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龋病是人类广泛流行的一种慢性疾病,其对儿童的健康及生长发育危害极大。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口腔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与指导,加强对儿童龋病的预防保健,最终达到预防龋病,保健儿童牙齿的目的。
关键词:儿童龋齿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66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22-02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儿童龋齿严重影响儿童进食,且晚治疗还会形成牙槽脓肿并反复感染,引起骨髓炎、颜面蜂窝组织炎等,甚至导致全身疾病发生。为此了解儿童龋齿发病原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减少龋齿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名患有龋齿的儿童,其中男43名,女57名,年龄3~8岁。龋病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
1.2调查方法。对100名龋齿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刷牙习惯及方式、饮食习惯、牙齿治疗就诊记录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
2结果
100名受检儿童患口腔检查龋齿患病发生部位:上颌乳中切牙51颗,上颌第一乳磨牙54颗,上颌第二乳磨牙207颗,下颌第一乳磨牙150颗,下颌第二乳磨牙278颗,共计740颗。
100名龋齿患儿及家长的问卷调查龋齿多发因素:100名患龋病儿童中无刷牙习惯者19名,刷牙时无清洁颌面动作者,99名,刷牙时间在1min以内者90名,每天饮食有饮酸性或糖性饮料习惯者92名。
防治措施: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人们对龋病的认识,使他们掌握龋病的防治知识,让家长和孩子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没有菌斑就不会发生龋齿,刷牙是清除牙齿菌斑的最好方法,儿童从小要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儿童要使用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保健牙刷。刷牙方法一般以顺刷法为主,即牙刷与牙轴垂直位于牙龈部,牙刷自体进行旋转,可以按摩牙龈,同时清洁牙面。同时也可使用横刷与描圆刷法相结合,横刷使牙刷与颊面、舌面、咬面进行研磨;描圆刷上下呈咬状,牙刷和牙面垂直角度划圆形刷牙。每天早、晚特别是晚上睡前要认真地正确地刷牙,刷牙后不要再进食,以免滞留食物残渣。
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氟水含漱、涂氟保护漆对于龋病的预防有良好的效果。在低氟地区对饮用水进行加氟处理,使机体摄入氟化物再转运至牙釉质。在牙齿表面涂氟保护漆后,氟与牙齿表面组织作用形成氟化钙保护层,抑制菌斑的活性及生长,促进牙齿表面再矿化,提高牙釉质的抗龋能力[3]。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乳、恒牙有良好的防龋作用。
对于恒牙,可采取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要保护好孩子的“六龄齿”,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保持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维持面部的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窝沟封闭能有效地预防牙齿咬合面龋齿发生。
防止牙齿钙化不全,牙质受损,增强牙齿硬度和韧度也可以在牙齿生长发育期合理的补充钙,铁、磷、氟及维生素D等对牙齿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孩子的牙齿必然和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有关。妊娠期母亲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多进食豆制品,肉类、鸡蛋、牛奶和蔬菜水果等,促进孩子牙齿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儿童日常饮食中不宜多吃糖类食物,应供给合理充分的营养,适当多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茶叶含氟量较高,可适量饮用或用茶水漱口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身体和牙齿发育,增强抗龋能力。
检查有利于早发现龋齿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龋蚀进一步发展。定期口腔检查是防病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至少检查二次。
3讨论
龋齿俗称“虫牙”,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90%[4]。龋齿发生的主要过程主要是由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射菌属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发酵产生酸,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龋病的发生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龋病是在微生物(致龋的细菌)、食物(致龋的饮食与碳水化合物即糖和淀粉)和宿主(易感的牙齿多指发育上有缺陷的牙齿或牙齿上有薄弱的地方)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5]。龋齿对小儿已钙化的齿组织造成一种进行性的损害,由于患龋牙早期缺失,可引起新萌出的恒牙排列不齐,严重者可导致错颌畸形,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以后会引发牙周病。乳牙患龋后,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幼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致使幼儿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等多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龋齿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如不予以处理,则最后可导致受累牙齿的全部破坏。
总之,龋病的防治应从儿童抓起,提高人民群众口腔保健知识的整体水平,使儿童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狄桂兰.学龄前儿童息龋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1):2984~2985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牙齿保健之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l:21~24
