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上覆盖防虫网对蔬菜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rreter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在大棚外覆盖防虫网后对棚内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的研究,看出防虫网对菜青虫和甜菜夜蛾这种体型大的害虫防效好于蚜虫、黄曲跳甲等体型小的害虫;对夜间活动的害虫防效好于白天活动的害虫。在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的钢架,在不增加其他设施投入只覆盖1层防虫网的情况,可以很好地预防各种害虫的危害,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与大棚的密封性关系密切。
  关键词:蔬菜大棚;防虫网;害虫;蔬菜;体型
  中图分类号: S436.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122-01
  收稿日期:2014-07-29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编号:CX(13)4027]。
  作者简介:王志春(1972—),男,江苏盐城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资源环境研究。E-mail:[email protected]。蔬菜防虫网覆盖栽培,是农产品无公害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以色列、瑞典、美国、日本等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广为应用,我国在1995年开始引进推广这项技术[1]。随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和人们对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认可,防虫网覆盖技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步开始得到应用[2]。防虫网覆盖栽培,对减少农药污染,防虫防病、增产增质效果十分明显,成为全年蔬菜尤其是夏季叶菜类栽培的一种新兴模式。为探讨在江苏盐城地区自然条件下,在蔬菜大棚上覆盖防虫网对蔬菜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本项试验,旨在为生产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用30目防虫网[3],覆盖在长25 m、宽8 m的钢架蔬菜大棚上,采用全封闭覆盖,大棚入口处增加一道纱门。试验蔬菜品种为白菜品种耐热605,6月10日播种,6月13日出苗。以同样规格无覆盖防虫网的大棚作对照,处理与对照统一时间播种、管理和虫情调查,试验设3次重复。
  1.2防虫效果调查及计算
  出苗后每隔15 d调查1次,第一次在6月28日,第二次在7月13日,共2次。调查采取五点取样法,每点调查10株,计算百株虫量或百株危害数(蚜虫)和防治效果。调查虫害主要为当地白菜上的主要害虫,有小个体害虫——蚜虫、跳甲和大个体害虫——菜青虫、甜菜夜蛾。
  百株虫量(头)=(调查虫量/调查株数)×100;
  防治效果=[(对照百株虫量-处理百株虫量)/对照百株虫量]×100%。
  2结果与分析
  2.1防虫网对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表1显示,防虫网对白菜上蚜虫的防治效果为90.85%~96.33%,对黄曲跳甲的防治效果为87.13~91.41%,对菜青虫的发防治效果为91.67%~100%,对甜菜夜蛾一直保持在100%。对蚜虫的防治效果随蔬菜生育期的延长有所降低,可能是由于统计方法的不同造成的:其他害虫都是以害虫数量为调查对象进行计算,而蚜虫是根据其发生危害的特点,以危害株数进行调查的,就每株蚜虫数量来说,后期防效同样很高。
  2.2分析
  防虫网对几种主要害虫都有很好的防效,对菜青虫(菜粉蝶幼虫)和甜菜夜蛾这种体型大的害虫防效好于体型小的害虫。对甜菜夜蛾的防效一直保持100%,高于同为大体型(成虫)的菜青虫,可能是由于甜菜夜蛾多在夜间活动,而大棚蔬菜生产的农事操作多在白天进行,夜间没有人员进出,大棚防虫网的密封性好,甜菜夜蛾的成虫无法进入大棚,无法产卵,也就无法造成危害。而菜青虫的成虫(菜粉蝶)是在白天活动,白天在大棚蔬菜生产中,工作人员经常进出大棚,虽然有纱门,但难免有疏漏,给菜粉蝶提供进入大棚的机会,产生少量危害。同样道理,小体型害虫如蚜虫、黄曲跳甲等也会随工作人员的进出而进入大棚,但造成的危害比起无防虫网的要轻得多。
  3结论
  蔬菜生产过程中利用大棚的钢架,在不增加其他设施投入只覆盖1层防虫网的情况下,可以很好地预防各种害虫的危害,对害虫的防治效果与大棚的密封性关系密切。
  防虫网在防治害虫的同时,对由昆虫传播的疾病也必然有预防作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郝素美. 防虫网在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中的应用效果[J]. 当代生态农业,2006(增刊1):91-93.
  [2]孙雪梅,金新华,周敏敏. 防虫网在叶菜上的防虫效果及其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J]. 上海蔬菜,2010(6):46-47.
