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经济新闻报道,往往局限于经营数据的堆积与程式化的表述。本文结合从业经历,提出企业经济新闻要“抓住一个点,撕开一大片”,要“建构关联”,要“既能看得见森林,又能看得见树木”。
【关键词】企业经济新闻思考
抓住一个点,撕开一大片
企业不但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新闻的“富矿”。将新闻采访的触觉延伸到矿山井下、车间班组,可以挖掘出大量有价值的新闻。
但有很多企业新闻,总是倾向于生产经营业绩的概述和宏观数据的汇总。本属丰富多彩、立体多面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反映到新闻作品中,却成了指标、参数的大杂烩,成了没有多少可读性的“套路”文稿,成为堆积信息的“技术资料拼盘”。
笔者认为,创作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新闻作品,记者不能过分拘泥于厂商提供的通稿,要强化“抓住一个点,撕开一大片”的意识,拓宽视野,将企业新闻事实放在所在地区或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大背景中去分析,要站在全行业的高度看待企业行为,最终探求出具有普遍思想价值或借鉴意义的思路及做法来。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金川集团数万员工为实现“全年降低成本3.8亿元”目标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化解严峻经济形势带来的冲击。该公司下属冶炼厂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项目,因其为降本增效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受到集团公司隆重奖励。笔者以《增收节支的成功探索金川冶炼厂进口设备国产化之路》为题,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基于对喷枪(一种冶炼设备)国产化改造的深度思考,笔者这样写道:“类似于喷枪国产化这样的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只是企业最直接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它极大地促进了一线的安全生产,而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本无价的降本增效账。”由此得出结论:“对国内冶炼企业来说,设备国产化事关民族自主品牌的建立,事关冶金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它的长远意义远大于眼前意义,潜在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企业对引进设备与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文章的层次和境界由此上了一个台阶。
高质量的企业经济新闻报道,绝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传声筒”、“扩音器”,而应该是能引起读者共鸣或给业界带来启发思考乃至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文献。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这需要一双见微知著、触类旁通的慧眼,需要静下心来研究行业信息、做足功课、深挖含义。只有将个别事例放在整体形势的框架内多做思考,只有拓宽视野,才会创作出立意高远的新闻作品来。
建构关联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通稿,尤其是涉及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活动的,一般来说专业术语多,技术壁垒多,要让非专业受众听得懂、看得明,记者编辑必须发挥好答疑解惑的桥梁纽带作用。
尽管三百六十行、行行不一样,企业经济新闻有其与生俱来的专业性,然而隐含于其中的哲理归根结底还是相通的,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隐藏在这些“陌生”素材之下的具有普世意义的道理。具体说就是对新闻素材进行关联建构,让客观事实与规律之间形成解释性对接。
镍金属产量一度占国内半壁江山的金川集团,其铜产品一直作为伴生品而存在,名不见经传,但2010年金川铜成功注册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在采访报道这一事件时了解到以下事实:与国内诸多铜金属生产企业不同,金川生产铜所用矿石原料大多来自国外市场。成分复杂且指标不稳定的外部铜金属原料进入原来只为消化处理自产铜原料而设置的金川生产线时,原有产品质量指标与工艺控制参数之间的平衡以及各工艺控制参数之间的平衡都被打破。在这样的条件下,金川一线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提炼出纯度稳定的符合注册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条件的高端铜金属,值得大写特写。笔者在稿件《镍铜钴齐聚LME,金川着力打造世界品牌》中,采用了如此表述:“阴极铜是因变量,控制指标是自变量。这是一个多元函数——多个自变量影响一个因变量,同时各自变量之间本身也互相牵制。摸索出这些变量杠杆之间的平衡点,使其达到最佳配置,是金川打造高质量阴极铜的一大诀窍”;“从复杂原料中大批量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纯阴极铜,在国内并不多见,这归功于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当然它还依赖于那些很难用手册和规则程序来呈现的核心技术”。
强调记者要“沉下去”,不仅指形体上的深入,更是思想上的深入。只有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思考与研究,才能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采访报道的事物。上述报道方式尝试避开深奥的坐标图册与艰涩生僻、繁琐异常的技术攻关过程,借助于语言的概括力与逻辑上的类比性,刻画了一个虽虚拟但符合逻辑的技术攻关图景,带领受众去感悟金川集团从复杂原料中生产出国际一流铜产品的艰辛与伟大。
既能看得见森林,又能看得见树木
