?读的人真懂了吗?而且书上记载的文化,每倒一道手就要丢失一部分,甚至扭曲一部分!所以,我希望文明传承在为老百姓服务的时候,主要靠人!其他的都是工具、手段,只起到辅助性作用。
传承文化的管道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家庭,第二是学校,第三是社区。犹太人一千多年没有祖国,公元一世纪,最后一个犹太王国被灭,直到1948年才恢复以色列国。但是,它没过多少年就成为中东乃至世界的强国,靠的就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因此,今天我们不能过分依赖电子媒体而忽视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教育作用。一个老人摔倒了,带着孩子的妈妈这时如果把孩子放在一旁,赶快去救老人,那么这样一个举动就是对孩子无言的教育,孩子能铭记一辈子。这就是传承!
学者在中华文化传承中该如何定位?作为学界的一员,我自己是这样定位的:第一是文化宝库的看门人,对库里的东西要一清二楚,不能丢失;第二是旅游团的导游,要清楚宝库里每个景点的路线、来龙去脉、文化内涵等;第三是宾馆的morningcall(叫早服务),社会大众沉浸在名利场上太久了,在孔方兄的孔里睡过头了,神经麻痹了,需要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第四是努力成为民族走到岔路口时为民族指路的思想者和建言者。当然,学者们也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争论中把真理向前推进。做一个民族在选择道路时的思想者、建言者,比任何光环都要明亮!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征程中,孔子、孟子均生于乱世,但他们思考的都是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路。明朝中叶,王阳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了“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光明。因此,我们学者不仅要做看门人、导游和morningcall,更要成为祖国和民族选择道路时的思想者和建言者。
文化传承第二靠“话”。现在,有关儒释道和西方文化方面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是我们这里的“话”,不是术语,而是言语。要靠“话”去启发渴望了解文化、改变家风的人。我们的“话”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首先就是简单明白,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包括汉语都不太通的少数民族,能够一听就懂,一懂就记住,一记住就做。不如此,我们的工作就事倍而功却不到十分之一。我们今天常说的“天理不容”“丧尽天良”“天地良心”“知行合一”,都來源于宋儒、明儒,这些话至今还活在老百姓的嘴里、心里,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我们今天要不要在语言上有所创造?当然也需要有一大批学者在书斋里做高深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输送思想养料,经过语言的转化普及到民众中。但是,我希望学者今后说话不要越说越玄,越说越难,术语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老百姓的话最浅出,但却常常蕴含着很深的道理,而这些都是世世代代沉淀在内心中最深刻的东西。因此,老百姓是我们的传播对象,更是我们的老师。
(选自《北京日报》2016年11月21日,有删改)
【核心要点】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点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文化传承是要用“情”的,中华民族的教育也重在“情”。
传承文化的管道是什么?我认为第一是家庭,第二是学校,第三是社区。犹太人一千多年没有祖国,公元一世纪,最后一个犹太王国被灭,直到1948年才恢复以色列国。但是,它没过多少年就成为中东乃至世界的强国,靠的就是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文化传承。因此,今天我们不能过分依赖电子媒体而忽视了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教育作用。一个老人摔倒了,带着孩子的妈妈这时如果把孩子放在一旁,赶快去救老人,那么这样一个举动就是对孩子无言的教育,孩子能铭记一辈子。这就是传承!
学者在中华文化传承中该如何定位?作为学界的一员,我自己是这样定位的:第一是文化宝库的看门人,对库里的东西要一清二楚,不能丢失;第二是旅游团的导游,要清楚宝库里每个景点的路线、来龙去脉、文化内涵等;第三是宾馆的morningcall(叫早服务),社会大众沉浸在名利场上太久了,在孔方兄的孔里睡过头了,神经麻痹了,需要唤醒人们心中的良知;第四是努力成为民族走到岔路口时为民族指路的思想者和建言者。当然,学者们也需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争论中把真理向前推进。做一个民族在选择道路时的思想者、建言者,比任何光环都要明亮!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征程中,孔子、孟子均生于乱世,但他们思考的都是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要走哪条路。明朝中叶,王阳明几经反思,自我批判,自我超越,提出了“致良知”,让很多人看到光明。因此,我们学者不仅要做看门人、导游和morningcall,更要成为祖国和民族选择道路时的思想者和建言者。
文化传承第二靠“话”。现在,有关儒释道和西方文化方面的书籍汗牛充栋,但是我们这里的“话”,不是术语,而是言语。要靠“话”去启发渴望了解文化、改变家风的人。我们的“话”必须具备这样几个条件:首先就是简单明白,通俗易懂,让文化水平比较低的人,包括汉语都不太通的少数民族,能够一听就懂,一懂就记住,一记住就做。不如此,我们的工作就事倍而功却不到十分之一。我们今天常说的“天理不容”“丧尽天良”“天地良心”“知行合一”,都來源于宋儒、明儒,这些话至今还活在老百姓的嘴里、心里,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基本标准。我们今天要不要在语言上有所创造?当然也需要有一大批学者在书斋里做高深的研究,这样才能不断输送思想养料,经过语言的转化普及到民众中。但是,我希望学者今后说话不要越说越玄,越说越难,术语越来越多,读者却越来越少。老百姓的话最浅出,但却常常蕴含着很深的道理,而这些都是世世代代沉淀在内心中最深刻的东西。因此,老百姓是我们的传播对象,更是我们的老师。
(选自《北京日报》2016年11月21日,有删改)
【核心要点】
中华民族能够在顺境中从容淡定,在逆境中奋进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特别是贯穿其中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延续下去、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顺应时代、向前展望,在保持自身特征、优点的同时,突破自身局限、扬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内容,文化传承是要用“情”的,中华民族的教育也重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