[3]寇艳松,张运平,胡丽萍.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39-40
关键词:儿童龋齿预防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166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122-02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儿童龋齿严重影响儿童进食,且晚治疗还会形成牙槽脓肿并反复感染,引起骨髓炎、颜面蜂窝组织炎等,甚至导致全身疾病发生。为此了解儿童龋齿发病原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减少龋齿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100名患有龋齿的儿童,其中男43名,女57名,年龄3~8岁。龋病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
1.2调查方法。对100名龋齿患者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其刷牙习惯及方式、饮食习惯、牙齿治疗就诊记录等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询问受检儿童及其家长。
2结果
100名受检儿童患口腔检查龋齿患病发生部位:上颌乳中切牙51颗,上颌第一乳磨牙54颗,上颌第二乳磨牙207颗,下颌第一乳磨牙150颗,下颌第二乳磨牙278颗,共计740颗。
100名龋齿患儿及家长的问卷调查龋齿多发因素:100名患龋病儿童中无刷牙习惯者19名,刷牙时无清洁颌面动作者,99名,刷牙时间在1min以内者90名,每天饮食有饮酸性或糖性饮料习惯者92名。
防治措施: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人们对龋病的认识,使他们掌握龋病的防治知识,让家长和孩子认识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创造清洁条件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实际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减少或消除菌斑,改变口腔环境。没有菌斑就不会发生龋齿,刷牙是清除牙齿菌斑的最好方法,儿童从小要养成口腔卫生习惯,学会合理刷牙方法。儿童要使用刷头小、刷毛软、刷毛末端经过磨圆的保健牙刷。刷牙方法一般以顺刷法为主,即牙刷与牙轴垂直位于牙龈部,牙刷自体进行旋转,可以按摩牙龈,同时清洁牙面。同时也可使用横刷与描圆刷法相结合,横刷使牙刷与颊面、舌面、咬面进行研磨;描圆刷上下呈咬状,牙刷和牙面垂直角度划圆形刷牙。每天早、晚特别是晚上睡前要认真地正确地刷牙,刷牙后不要再进食,以免滞留食物残渣。
氟化法(fluoridation)增加牙齿中的氟素,特别是改变釉质表面或表面的结构,增强其抗龋性。氟可以增强牙齿和骨骼的结构,还具有抑制细菌的作用。氟水含漱、涂氟保护漆对于龋病的预防有良好的效果。在低氟地区对饮用水进行加氟处理,使机体摄入氟化物再转运至牙釉质。在牙齿表面涂氟保护漆后,氟与牙齿表面组织作用形成氟化钙保护层,抑制菌斑的活性及生长,促进牙齿表面再矿化,提高牙釉质的抗龋能力[3]。用含氟牙膏刷牙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对乳、恒牙有良好的防龋作用。
对于恒牙,可采取窝沟封闭来预防龋齿。要保护好孩子的“六龄齿”,六龄齿对儿童颌面部的发育,保持上下牙齿的咬合关系、维持面部的形态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窝沟太细,牙刷不能达到窝沟底部,因此窝沟易发生龋齿。窝沟封闭是一种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可以防止微生物和食物残屑在窝沟内堆积,双尖牙和磨牙的咀嚼面有许多微细的窝沟,窝沟内部有微生物和食物残屑。窝沟封闭能有效地预防牙齿咬合面龋齿发生。
防止牙齿钙化不全,牙质受损,增强牙齿硬度和韧度也可以在牙齿生长发育期合理的补充钙,铁、磷、氟及维生素D等对牙齿有益的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孩子的牙齿必然和母亲妊娠期的健康状况和营养状况有关。妊娠期母亲应适当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多进食豆制品,肉类、鸡蛋、牛奶和蔬菜水果等,促进孩子牙齿硬组织的形成和钙化。儿童日常饮食中不宜多吃糖类食物,应供给合理充分的营养,适当多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茶叶含氟量较高,可适量饮用或用茶水漱口加强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促进身体和牙齿发育,增强抗龋能力。
检查有利于早发现龋齿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龋蚀进一步发展。定期口腔检查是防病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年至少检查二次。
3讨论
龋齿俗称“虫牙”,是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80%~90%[4]。龋齿发生的主要过程主要是由变形链球菌、某些乳杆菌和放射菌属在口腔中遇到糖,使糖发酵产生酸,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龋病的发生因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龋病是在微生物(致龋的细菌)、食物(致龋的饮食与碳水化合物即糖和淀粉)和宿主(易感的牙齿多指发育上有缺陷的牙齿或牙齿上有薄弱的地方)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发生的[5]。龋齿对小儿已钙化的齿组织造成一种进行性的损害,由于患龋牙早期缺失,可引起新萌出的恒牙排列不齐,严重者可导致错颌畸形,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以后会引发牙周病。乳牙患龋后,导致咀嚼功能下降,影响幼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致使幼儿发生营养不良和贫血等多种疾病,影响生长发育。龋齿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如不予以处理,则最后可导致受累牙齿的全部破坏。
总之,龋病的防治应从儿童抓起,提高人民群众口腔保健知识的整体水平,使儿童从小就能受到良好的口腔健康教育,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狄桂兰.学龄前儿童息龋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8,23(21):2984~2985
[2]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牙齿保健之友[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l:21~24
[3]寇艳松,张运平,胡丽萍.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