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园林绿地系统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实现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建设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概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分析了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和理念,并对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58-2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必须加快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1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概述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及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有着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的游憩地方的积极作用,其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需求,其特点主要有:①可持续发展化,具体是指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空间环境、技术经济以及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规划的绿地系统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生态园林化,是指生态效益要占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首位,绿地规划工作的出发点要在生态效益上,具体体现在绿地率和绿视率达到最大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上;③地方特色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利用乡土化植物及材料创设地方风貌。另外,还可以利用地方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分类主要包括:一是以绿地的功能进行分类;二是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绿地系统要与计算口径保持一致;三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特点,绿地分类应反映出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四是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及气候特点,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类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名称;五是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要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
按照分类城市绿地系统主要有:第一,公共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市政建设投资修建并且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内容,能够为群众提供浏览、休息、娱乐、游戏、科学技术活动及美化城市等功能的园林绿地。第二,生产绿地。此类型的绿地主要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是专门为城市绿化设置的生产科研基地。第三,防护绿地。防护绿地主要是防护林,其功能是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第四,风景游览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指的是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景或有文物古迹名胜的地方。第五,专用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单位或群众自建的仅供本单位的人使用,包括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用地的绿地以及工业、企业、仓库用地的绿地。第六,街道绿地。街道绿地是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具有遮荫、防尘、降噪、美化街景等功能。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与理念
2.1 规划原则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必须遵循以下5项原则:一是生态优先原则;二是绿地布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三是以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游憩、生活需要的公园绿地为重点原则;四是根据规模大小分级管理园林绿地,就近服务并按规划时序分期建设;五是依据国家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的定额指标来规划建设城市园林绿地。此外,还需坚持现代园林绿化系统性、前瞻性、参与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及功能结合景观、城镇结合农村、近期结合远期、建设结合管理、需要结合可能的原则。
2.2 规划理念
第一,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着重考虑城镇“点”和“交通”线过渡到统筹兼顾市域“面”的阶段,要将重点放在区域整体利益的维护上,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将农村空间及生态空间纳入到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内。第二,综合要素统筹考虑理念。如今,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规划模式,漠视环境成本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以及城市社会极化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第三,有限目标理念。有限目标理念指的是应对具有真正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当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主要有:①确定全市域层面的自然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发展战略;②进行技术型和战略型相结合的宏观整体结构规划;③合理规划生态空间并确定开敞空间体系要素建立完善的开敞空间体系;④明确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及人文资源及历史文化遗产的防护举措。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游憩体系、防灾体系等。
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观,这是城市环境建设和评估的关键指标,也是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二,适应空间和生态的自然观。绿地系统的具体规划要强调系统布局结构适应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共生。第三,保护环境资源观。此观念重点强调的是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第四,整合环境设计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项整体环境规划项目,必须整合环境的设计观和理念去准确把握规划方向和内容。只有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才能保障规划的实效性。
3.2 明确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内容,其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并加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应积极倡导规划战略和战术的融合,实现对动态与稳定城市绿地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另外,我们还要重视绿地系统生态空间布局结构的建立以及发展的多目标性,实现宏观控制、详细约束及具体引导设计的作用。
3.3 规划内容层次化
城市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以及群体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三个层面及尺度的空间状态,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要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分为市域大环境生态规划、规划区层次规划、规划建成区层次规划。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宏观把握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建成区层次的绿地规划要将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结构布局、规划特色反映及具体分类规划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实现结构控制、指标约束、分类引导以及可操作性较强的绿地系统规划。
3.4 绿地规划个性特色化
城市绿地空间的个性与特色化体现要有宏观层面规划的整体把握与中观层面详细规划阶段的拓展及设计阶段的完善,个性与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城所特征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要能够集中反映人与自然环境的需要、城市社会文化氛围、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要适应弹性运作机制。另外,运用强化手法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具有较好的效果,一是从宏观结构布局层面入手,在结构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资源,形成特色绿地系统框架;二是在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中,尤其是公园绿地规划要分类整合、分级体现城市特色资源。
总之,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理念,才能确保规划的编制效率和可操作性。需要在正确的规划观念的指导下,明确城市总体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实现规划内容的层次化以及特色化,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并且符合城市整体发展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
参 考 文 献
[1] 潘启辉.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浅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 吴凤婷,王兴伟.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绥棱县为例[J].活力,2014(12):110-110.
[3] 邓玉昆,张浩.东莞滨水地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初探——以东莞市万江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建设,2010(20):285-287.
