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探讨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227669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关键和核心,是关系职业教育发展和进步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重要性、特点以及如何做好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展开探讨,以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
  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中职和高职两个阶段,它们在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其教育的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来讲也有很大的差别。中职教育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都属于最基本的一般技能和基础技能,目的在于培养一线初、中级专业人才,而高职教育中对学生的要求更高,高职学生除了掌握更高级的技能之外,还对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高级技能的培养。由此可见,中职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中职教育的发展和延伸,它们两者是互相依存的。因此,促進二者的合作统一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
  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是一项重要任务。其中,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健全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步驟。同时,这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繁荣发展以及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的急切需求。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责就是为实现国家的伟大复兴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课程改革是其顺利实施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课程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中高职衔接的桥梁和纽带。
  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特点
  1.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要具备开放性
  这样的课程体系内容范围更广泛,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只是面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而应该把课程内容放开,扩展到与机电有关的制造等行业,让学生受益更多。
  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要具备独立性
  所谓独立性,就是要求中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各自独具特色的特征,能为学生以后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有效措施
  1.充分进行调查研究,让中高职两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
  要构建合理的衔接课程体系,必须把中高职技术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重点培养学生“基础经验的技能”,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则侧重于培养“策略创新的技能”,这两种职校的教育类型是一致的,只是它们所处的层次不同。中高职恰当的衔接是通过合理的定位,制订出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并非把两者做简单的加减法。因而,正确合理地定位中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中高职衔接的切入点,也是构建衔接课程内容体系的依据。在这样的基础上,中高职的人才培养在注重差别性的同时,也要体现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被企业认可的合格人才。
  2.构建一套完善科学的中高职课程框架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的是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中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时要注重这一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注重能力递进和岗位分析等模块的内容,让学生在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学习上打好基础。同时,中职教育的课程要注重基础和操作技能,高职教育的课程要在重视基础和操作的前提下,提升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并不断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3.完善衔接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中高职衔接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而衔接课程的有效实施,既是对衔接课程体系合理性的验证,也是衔接教学质量的保证。在中高职衔接教育中,必须建立全面的保障机制以确保课程体系的有效实施,这套全面的保障体系主要可从提升师资的素质、选用合适的教材、设计课程内容以及企业积极参与等方面入手。
  综上所述,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中高职教育中,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建立切实可行的衔接课程体系,使现代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石咪咪.构建我国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D].济宁:曲阜师范大学,2013.
  [2]何荣誉,单武雄,白长城.面向岗位能力的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探究——以数控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2):34-37.
其他文献
摘要:年段不同、单元话题不同,写作教学的侧重点也不同。本文介绍了苏州市小学中高年级在写作教学中的一些尝试,供教育界同行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指导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小学毕业时应达到的“写”的二级标准为:能根据图片、词语或例句的提示,写出简短的话语。而初一学生应达到的三级标准是:能用短语或句子描述系列图片,编写简单的故事。时隔仅一年,两者间的要求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期刊
摘要:随着当前中职教学体系不断成熟,无论是职业教育机制的完善程度,还是人才培养的各项要求,均实现了超越发展。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人才培养效果,就必须从就业要求出发,倒推教学方案,从而实现中职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本文从目前中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中职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探究中职国贸专业教学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需求倒推教学;就业要求;中职国贸专业;教学思路  一、
期刊
摘要:中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物众多,文物保护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重点。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修订,作为地级市的湖北省荆州市于2016年初开始正式实行地方立法权,并于2017年初通过《荆州古城文物保护条例》。本文以荆州古城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古城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现状和民众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引发大众关注,为合理保护、开发利用不可移动文
期刊
摘要:在体育学院中,学生干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在日常管理各项工作中的作用,高校才能不断创新和完善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体育院校;学生干部;学生管理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素质、有文化底蕴、有道德、懂法律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学生干部主要是为了协助教师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实
期刊
摘要:本文从航海类轮机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简要论述了大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业,目的是使大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解决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的问题,从而合理分配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学业规划;学习方法;自主创业  到了大二,随着大学生逐渐关注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各种问题亟须解答。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能提供哪些就业机会,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个学生就业目标的建立
期刊
摘要: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作为山东省特色专业,一直努力探索摄影摄像实训的新形式、新方法。为了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和新就业市场的需求,山东传媒职业学院与山东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济南电视台、安丘电视台等各级媒体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实训合作形式,最終将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真实项目教学作为我院的实训教学方法。  关键词:摄影摄像;媒体;行动导向;真实项目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摄影摄像技术专业于200
期刊
摘要:职业学院商务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明确商务英语教学目标,强化商务英语教学内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开展有高职特色的差异性教学,完善高职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问题;对策研究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作为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要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积累,还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而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使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如微课、翻转课堂等,创新了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分析了翻转课堂下交互型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交互型教学;大学英语课程  交互型教学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与各方的互动,提高其学习效率,优化课堂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翻转课堂也改变了原有的教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城市开展机器人教学活动的经验,从机器人这门学科的教学和竞赛两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机器人活动推进素质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養他们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机器人;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市从2001年就开始了机器人教学,2016年来常州市各校学生在
期刊
摘要:教师要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求知欲望,真正体现学生主体的发展;要让学生学会提炼问题,成为文本主问题的主体设计者,对其不断加强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努力创设意境课堂。  关键词:主问题;古诗文;意境课堂  一、学生以“有我之境”来观,确定与设计主问题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学生应以“有我之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