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刘家屯说起“老兵大院”,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老兵大院”也叫“凤英荣誉军人院”,是由下岗女工张凤英自掏腰包开办的。
今年58岁的张凤英,出生在吉林省农安县一个贫穷家庭。张凤英15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抚养9个孩子的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赢弱的肩头。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庭,母亲吃尽了苦头。目睹母亲的辛苦付出,张凤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孝敬老人。张凤英小的时候,有位邻居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他经常给孩子们讲战场上那些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曾感动得张凤英哭了一次又一次。再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叔叔也是志愿军老兵,张凤英便产生了一份浓厚的军人情结。那时她就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善待这些老兵,让他们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1996年,张凤英下岗后和丈夫在长春市做起了煤炭生意,经过辛苦打拼,他们攒下了几百万家产。就在夫妻俩欣喜于事业的成功之时,一场骗局使他们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资产。这场劫难让张凤英厌倦了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她想静下心思。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她想到了那些令她记忆深刻的老兵们,记起了她当年“让他们能幸福地安度晚年”的愿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经过走访,张凤英了解到,这些老兵们最想有一个场所。以便老战友们能在一起聚会和交流。
为了满足老兵们的心愿,2008年,张凤英同丈夫离开了繁华的城市,来到老家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刘家屯,在离村子很远的一块偏僻的盐碱地上,一砖一瓦地盖起了一座能容纳近百人居住和活动的大院,张凤英给这里起名为“凤英荣誉军人院”。如今大家都亲切地称这里是“老兵大院”。
房子盖好后,张凤英联系到附近的30多名健在的老兵。经常把他们组织到大院里,让大家共叙往事。能经常参加老战友聚会,老兵们都感到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这些老兵。有的参加过抗日战争,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最多的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平时根据老兵们的需求,张凤英也会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010年,王凤和等13名老兵对张凤英提出想到北京去瞻仰毛主席遗容。张凤英答应了,但是她也为资金问题犯了难。生意被骗,加上建这个“老兵大院”及维持日常开销,张凤英手头上的钱已经捉襟见肘。
当张凤英把老兵们的愿望告诉家里人时,老伴和子女都表示支持,正在部队服役的女儿还汇来了2万元钱。后来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支持赞助下,2010年11月11日。张凤英带着13名老兵来到了北京。在赴京的路上,王凤和与冯志林两位老战友在失散多年后意外重逢,成为旅途中的佳话。原来,在朝鲜战场上,王凤和与冯志林是一个班的战友,1950年冬天的一场惨烈的战斗过后,王凤和与冯志林失散了,从此再未见面。没想到这次旅行让他们相逢了。在北京期间,细心热情的张凤英为老兵们安排了瞻仰毛主席遗容、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活动。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得知张凤英的事迹后,特意会见了这位普通的下岗女工。
2012年3月26日,在张凤英的组织下,22名志愿军老兵又踏上了辽宁省丹东市的土地。他们参观了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鸭绿江上的断桥,重温了对抗美援朝的记忆。在路上,老兵们抚今追昔。用红歌来歌颂伟大的祖国。当站在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断桥上时。老兵们眼含热泪,他们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桥栏,凝望着朝鲜的方向。怀念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最后,大家用军礼向祖国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向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表示了衷心的缅怀。
