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老人是个宝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do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将父亲接到城里,父亲说:“人老了,没用了,进城能干什么?”
  父亲,我不要您干什么,我只是希望您能安安乐乐地度晚年。母亲过世后,我才懂得,人老了,不管是不是老有所为,但一定得老有所乐。家有老人就是个宝,老人的存在,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父亲就是我家里的宝。
  七十多岁的父亲其实就是一个孩子,我买了一把“冲锋枪”给五岁的儿子玩,父亲竟看得眼红眼热的样子,先是求孙子:“让爷爷玩玩好不好。”求不到,父亲竟然动手与孩子抢起来。这样纯朴的老人的孩童心态让人忍俊不禁。
  没有父亲爱看的电视节目时,父亲会拉着孩子给孩子讲“故事”,父亲的故事是过去的苦难经历,讲吃不饱穿不好的事,父亲说:“过去我们吃地瓜,可好吃啦,过去我们在冬天里烤火笼,那才好玩哩。”儿子从很向往到慢慢理解。于是,我也慢慢欣慰孩子在学前得到了很好的家教,我们的历史传承得以延续。
  有时候,当我下班回家,会看到父亲像是谁惹了他一样把住电视遥控器,嘴里念念有词:“谁说老戏不好看,我就偏要看。”呵呵,准是父亲与他儿媳妇或孙子抢频道,父亲正以孩子般的心态与他的儿媳妇和孙子闹着小小的别扭,回头看妻子孩子也是憋着一口气的样子,我感觉到了家庭的温馨和自己的责任。
  家有老人,散居在四面八方的兄弟姐妹,便有了一个聚集的中心,逢年过节,因老人的存在,大家都来了,因为这里是生活的源头。
  家有老人,我们还会感到有了一个依靠,因为老人总是想着为子女遮风挡雨,有老人的存在,你会感觉自己还没长大。但如果墙倒了,风来了你得挡,雨来了你得遮。于是你不再从容了,你也有了沧桑感。
  家有老人,你的感觉是年轻的,日子是从容的。
  随着父亲的离世,无形中改变了我的角色,也改变了我的心态,益发地感到家有老人的宝贵。
  敬老爱老,就是在尊敬我们自己。
其他文献
女孩十几岁的时候,有一次,参加市里组织的声乐比赛得了金奖。那天晚上,台上台下的人都在对她微笑、向她祝贺。在闪烁的光影里,她的心情好极了,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可以说,从宣布获得金奖的那一刻起,她心中满溢的,是曾所未有的成就感。第二天,她和同伴有说有笑地走在街上,不远处,走来一个拉着三轮车捡破烂的老人。在快要擦肩而过时,她看到老人笑着朝她伸出了大拇指。她有些意外,也有些兴奋:连他也知道我获得金奖
期刊
炸机惊魂下的“苦旅”    2006年8月,一场被英美两国形容为继“9·11”之后的惊天炸毁航班阴谋,盘旋在伦敦希斯罗机场上空。据英国苏格兰场的反恐报告,这起由阿尔盖达组织策划的骇人劫机阴谋,以藏在随身行李里的化学液体爆炸品,利用航班上的洗手间组合,当飞越大西洋时,在空中同步炸毁6-10架英国飞往美国的班机。英国警方表示,如果计划得逞,至少将有2700人丧命。英国警方宣布破获恐怖劫机阴谋后,希斯罗
期刊
身为人父,身为人母,两三年甚至数十年看不到自己的孩子,精神痛苦,心中茫然,唯有通过越洋电话联系,在照片上眼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成人,成了所谓的“远距离父母”。何日骨肉才能团聚?经偷渡抵达欧陆的无证移民,不少人便这样因子女留在原籍国,天天受着思念的忧心煎熬。在法国的“远距离父母”来自许多国家,其中以非洲人和亚洲人居多。他们有个共同点:离乡背井,抛下家庭、孩子,除了想为个人奔个理想前途,有家有口的全都抱
期刊
