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苴花鱼洞

来源 :大理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z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鱼洞,位于德苴乡东北约9公里的峡谷中,幽涧深处,两崖对峙,崖下岩洞中有泉水流出,洞中有花鱼,故名花鱼洞。
  花鱼洞,两岸多岩洞,寺庙依岩而建,寺旁绿荫掩映,鸟声啾啾,素有锦背花鱼、鱼跃锦池等奇观。当地文人有诗云:“混混源水不息流,古洞花鱼境清幽;悬崖峭壁干古求,茸峰岗峦万纪留;佳木参天幽谷石,野花砸地秀巅头:近访桃源避奏地,赛过巴陵岳阳楼。”花鱼洞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风景区,一度成为德苴印象。
  花鱼洞,名为洞,实是潭。属喀斯特地下溶洞,内有地下水涌出,形成公母龙潭,一刚一柔.恰似一对恋人,隔涧相视而生,默默守望彼此,令人不禁叹服于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目送两湾碧水缓缓向东流去,不时溅起一二朵浪花,恋恋不舍的回头再看一眼母体。此时此刻,有人读懂了流水也有情,建议在花鱼洞河的下游建一座发电站,试图挽留离别的脚步。只可惜花鱼洞的水太过温柔了,宁愿像位害羞的少女含着泪轻轻离去,身后只留下片片稻香。
  潭中有鱼无数,其中最独特的莫过于母龙潭中的花鱼了。花鱼者,通体红黄褐相间。体长十多厘米,平常在溶洞深处生长.觅食时才会游到潭中。花鱼是特殊水质和环境造就的宠儿,在淡水鱼中,如此神奇的鱼种,实属罕见。花鱼是上天的恩赐。只有诚心观鱼者才有幸一睹其芳容,少则两三条,多则十几条。观鱼需静,稍微一点喧闹都会惊搅到它,一调头躲进深邃的闺房中,再想看上一眼可就难了。花鱼是花鱼洞中唯一的主人,如若有人想否认这一点,将对他的无知付出代价。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关于花鱼由来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花鱼洞的鱼很多,但并非花鱼。某天,有位外乡人路过此地,见到如此肥美的鱼便心生贪念。结果,正当锅里鱼被炸黄了一面时,突然雷声四作,下起了倾盆大雨,外乡人当场被雷击毙,雨水淋满了锅,浇息了火,那条被炸黄一面的鱼一跃回到潭中,游走了。自那以后这里的鱼就变成了花鱼,也再没有人动过对花鱼不敬的念头了。站在母龙潭畔听这个似真亦假的故事,你能感觉出花鱼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一层浓浓的图腾色彩,虽没有顶礼膜拜,但却是倍加珍惜的。看着花鱼自由戏水,不禁心生敬畏,大自然总能在平淡中给人以某种昭示。
  花鱼洞的寺庙依岩依洞而建,期间香火不断,每天都在倾听无数人的祈祷。花鱼洞的人文建设始于清末,有防御设施上下棚门和龙王殿为据,这些遗迹记录了花鱼洞当时的动荡变迁。传说曾有两军在花鱼洞附近交战,一方驻守在花鱼洞大箐,由于战败,将领血书誓词到花鱼洞中祷告,诚意打动了龙王娘娘,并在她的帮助下败军由弱变强,很快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战后为报答龙王娘娘有求必应的神威,这位将领下令拨出军饷亲自督修了龙王殿。从那以后,花鱼洞每年都会举办许多盛会,如每年农历二月的“花周月”、七月的“中元会”、十月的“阳春节”等,一直延续至今。平时络绎不绝的游客慕名而来,赶会期间,多达几千人,持续几天。有人干脆带上炊具,甚至携老扶幼全家都来赶会,白天游览风景,晚上燃起几堆篝火,围圈打歌,非常热闹。
  沿水溯流而上,体验花鱼洞带给我们别样的心境。你大可张开双臂放声歌唱,不必在乎音韵是否动听,只需用心去感受,更无需羞涩。花鱼洞的山水会包容你难得的放纵,亦可倾听涧中无名小鸟与涓涓细流的绵绵情话。不知不觉间,你会卸下一身琐碎,尽情放牧心灵……
  周末,结伴到花鱼洞游玩,观花鱼、攀岩洞、踏溪水、沐微风、闻鸟语……尘世中再难觅如此风雅的事了。
  
  责任编辑 左家琦
其他文献
端午:与青粽有关的人和事    端午的树上  年年结满青粽  青粽如灯  照亮屈原的姓名  照亮千古不衰的民心    民心滋养的竹叶  硕硕青青  好裹先圣们的名言  好裹洁净如雪的米    这些普通喷香的米  这些养家糊口绵延生命的米  代表了农业中国的百姓  千百年来朴实微小的愿望  它的饱满或干瘪  不仅仅取决于虔诚与勤劳  更取决于政治的贤明  国家的稳定强大    米的沉重  竹的品格 
期刊