[4] 何娜,张景群.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81-284,288.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3-58-2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必须加快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1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概述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由各种类型及规模的园林绿地组成,有着改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环境优美的游憩地方的积极作用,其规划必须符合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发展需求,其特点主要有:①可持续发展化,具体是指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空间环境、技术经济以及管理体制的可持续性,规划的绿地系统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②生态园林化,是指生态效益要占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首位,绿地规划工作的出发点要在生态效益上,具体体现在绿地率和绿视率达到最大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单位面积绿地中的叶面积系数上;③地方特色化,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地方特色,利用乡土化植物及材料创设地方风貌。另外,还可以利用地方自然条件和人文风情积极发展特色旅游业。
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分类主要包括:一是以绿地的功能进行分类;二是城市规划用地平衡的计算口径,绿地系统要与计算口径保持一致;三是不同类型的城市绿地特点,绿地分类应反映出不同类型城市的特点;四是我国各区域的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及气候特点,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类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的名称;五是绿地的统计范围,投资来源及管理体制,要综合各类因素进行城市绿地的规划建设。
按照分类城市绿地系统主要有:第一,公共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市政建设投资修建并且经过艺术布局,具有一定的设施和内容,能够为群众提供浏览、休息、娱乐、游戏、科学技术活动及美化城市等功能的园林绿地。第二,生产绿地。此类型的绿地主要包括苗圃,花圃、药圃、园林部门所属的果园及各种林地,是专门为城市绿化设置的生产科研基地。第三,防护绿地。防护绿地主要是防护林,其功能是改善城市、自然条件和卫生条件。第四,风景游览绿地。风景游览绿地指的是位于市郊具有大面积的自然风景或有文物古迹名胜的地方。第五,专用绿地。此类型的绿地是由单位或群众自建的仅供本单位的人使用,包括居住区绿地,公共建筑及机关学校用地的绿地以及工业、企业、仓库用地的绿地。第六,街道绿地。街道绿地是附属于城市道路的绿地,具有遮荫、防尘、降噪、美化街景等功能。
2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原则与理念
2.1 规划原则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必须遵循以下5项原则:一是生态优先原则;二是绿地布局坚持“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三是以能够为人们提供日常游憩、生活需要的公园绿地为重点原则;四是根据规模大小分级管理园林绿地,就近服务并按规划时序分期建设;五是依据国家相关的规范与标准的定额指标来规划建设城市园林绿地。此外,还需坚持现代园林绿化系统性、前瞻性、参与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以及功能结合景观、城镇结合农村、近期结合远期、建设结合管理、需要结合可能的原则。
2.2 规划理念
第一,整体协调发展理念。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从着重考虑城镇“点”和“交通”线过渡到统筹兼顾市域“面”的阶段,要将重点放在区域整体利益的维护上,实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将农村空间及生态空间纳入到绿地系统的规划范围内。第二,综合要素统筹考虑理念。如今,人们已充分认识到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规划模式,漠视环境成本所带来的巨大代价以及城市社会极化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构建基于经济、社会、环境、技术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第三,有限目标理念。有限目标理念指的是应对具有真正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当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主要有:①确定全市域层面的自然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发展战略;②进行技术型和战略型相结合的宏观整体结构规划;③合理规划生态空间并确定开敞空间体系要素建立完善的开敞空间体系;④明确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及人文资源及历史文化遗产的防护举措。另外还要建立合理的游憩体系、防灾体系等。
3 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建议
3.1 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观,这是城市环境建设和评估的关键指标,也是维护公众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第二,适应空间和生态的自然观。绿地系统的具体规划要强调系统布局结构适应自然环境,促进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共生。第三,保护环境资源观。此观念重点强调的是对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第四,整合环境设计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项整体环境规划项目,必须整合环境的设计观和理念去准确把握规划方向和内容。只有树立正确的规划观念,才能保障规划的实效性。
3.2 明确绿地系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内容,其规划成果应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并加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战略性的指导作用,应积极倡导规划战略和战术的融合,实现对动态与稳定城市绿地发展关系的准确把握。另外,我们还要重视绿地系统生态空间布局结构的建立以及发展的多目标性,实现宏观控制、详细约束及具体引导设计的作用。
3.3 规划内容层次化
城市内部空间、外部空间以及群体空间是城市空间结构三个层面及尺度的空间状态,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也要从这三个层次入手分为市域大环境生态规划、规划区层次规划、规划建成区层次规划。其中前两个层次主要是宏观把握绿地系统的规划结构和布局;建成区层次的绿地规划要将绿地建设指标体系、结构布局、规划特色反映及具体分类规划作为重点内容,从而实现结构控制、指标约束、分类引导以及可操作性较强的绿地系统规划。
3.4 绿地规划个性特色化
城市绿地空间的个性与特色化体现要有宏观层面规划的整体把握与中观层面详细规划阶段的拓展及设计阶段的完善,个性与特色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城所特征和产业特征等方面。特色的绿地系统规划要能够集中反映人与自然环境的需要、城市社会文化氛围、城市整体空间形态,要适应弹性运作机制。另外,运用强化手法进行绿地系统的规划具有较好的效果,一是从宏观结构布局层面入手,在结构层面充分体现城市特色资源,形成特色绿地系统框架;二是在不同类型的绿地规划中,尤其是公园绿地规划要分类整合、分级体现城市特色资源。
总之,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和理念,才能确保规划的编制效率和可操作性。需要在正确的规划观念的指导下,明确城市总体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实现规划内容的层次化以及特色化,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并且符合城市整体发展需求的城市绿地系统。
参 考 文 献
[1] 潘启辉.生态园林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浅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3).
[2] 吴凤婷,王兴伟.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以绥棱县为例[J].活力,2014(12):110-110.
[3] 邓玉昆,张浩.东莞滨水地区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初探——以东莞市万江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为例[J].城市建设,2010(20):285-287.
[4] 何娜,张景群.中卫市生态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81-28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