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间歇性睾丸扭转的临床诊治分析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congc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间歇性睾丸扭转(ITT)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以提高对ITT的认识。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9例ITT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7~13.9岁,平均11.9岁。临床表现为阴囊、睾丸疼痛,疼痛可自行缓解,疼痛次数平均2.4次(1~5次),每次持续1 min~3 d,其中1例伴恶心和左下腹痛。阴囊、睾丸疼痛次数4例为1次,5例反复多次,其中1例多次睾丸扭转手法复位缓解。5例急性发作期患儿,病程为4~24 h,查体均见患侧阴囊红肿伴触痛明显,提睾反射消失;超声检查提示2例睾丸无血供,1例睾丸血供减少,1例睾丸血供正常伴附睾头增大,1例睾丸血供正常伴睾丸上方精索血管扭转。4例慢性期患儿病程为5~24个月,查体见患侧阴囊较对侧松弛,睾丸位置低,提睾反射存在,其中1例伴睾丸横位,1例伴睾丸萎缩发育小;超声检查提示1例存在睾丸萎缩变小,其余3例睾丸正常。9例均行睾丸探查、双侧睾丸固定术,其中5例急性发作期患儿行急诊手术;4例慢性期患儿行择期手术。

结果

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睾丸坏死,睾丸挽救率为100%(9/9)。所有患儿均存在患侧睾丸附睾鞘膜附着异常,为钟摆畸形,其中2例伴健侧睾丸附睾钟摆畸形。所有患儿术后第1天出院。术后随访时间1~69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均未见睾丸疼痛复发。除1例术前患侧睾丸已存在睾丸萎缩外,所有患儿睾丸均恢复良好,未见睾丸萎缩变小。

结论

ITT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阴囊、睾丸疼痛,可自行缓解,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查体见睾丸横位或睾丸萎缩、发育小有助于诊断;超声检查因睾丸扭转可自行复位而表现多样。ITT一经诊断,需尽早行双侧睾丸固定术,以防阴囊、睾丸疼痛再次发作及潜在的睾丸缺血损害。

其他文献
2020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指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进行了内容更新。主要包括:①新增了尿路上皮癌组织学变异分类信息;②对卡介苗(BCG)治疗失败的分类进行了修订;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用于BCG无应答的高危NMIBC的治疗。本文就NMIBC 2020版EAU指南更新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并解读。
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RANU)在治疗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单一体位、原通道经腹入路RANU 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63.8±11.4)岁,体质指数(23.6±2.5)kg/m2。术前均诊断为局限性UTUC,肾盂癌8例,输尿管中段癌3例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本文检索1980—2019年发表于《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的肾癌相关文章共623篇,以此为依据,回顾中国肾癌诊疗的历史变迁并分析现状,主要从肾癌的研究模式、对肾癌的认知程度和肾癌的治疗手段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目的探讨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经尿道柱状水囊扩开术治疗的2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中位值80岁(57~94岁),前列腺体积中位值75 ml(30~176 ml),术前最大尿流率(Qmax)中位值6 ml/s(2~9 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中位值25分(18~34分),
目的探讨紫檀芪在草酸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取HK-2细胞分为对照组(基础培养基培养)、草酸组(含4 mmol/L草酸的基础培养基培养)、紫檀芪干预组(含草酸4 mmol/L+紫檀芪5、10、20 μmol/L的混合培养基共同培养),3组细胞培养12 h后进行如下实验。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检测乳酸脱氢酶及抗氧化能力
目的探讨低功率直出绿激光汽化剜除术治疗体积>90 ml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前列腺体积>90 ml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73.5±7.3)岁,前列腺体积(110.2±23.7)ml,术前最大尿流率中位值为5.3 ml/s(1.0~10.0 ml/s),术前残余尿量中位值为78.5 ml(51.6~
自发性肾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的疾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为尿路感染,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报道1例自发性肾动脉夹层患者,经肾动脉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治疗效果良好。
目的探讨术前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比值(AST /ALT)评估非转移性肾细胞癌伴静脉癌栓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手术治疗的80例肾细胞癌合并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24例;中位年龄58岁(15~83岁)。Mayo分级0级癌栓17例,Ⅰ级癌栓24例,Ⅱ级癌栓22例,Ⅲ级癌栓12例,Ⅳ级癌栓5例。术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重复肾半肾切除术治疗小儿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附属八一儿童医院收治的20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6例;年龄1~72个月,平均28.6个月。重复肾均位于肾上极,其中左侧9例,右侧11例。20例均有超声检查提示肾积水逐渐加重史,其中临床表现为腰腹部酸胀不适2例,排尿困难1例,尿失禁
目的探讨前列腺多形性巨细胞腺癌(PGC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加强对该罕见变异型的认识。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断的383例Gleason评分为8~10分的前列腺腺癌病理样本,通过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切片组织形态筛选PGCA。进一步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GCA前列腺特异标志物和错配修复蛋白表达,聚合酶链式反应-毛细管电泳法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