以企业为主题的大多新闻作品,常常在产能、营业收入、税金、利润等上面着色较多,而容易忽视对员工与业绩之间关系的描述。实际上,作为企业业绩的创造者,人,才是新闻作品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只见业绩未见人影,就如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大大降低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突出新闻细节,强调企业经济活动中人的存在,关注普通员工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心理体验,是增强新闻作品可读性、拉近新闻作品与受众之间距离、提升新闻作品档次的必然选择。
2011年金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成为甘肃省首家千亿企业。如何通过新闻报道让广大读者对金川做大做强、做精做深的企业形象有个简单直观的了解?在着手撰写《全球化背景下的金川转型之路》一文时,笔者选择了以下开头:“‘2000年时,我们一个班到货量30车皮左右,现在每个班到货量经常会达到150多,高峰期有时超过250。’有着30多年工龄的金川集团铁运分公司员工唐均,站在轰鸣声不断的车轨旁喊道,‘10年前乃至更久以前,这里沉寂了许多,那时运往厂区的矿石原料基本全部来自自有矿山。’唐均的说法,在铁运分公司得到印证。该公司装卸管理室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金川集团外购金属原料7万多吨,而2011年则飙升至174万吨……”
把宏大的议题转换成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去折射宏大议题,是新闻作品的惯用手法,更是创作企业经济新闻作品应该尊循的准则。上述场面描写,从小角度切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侧面带全局,使得金川集团全球资源战略态势跃然纸上。
再如,在反映金川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打造绿色家园的稿件《金川集团公司绿化印象》一文中,开头这样写道:“‘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4月24日——谷雨已过,距立夏不足半月——河西走廊再现老舍笔下的描绘。‘这样的天气何时是个尽头?’在双桥洞至科技广场绿化带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薛莉超脸上掠过一丝焦虑。这已经不是新年过后的第一次沙尘天气了,气温反反复复,绽开的花蕾萎缩起脑袋,本该苏醒的新芽姗姗来迟,2010年的春天格外漫长。不过春季终归是‘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时节,草木在风沙与低温中蓄势待发,而人,何尝不是如此——在集团公司原动力厂所在地,园林公司齐芸带领的女职工,头裹纱巾,勒着口罩,挥动铁锹,平地,散粪,挖坑,施肥,浇水……”
稿件打破程式,注重细节描写,体现现场感及感染力。细致入微、丰富生动、立体真实地呈现了一家地处西北戈壁边缘的国企,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守和艰辛。
笔者认为,其本身带有极强文学属性的新闻作品,只有和“地气”相连,与群众生活接近,才有意思,有意义,有影响。而企业经济新闻报道,更是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①叶春华:《新闻写作》[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②闻学:《经济新闻评论:理论与写作》[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③张冠华:《财经文书写作》[M].珠海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甘肃金川集团公司《镍都报》编辑部)
责编:姚少宝
【关键词】企业经济新闻思考
抓住一个点,撕开一大片
企业不但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新闻的“富矿”。将新闻采访的触觉延伸到矿山井下、车间班组,可以挖掘出大量有价值的新闻。
但有很多企业新闻,总是倾向于生产经营业绩的概述和宏观数据的汇总。本属丰富多彩、立体多面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反映到新闻作品中,却成了指标、参数的大杂烩,成了没有多少可读性的“套路”文稿,成为堆积信息的“技术资料拼盘”。
笔者认为,创作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新闻作品,记者不能过分拘泥于厂商提供的通稿,要强化“抓住一个点,撕开一大片”的意识,拓宽视野,将企业新闻事实放在所在地区或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大背景中去分析,要站在全行业的高度看待企业行为,最终探求出具有普遍思想价值或借鉴意义的思路及做法来。
2009年,金融危机爆发,金川集团数万员工为实现“全年降低成本3.8亿元”目标而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化解严峻经济形势带来的冲击。该公司下属冶炼厂进口设备国产化改造项目,因其为降本增效所作出的重要贡献而受到集团公司隆重奖励。笔者以《增收节支的成功探索金川冶炼厂进口设备国产化之路》为题,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基于对喷枪(一种冶炼设备)国产化改造的深度思考,笔者这样写道:“类似于喷枪国产化这样的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只是企业最直接的收益,更为重要的是它极大地促进了一线的安全生产,而对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是一本无价的降本增效账。”由此得出结论:“对国内冶炼企业来说,设备国产化事关民族自主品牌的建立,事关冶金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它的长远意义远大于眼前意义,潜在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企业对引进设备与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能力,也是核心竞争力”。文章的层次和境界由此上了一个台阶。
