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教案如何创新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110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87-02
  课堂教学改革,怎样改,从哪里着手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实施,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笔者认为编写教案的方式必须改,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目前,有的学校用固有的标准定期对教师教案进行检查,评比,有的甚至将教师撰写教案与年度考核、评优挂钩。这些学校对教师写教案要求过细过死。如对教案编写的格式、数量、外观有严格要求,表面追求环节的完美、数量的多少、书写的工整等。有些教师的教案基本上是从参考或备课手册上抄下来的,平淡无奇、不鲜活又不符合当时当地情况,尤其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这样的抄写教案纯属无用功,既劳民又伤财。造成上述教师编写教案中的问题有以下几个原因:
  1.管理者的误导,追求形式,浪费时间。
  长期以来,各级主管部门,对教师编写教案要求过细过死,导致广大教师在制度约束下,陷入“教案八股”的编写之中。据我学区的教师备课情况调整结果表明,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80%的精力用于书写教案,或者叫抄教案,应付主管部门检查。
  2.视野狭窄,缺少创新。
  除了管理上的误导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视野狭窄,信息闭塞。相当多教师备课,尤其农村中小学教师,手头只有一本教科书,一本课程标准,一本教学参考书。有的学校教师甚至手里仅有一本教科书,其他什么也没有各种教学资料奇缺,学科专业杂志基本没有看见过。外出学习的机会没有或很少。而业务钻研不够,知识结构陈旧学科水平低,導致缺少创新能力。
  目前教案编写在“惜时增效、减负增效”大目标下如何体现“动、乐、爱、创”这一教学特点呢?
  1.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
  任何一次教育改革,无不以教育观念的变革为先导,教育每前进一步,无不依赖教育观念的突破。备课的改革也是一样,教师思路上、观念上必须有突破与创新,没有教师教育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部分教师在课改当中教案没有创新,还未能跳出“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的思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尺度的旧的模式,与其说是方法技巧的落后。不如说是教育思想陈腐,教学观念落后。因此,可以说观念更新比方法更新更重要。
  2.由静态向动态备课转变。
  编写教案,教学过程完全是由教师控制的。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是可控制的。它是静态的、单一的、细致的、单向的,每一个环节,活动内容、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进行设计。
  新课程教学设计应“以学定教”。像裁剪师为每个人“量体定衣”一样。教学设计应体现学生学习需求,教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是在“发现问题(自学)——解决问题(质疑)——开发新问题(引导)——解决新问题(训练)”循环中进行的。唯其如此,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设计,只能做轮廓上的描述,应为学生留下更多空间,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完善。具体地说,新课程教案设计,教师在课前可以进行比较粗线条的第一次设计,而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以及教学中不断出现新情况,则应随机应变,随时调整教案,进行二次设计。
  3.由经验型备课向研究型备课转变
  传统的备课是一种封闭式备课,教师往往满足于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备的教案,讲的是自己知道的,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独自钻研教材,选择自己熟悉的教法。十几年、几十年备课上课全凭自己经验,这是一种老牛拉磨式的循环。如今新课程实施,备课应是开放式,备课内容、形式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备课不仅备课内还要备课外:不仅备教材还要备教材之外,如:图书、报刊、电视、电影等,另外如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新闻、学生家庭生活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
  新课程的实施使广大教师认识到,如今教师已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校也不再是文化的孤岛,新课程的优化整合要求广大教师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与真实的外界生活接近,与学生、家长、社会实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具体实施中将各学科组教师整合在一起成立一个备课组,先集体学习,统一认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再根据教材单元组合将藏语文知识点渗透于各单元中。在这个工程中,要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确定每篇课文的重点、难点及作业难易度。确立了这些后备课组将整个备课任务公布出来,让教师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挑选一个单元备课任务,认真准备,这样集中精力打“歼灭战”一可减轻教师备课工作量,二可发挥个人专长,效果非常明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落实每篇课文的知识点,以及知识拓展迁移,作业练习等。在教学目标中,按照学生不同基础设计不同教学目标。因此,备课既是课堂教学改革,又是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激励,是管理者遵循人的相对行为规律, 运用多种有效的方法, 从而最大限度上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教学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对高中化学教学的应用至关重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诱导的方法,建立相对合理的激励机制,對激发学生潜能和引导学生学习都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教师要以激励为主,约束为辅,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本文主要针对激励机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及激励机制在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很多物理知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再通过观察、归纳、总结、推理得出来的。一节生动有趣的实验课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等能力,还能把学生的求知欲和规划设计能力调动出来,利于增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领会运用,利于增长物理知识。基于此,文章将从利用简单的物理小实验,逐步培养创新意识,注重学生实验方法的积累和培养,研析实验,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提高实验教学的自主性,更新
期刊
【摘要】在大学物理实验课教学的过程中,反馈机制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内容与难点,在合理反馈的情况下针对实验课进行合理的改革与完善。但是,当前很多大学在物理实验课反馈机制方面存在问题,不能更好的反馈学生实验课信息,难以及时发现学习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导致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降低。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需全面分析大学物理实验课反馈机制,对其进行积极的改革与完善,并提升工作效率与水平,
期刊
【摘要】小学生暴力行为,在这里指的是小学生在课堂或者校园中发生的,使用暴力破坏自己或他人学习活动、危害自己和他人身心健康的问题行为。暴力行为一旦发生,就可能会对涉事的双方学生造成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影响其日后的人格发展。本文拟从心理辅导角度,浅谈班主任对小学生暴力行为的辅导对策。  【关键词】小学生 暴力行为 辅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新课改下,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教学工作,不断挖掘学生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快速的发展。高中生物作为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认知并锻炼学生的思维与探索能力。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诸多差异,如对生物知识的储备认知差异,或是学习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多少存在一些差异。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为保证每个学生
期刊
【摘要】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复习教学中,自主建构复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复习方法,但要提高自主建构复习的效率,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实现知识的重构与灵活运用,从而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为中考打下坚实的知识与能力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 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71-02     自主建
期刊
【摘要】课外活动不仅是有效实施素食教育的有效方式与关键路径,也是拓展高校人才综合素质重要手段。因此,为了给各类课外活动的高效、有序开展提供有力保障,确保高校大学生能够在参与各类活动中得到更科学、全面的培养锻炼,各院校应结合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构建出较为科学、完善且适合的长效激励机制。  【关键词】高效大学生 课外活动 长效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
【摘要】实验课是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整合对学生研究观念、态度、思维、责任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高的关键,本文就如何在实验课上培养初中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探析,希望能在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及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课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在高三的整体复习这一阶段,有不少的同学的思想和行动有所放松。本身没了目标或目的,也没了方针,其原因是同窗在教员的“差遣”下,不按照教员给定的目标或目的前进。在进行一系列的温习以后,有的同学会的知识点仍然会,但是,不会的仍然不会。那么这样的复习还有什么意义呢?同学们应该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复习,做好查漏补缺这一重要内容。  【关键词】课堂教学 基础 高考 复习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工业生产的崛起,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生态与持续发展成为了21世纪以来的社会热词。于此同时,国家教育部门也加强了教育中生态文明知识的渗透。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教学中生态教育的渗透进行一个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态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68-0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