曾经有一个男人,32岁的时候妻子得了重病住院,在她生命垂危的时候,她紧紧握着丈夫的手说:“你一定要照顾好我们8岁的儿子,把他养大成人……”男人含泪点头答应了妻子。  男人为了儿子不受到委屈,他一直没有再婚。他细心地照顾着儿子,关心着儿子。儿子也真争气,高中考入了省重点中学,学习在全班排名第一。男人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几年后,他当上了高级工程师。正当儿子准备考大学那年,却遭遇一次意外的车祸,夺去了
期刊
曾几何时,“绿卡”是在海外的中国人口头常挂的热门词汇,而如今,中国“绿卡”也成了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关注的热点。  2004年9月,83岁的美国专家寒春从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领到了中国第一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证,有幸成为中国“绿卡”第一人。3年以来,截至目前,在北京已有235名来自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等30个国家的外国人获得了《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目前在北京的常住外国人近11万人,外国人已成为北
期刊
刚去洛杉矶时,我们租的公寓地板是木制的,隔音效果不好。楼上的人只要走路稍重一点,下面的人都会听到很响的声音。为了不影响别人,我们全家进屋就把鞋子脱掉,老公常穿上厚厚的袜子,他在家里走路,根本就没有声音。  女儿刚从国内来的时候就不行了,习惯了成天在家里跳舞的她,哪里能够一下就改正过来。她到美国后我们交代给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路小心谨慎,像走猫步似的悄无声息最好。  那会儿,我们楼下的美国邻居老爱敲我
期刊
下班的时候,经过一个电话亭,电话突然响了,我走过去接。是一位老人,叽哩呱啦说了一大堆,我却只听清了一句:我是你爹,在火车站,你快来接我。我告诉他,这是路边的电话亭,我也不是他儿子儿媳,他一定拨错号了。我挂了电话就走。刚迈出两步电话又响了。只好又折回去,抓起电话。还是那个声音:我是爹,闺女,今天早上跟你妈拌了几句嘴,就从老家出来了,想来城里看看你。谁知在火车站被扒了钱包。你的手机号也放在里面了。幸亏
期刊
20多年的奔走、奋斗,出国离乡,我终于有了一间自己的书房,在美国。借世界的一角,漂泊的灵魂,有了自己的居所。这时候,我正好44岁。  我最早的书房,可追溯到80年代初的大学时代。学生宿舍,一室8人,4床4桌。两位同学,共用一张小小的办公桌。我和一位室友共用的那张,被我搬到墙角,挂起一张白帘,上面用毛笔大书“无闻居”三字,并有小字注释:一,不求闻达于诸侯;二,两耳不闻帘外事;三,默默无闻而不怨。室友
期刊
女儿,举起你的拳头    女儿刚刚上学,论个头她比同龄的孩子要高出不少,我因此从来没担心她会受人欺负。我常常教育女儿要斯文,待人和善,不能去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  开学不久,我发现女儿每次回家,脸上都有泪痕。难道是女儿在学校挨了批评?几次欲问,见女儿没吱声,学校老师也没反映女儿在学校表现不好,我终没能问出口。但事情越来越糟,那天女儿脸上有了一道长长的伤痕,我心疼地揽过女儿问她是怎么回事,难道和同学
期刊
随着出境旅游热的不断升温,人们去过了欧洲,去美洲,去过了大洋洲之后,渐渐将目光锁定非洲。看多了媒体关于非洲大草原、火烈鸟及各种动物的宣传,也想亲眼目睹一下。可是从非洲回来话非洲,并非处处是红地毯,笔者当海员曾数次出入非洲的多个国家,总是有不尽人意或不乐观的事发生。特别是西非各国,有点叫人紧张得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据媒体报道,2007年1月5日当地时间凌晨5时许,在尼日利亚河流州EMOHUA实施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