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民间舞“乐舞结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应用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sx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作为视听相融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就以乐舞相融的形式不断发展。在高职民族民间舞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乐舞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地发挥,这一时期对于乐舞文化的理解能够帮助学生今后更好的学习民间舞蹈;另一方面,在教学上将思维角度和方法进行全新的融合,能够加强对民间舞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使单一的教学形式转化为多样化的形式。因此,“乐舞结合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将教学质量进行提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大程度上实现舞蹈人才培养目标,为高职民间舞教学提供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踏歌是中国传统舞蹈,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已兴起,到了唐代更是风靡盛行。而观1998年在全国“荷花杯”舞蹈大赛上由北京舞蹈学院表演的女子群舞《踏歌》,其融入现代审美,动律优美,气韵空蒙,曲调婉转,令人惊艳难忘。本文从动作、内容形式、舞蹈语言等方面浅析《踏歌》,以期为《踏歌》注入新的灵魂。
舞蹈为大众体现的是一门情感艺术,通过舞者的肢体表达与情感表达,向观众传达了舞者的内在世界,给观众视觉、精神上的享受。舞蹈拥有众多类型,其中现代舞是当前流行的舞种,在当前高校中也深受教师及学生的喜爱与重视。现代舞的教学方法往往关系到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因此需对现代舞教学进行改革,而情景化舞蹈训练方法将舞蹈课程与情景整合,深化学生对舞蹈的认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文从现代舞概述及艺术
民族舞蹈是基于特定民族文化、民族审美及相应民族习俗背景衍生出的艺术表现形式,多元化、特色化的民族文化符号是民族舞蹈的核心和根本所在,承载着民族文化表达与传承的重要功用,彰显出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具有紧密的契合性。《民间舞蹈教学与编导创造力培养》一书以民间舞蹈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力于优化、
期刊
舞剧作为舞蹈与戏剧的结合体,在我国是反映人民生活及历史变迁的重要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新科技的影响必然也渗透到舞剧创作的方方面面,从观念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再由内容到传播途径都接受着新科技的洗礼。当下,科技对舞剧艺术的“入侵”也在挑战着舞剧本体的表达,如何在新科技时代把握好其中的“度”,是舞剧创作形态发生“质”的变革的关键节点。
随着我国舞蹈事业的繁荣发展,现代舞因开放、自由、包容、平等的特点,呼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精神,深受当代人的喜爱,因此,社会也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现代舞教学。文章介绍了现代舞的概念和高校现代舞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新时期高校现代舞教学的实施和改进策略,以期为高校现代舞教学提供参考。
双人配合是标准舞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任务环节,影响舞伴之间配合的主要因素包括思想情感的交流、体能素质的匹配、身体位置的构建与转换以及引导技术与跟随技术。文章从“合二为一”的角度分析标准舞双人配合的影响因素,思考如何提高男女舞伴在配合中的技术质量和训练方式,促使男女舞者的外在形态和谐统一,内在动力合二为一,为今后更多标准舞舞者奠定坚实的技术后盾,也让其他爱好者对双人配合具有更深入的认识。
“北京舞蹈双周”是我国大陆地区最具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实力的艺术节。2010年的舞周采取了更加有战术性的策划思路,形式上实现了国际联合和国内合同;2012年起舞周舞蹈营版块真正实现了现代舞的功能:作为人人皆可舞的低门槛艺术形式,以“亲民”的姿态、“草根”的心态,成为人们自由表达自我、交朋识友、传递时代强音的工具。文章运用统计学方法,将2008~2021年间的舞周创举以量化的方式呈现。
3月4日上午,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刘岩早早就来到了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这里将举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传递活动。作为该区域最后一棒火炬接力,手臂纤细却有力的刘岩稳稳地握住火炬。
期刊
污泥生物干化工艺具有投资低、设备运行稳定、能耗和运行成本低、产品用途灵活等优点,干化过程水分去除受混合物特性、自然环境以及通风策略的影响。某污泥处置工程采用好氧发酵生物干化工艺,主要由预处理系统、筛分系统、除臭系统等组成,设计规模100 t/d,设计发酵周期20 d。对混合物生物干化过程监测发现,混合物含水率在发酵第1~4天时缓慢下降,第5天升高后再降低;混合物温度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即升温期、高
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孕育出数不胜数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各民族、各地域的传统舞蹈。因高校自身的职能与优势,使传统舞蹈得以进入高校课堂面向学生进行推广。然而,课堂环境与原生环境的差别对传统舞蹈在高校课堂中的传播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减少影响、推动传播、促进传承。文章以长春人文学院校级公选课东北秧歌表演基础与实践为例,通过课程内容与教学形式以及课程效果与学生反馈的论述分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