  [3]高艳明,李建设,刘生祥. 防虫网小拱棚覆盖小白菜试验[J]. 西北园艺,2002(1):16-17.巴图巴雅尔, 徐业勇,王明,等. 4个引种杏李品种气体交换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4,42(9):123-125.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农业正面临规模化经营的转变,然而我国农地产权的“虚位化”,导致农地难以有效流转,农业的发展迫切需要解决农地流转问题。以平罗县土地信用社流转中介制度为基础,验证其对农户的满意度问题。通过平罗县土地信用社流转的调研,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农地信用社制度由于土地流转期限合理、生产服务周到和村集体领导力强等导致土地信用社制度的满意度比村委会流转的满意度强,但总体满意度不高;契约的经济效果中,
期刊
摘要:通过水样调制叶绿素荧光仪对大连(DL WT)、南麂岛野生条斑紫菜(NJ WT)及江苏条斑紫菜栽培品系(SY、SL、ST),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叶绿素荧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条斑紫菜样品在温度处理前Fv/Fm差异不显著;温度处理后3 d,15、10 ℃处理样品Fv/Fm略高于5 ℃处理,且显著高于20 ℃处理。实际量子效率(ΔF/Fm′)随光照时间延长而逐步降低,20 ℃处理SY、SL和
期刊
摘要:利用细菌16S rDNA PCR-DGGE指纹图谱技术,对虾夷马粪海胆不同肠道的微生物菌群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胆小肠与大肠样品分别得到14条与13条条带,其中,共有条带为10条,优势条带分别为7条与5条,特异性条带分别为4条与3条;经后续条带比较分析和DGGE图谱割胶测序后发现,小肠与大肠样品中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外界海水环境,其菌群构成存在差异与虾夷马粪海胆消化巨藻存在不同有关。  关键
期刊
摘要:通过对3个粳稻品种和3个籼稻品种进行水稻剪颖后再温汤杀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剪颖后再温汤杀雄的方法只适用于粳稻品种,不适用于籼稻品种;剪颖后杀雄温度43~45 ℃、杀雄时间3~5 min条件下,可以有效杀死粳稻的花药而对柱头没有影响。剪颖后温汤杀雄方法延长了粳稻杂交剪颖的工作时间,提高了杂交效率,对粳稻杂交技术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稻;杂交;剪颖;温汤杀雄;粳稻;温度  
期刊
摘要:镇糯19号是以武运粳21号与武香糯2402杂交,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糯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58 d左右,产量高、综合抗性好、适应性广,没有生产上的限制性缺陷性状,适宜沿江、苏南等周边地区作为高产、广适性糯稻品种推广种植。  关键词:粳糯;新品种;选育;特征特性  中图分类号: S511.2+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064-02  收稿日期:2
期刊
摘要:以无菌短葶飞蓬试管苗为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诱导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gNO3和 K2Cr2O7,研究Ag+和Cr6+对短葶飞蓬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加入AgNO3和K2Cr2O7均能降低污染率;低浓度的AgNO3、K2Cr2O7对短葶飞蓬愈伤组织的诱导影响较小,高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铬;银;短葶飞蓬;愈伤组织  中图分类号: Q94
期刊
摘要:以黑羽番鸭为素材,利用PCR-SSCP技术寻找该群体G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SNPs与体质量、屠宰性能的关联性。结果表明,在GH基因第1内含子上发现了A1251C、A1322G、T1378C、G1440A共4个SNP,形成了AA、AB、BB 3种基因型,群体纯合度为0.502 7,多态信息含量为0.373 6。在番鸭早期生长发育过程中,BB型公鸭体质量在不同周龄时处于最高值
期刊
摘要:在不同收获时期测定了水稻不同品种的茎秆倒伏性状。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内5个水稻品种均在10月10日倒伏指数最小,10月10日前为最佳收获期,此时机械收割损失最小。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指标比较,茎基宽、茎壁厚是影响倒伏指数的重要因素,植株茎越粗,抗倒性越强;基部茎秆厚度增大,抗倒伏能力显著增强。  关键词:收获时期;茎秆;倒伏指数  中图分类号: S511.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通过RT-PCR技术克隆牦牛SLC25A6基因的cDNA序列,并利用DNAMAN、MAGA 6、SWISS-MODEL、ExPASy 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系统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牦牛SLC25A6基因的编码区长897 bp,编码298个氨基酸;与普通牛、绵羊和人的相应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比对,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9.33%、98.22%、91.86%;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2.821 ku
期刊
摘要:以人工加速老化的3个小麦品种种子为材料,测定20 ℃恒温条件下不同活力水平的种子浸泡液电导率,对电导法测定小麦种子活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芽率有较大差异的小麦种子浸泡24 h后的电导率与发芽率、发芽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电导法可作为快速测定小麦种子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小麦;电导率;种子活力;发芽率;发芽指数  中图分类号: S512.10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