高质量的企业经济新闻报道,绝不仅仅只是企业的“传声筒”、“扩音器”,而应该是能引起读者共鸣或给业界带来启发思考乃至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重要文献。要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这需要一双见微知著、触类旁通的慧眼,需要静下心来研究行业信息、做足功课、深挖含义。只有将个别事例放在整体形势的框架内多做思考,只有拓宽视野,才会创作出立意高远的新闻作品来。
建构关联
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通稿,尤其是涉及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等活动的,一般来说专业术语多,技术壁垒多,要让非专业受众听得懂、看得明,记者编辑必须发挥好答疑解惑的桥梁纽带作用。
尽管三百六十行、行行不一样,企业经济新闻有其与生俱来的专业性,然而隐含于其中的哲理归根结底还是相通的,新闻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发现隐藏在这些“陌生”素材之下的具有普世意义的道理。具体说就是对新闻素材进行关联建构,让客观事实与规律之间形成解释性对接。
镍金属产量一度占国内半壁江山的金川集团,其铜产品一直作为伴生品而存在,名不见经传,但2010年金川铜成功注册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在采访报道这一事件时了解到以下事实:与国内诸多铜金属生产企业不同,金川生产铜所用矿石原料大多来自国外市场。成分复杂且指标不稳定的外部铜金属原料进入原来只为消化处理自产铜原料而设置的金川生产线时,原有产品质量指标与工艺控制参数之间的平衡以及各工艺控制参数之间的平衡都被打破。在这样的条件下,金川一线员工克服重重困难,提炼出纯度稳定的符合注册英国伦敦金属交易所条件的高端铜金属,值得大写特写。笔者在稿件《镍铜钴齐聚LME,金川着力打造世界品牌》中,采用了如此表述:“阴极铜是因变量,控制指标是自变量。这是一个多元函数——多个自变量影响一个因变量,同时各自变量之间本身也互相牵制。摸索出这些变量杠杆之间的平衡点,使其达到最佳配置,是金川打造高质量阴极铜的一大诀窍”;“从复杂原料中大批量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高纯阴极铜,在国内并不多见,这归功于完备的组织管理体系,当然它还依赖于那些很难用手册和规则程序来呈现的核心技术”。
强调记者要“沉下去”,不仅指形体上的深入,更是思想上的深入。只有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的思考与研究,才能准确、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把握采访报道的事物。上述报道方式尝试避开深奥的坐标图册与艰涩生僻、繁琐异常的技术攻关过程,借助于语言的概括力与逻辑上的类比性,刻画了一个虽虚拟但符合逻辑的技术攻关图景,带领受众去感悟金川集团从复杂原料中生产出国际一流铜产品的艰辛与伟大。
既能看得见森林,又能看得见树木
以企业为主题的大多新闻作品,常常在产能、营业收入、税金、利润等上面着色较多,而容易忽视对员工与业绩之间关系的描述。实际上,作为企业业绩的创造者,人,才是新闻作品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只见业绩未见人影,就如同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大大降低经济新闻的传播效果。
突出新闻细节,强调企业经济活动中人的存在,关注普通员工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心理体验,是增强新闻作品可读性、拉近新闻作品与受众之间距离、提升新闻作品档次的必然选择。
2011年金川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00亿元,成为甘肃省首家千亿企业。如何通过新闻报道让广大读者对金川做大做强、做精做深的企业形象有个简单直观的了解?在着手撰写《全球化背景下的金川转型之路》一文时,笔者选择了以下开头:“‘2000年时,我们一个班到货量30车皮左右,现在每个班到货量经常会达到150多,高峰期有时超过250。’有着30多年工龄的金川集团铁运分公司员工唐均,站在轰鸣声不断的车轨旁喊道,‘10年前乃至更久以前,这里沉寂了许多,那时运往厂区的矿石原料基本全部来自自有矿山。’唐均的说法,在铁运分公司得到印证。该公司装卸管理室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金川集团外购金属原料7万多吨,而2011年则飙升至174万吨……”
把宏大的议题转换成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用普通劳动者的故事去折射宏大议题,是新闻作品的惯用手法,更是创作企业经济新闻作品应该尊循的准则。上述场面描写,从小角度切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侧面带全局,使得金川集团全球资源战略态势跃然纸上。
再如,在反映金川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打造绿色家园的稿件《金川集团公司绿化印象》一文中,开头这样写道:“‘半空中,黑黄上下,渐渐混合,结成一片深灰的沙雾,遮住阳光。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4月24日——谷雨已过,距立夏不足半月——河西走廊再现老舍笔下的描绘。‘这样的天气何时是个尽头?’在双桥洞至科技广场绿化带负责现场施工管理的薛莉超脸上掠过一丝焦虑。这已经不是新年过后的第一次沙尘天气了,气温反反复复,绽开的花蕾萎缩起脑袋,本该苏醒的新芽姗姗来迟,2010年的春天格外漫长。不过春季终归是‘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的时节,草木在风沙与低温中蓄势待发,而人,何尝不是如此——在集团公司原动力厂所在地,园林公司齐芸带领的女职工,头裹纱巾,勒着口罩,挥动铁锹,平地,散粪,挖坑,施肥,浇水……”
稿件打破程式,注重细节描写,体现现场感及感染力。细致入微、丰富生动、立体真实地呈现了一家地处西北戈壁边缘的国企,在恶劣环境中的坚守和艰辛。
笔者认为,其本身带有极强文学属性的新闻作品,只有和“地气”相连,与群众生活接近,才有意思,有意义,有影响。而企业经济新闻报道,更是应该如此。
参考文献
①叶春华:《新闻写作》[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
②闻学:《经济新闻评论:理论与写作》[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③张冠华:《财经文书写作》[M].珠海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甘肃金川集团公司《镍都报》编辑部)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