一个细雨飘飞的日子,与友人来到大理古城。  炎夏七月,本该酷热似火,一场小雨却带来了清新凉爽。细雨中登上沁润成深色的古城墙,伫立于巍巍城墙,遥看古城四周黛色的远山近野,在蒙蒙烟雨中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只隐隐绰绰依稀隐现模糊的轮廓,飘渺得如同仙境一般。白纱似薄雾轻缓飘动,忽而挂上山腰,倏然间又移至山凹深黑处,莫测的轻缓变化,给四周景色笼上了一层神秘面纱,朦胧而奇幻,恬淡而温柔。在这如烟似梦,如诗如
期刊
一    石莲出落成比洱海边的莲花还俏丽之时,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出嫁的年龄了。  石莲在洱海边的沙滩上想到了这一幸福或无奈之际,无意间,她望到了苍山上腾跃涌动的望夫云,随之,她的心事如梦般在洱海的上空飘荡起来。  苍山顶上狂风怒号,洱海巨浪排空。石莲心里知晓,那是传说中的南诏阿凤公主在玉局峰舞风弄云要把洱海吹干,执意要看看被压在洱海底的情人石骡,是否安然无恙。  石莲出生在船上那天,遇上了望夫云
期刊
仲春了,  草色依然绿少枯多。  悲悯的氧气充足而烦躁,  像一头醒悟多时报国无门困顿的狮子,  在云南高原名噪一时的楚场河谷  咆哮徘徊。  它低下头去,用干渴的舌头  舔吸小小石头上溅起的瀑布,  那粗重的鼻息,  饱含着仁慈和忍耐。  它来回走动的身影,  多么像我离世多年  身材魁伟的外公。    车轮碾过,灰沙雾起,  我鼻子酸胀依依不舍看着这条   英雄河流的河底。  那些大大小小裸露
期刊
景风公园,  在我的家乡大理剑川,金华山景区作为北大门上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一粒明珠,是你一生不能不游的地方。  景风公园是金华山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公园内的景点有八个,在剑川是一个人文内涵极为丰富的景点之一。它反映了剑川作为“文献名邦”的文化特质,浓缩了剑川作为“匠艺之乡”的建筑风格。景风公园内的古建筑群,从元开始兴建,它的规模、历史和建筑价值与沙溪寺登街的兴教寺一样,是数千年白乡建筑史中
期刊
从密密匝匝的麻栗林间洒落下来  从花大如碗的古山茶间洒落下来  那么多的阳光洒下来  给铺满落叶的地面  穿上了一件漂亮的碎花布衣  那么多的阳光洒下来  给你好看的脸  蒙上一层薄薄的轻纱    这条窄窄的鹅卵石小路  我走过无数次  这片望不到边的杂木林  我到过无数次  只有在今天  这只是一座两个人的山  我只想绑架漫天的阳光  守住内心的馥郁   视所有谈笑风生的过客而不见  将整座山 
期刊
一    乘风问月意茫茫,  踏雪寻花恨转长。  月照花魂摇倩影,  花噙月魄吐清香。  邀风送月追花步,  偕月观花赏雪忙。  雪压花娇娇似醉,  赏花酌酒意如狂。    二    对月观花夜未央,  花枝斗雪裹红装。  风和日丽花娇艳,  雪化云开月放光。  月落苍山花梦沉,  风临洱海雪涛扬。  探花携酒添风韵,  对月吟诗口角香。    三    酒醒邀花对月吟,  雪肤花貌海风清。  迎
期刊
春的脚步    你一直行走在繁华胜景的背面  用日夜兼程的脚步  丈量着从荒芜到葱郁的距离  旷野的风吹皱你花样的容颜  你却无暇打点 或捡拾    挡不住风中一寸寸消瘦的青春  你无怨无悔  把沉默站成山顶或低坳的一棵树  让鲜活的梦想承载难言  承载你的寂寞与定力    与风雨并行 与阳光同在  你细细密密的心事  和种子一起深植于泥土  深植于沟沟坎坎  你本无心舞文弄墨  漫山遍野却写满了
期刊
古城墙    走近你 想  与你站成同一深度  抚摸你 已寻不出  当年金戈铁马  修葺一新的城墙  把历史叠印在这片  黄土地上  古老又年轻    一度荣耀的城门  迎四方嘉客  闲庭漫步中 随手  抓一缕南来的风  聆听 一个  民族生生不息的故事。  崇圣寺三塔    终于大彻大悟  孤傲的三塔  端坐 如禅  别了昔日的繁喧  千年风雨洗刷  沉淀千年苍悲的古国  如今 走进  三塔的故
期刊
塘 子    一片宽广的水域,碧蓝澄澈,深不见底。有时,水面异常平静,阳光洒在水面上,跳跃着点点金光。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波涛汹涌,层层浪花拍打着岸边,卷起成堆“雪”。有时,平静的水面突然卷起水浪,形成几个数米高的水柱,像听到激昂振奋旋律的音乐喷泉,在狂吼,在欢庆。有时,冲天水柱涌到我面前,张开大嘴似乎要把我吞噬。有时,我静静地坐在岸边,看水面的潋滟波光。有时,我一个人走在岸边,胜似闲庭信步。有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