在创办“老兵大院”的同时,善良的张凤英还陆续收养了几个流浪智障者。张凤英的善举在社会上传开后,许多孤寡老人慕名而来。于是,不管有钱的、没钱的,只要有老人找上门,张凤英都会收留,都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
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张凤英承包了一个面积30多公顷的农场,农场有玉米地、鱼塘,还饲养着猪、牛、羊和鸡、鸭。每天张凤英在这里忙碌。她的愿望就是想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好。为了支持张凤英的事业,5个儿女每月都寄钱回来。长春市一家著名餐饮业的老总胡艳萍女士,受到张凤英精神的感召,到服装厂为这里的20多位老兵定制了新衣服。2011年7月12日,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扮演者——82岁的刘世龙来到“老兵大院”,看望了这些当年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老兵。
如今,“老兵大院”聚集了近50位老兵。除了聚会交流,个别老兵还常年生活在这里。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生活,让老人们开心地过好每一天,张凤英经常组织大家开展扭秧歌、唱歌等文体活动。有的老人喜欢打麻将、下棋,张凤英就把院子里那间最亮堂的大房子腾出来做活动室。她还买了一些小品、京剧和老歌等碟片天天放给大家看。
来大院的老人越来越多,各种困难也随之而来。有的老人年事已高,身患多种疾病,给老人看病就成了张凤英的难题。还有的老人大小便失禁,张凤英就像照顾自己的父亲一样,为老人清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
2010年春节期间,住在“老兵大院”里的84岁的老兵华井春重病卧床。弥留之际,华井春告诉了张凤英他最后的请求:穿上军装,死后不想离战友们太远。于是张凤英帮老人把军装穿上,并遵照老人的意愿,将老人的骨灰盒摆放在“老兵大院”外的一座小房内,这样老人就能经常看到战友了。还有一些老兵也表达了死后将骨灰存放在这里的愿望。张凤英说:“那时这里将变成一座灵堂,老兵们就会永远地相伴下去,”
责编/晓辉
今年58岁的张凤英,出生在吉林省农安县一个贫穷家庭。张凤英15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抚养9个孩子的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赢弱的肩头。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庭,母亲吃尽了苦头。目睹母亲的辛苦付出,张凤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孝敬老人。张凤英小的时候,有位邻居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他经常给孩子们讲战场上那些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那些英雄人物的故事曾感动得张凤英哭了一次又一次。再加上她自己的两个叔叔也是志愿军老兵,张凤英便产生了一份浓厚的军人情结。那时她就想,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善待这些老兵,让他们能幸福地安度晚年。
1996年,张凤英下岗后和丈夫在长春市做起了煤炭生意,经过辛苦打拼,他们攒下了几百万家产。就在夫妻俩欣喜于事业的成功之时,一场骗局使他们损失了近三分之二的资产。这场劫难让张凤英厌倦了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她想静下心思。做一点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于是她想到了那些令她记忆深刻的老兵们,记起了她当年“让他们能幸福地安度晚年”的愿望。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经过走访,张凤英了解到,这些老兵们最想有一个场所。以便老战友们能在一起聚会和交流。
为了满足老兵们的心愿,2008年,张凤英同丈夫离开了繁华的城市,来到老家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刘家屯,在离村子很远的一块偏僻的盐碱地上,一砖一瓦地盖起了一座能容纳近百人居住和活动的大院,张凤英给这里起名为“凤英荣誉军人院”。如今大家都亲切地称这里是“老兵大院”。
房子盖好后,张凤英联系到附近的30多名健在的老兵。经常把他们组织到大院里,让大家共叙往事。能经常参加老战友聚会,老兵们都感到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起来。这些老兵。有的参加过抗日战争,有的参加过解放战争,最多的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平时根据老兵们的需求,张凤英也会组织他们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010年,王凤和等13名老兵对张凤英提出想到北京去瞻仰毛主席遗容。张凤英答应了,但是她也为资金问题犯了难。生意被骗,加上建这个“老兵大院”及维持日常开销,张凤英手头上的钱已经捉襟见肘。
当张凤英把老兵们的愿望告诉家里人时,老伴和子女都表示支持,正在部队服役的女儿还汇来了2万元钱。后来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支持赞助下,2010年11月11日。张凤英带着13名老兵来到了北京。在赴京的路上,王凤和与冯志林两位老战友在失散多年后意外重逢,成为旅途中的佳话。原来,在朝鲜战场上,王凤和与冯志林是一个班的战友,1950年冬天的一场惨烈的战斗过后,王凤和与冯志林失散了,从此再未见面。没想到这次旅行让他们相逢了。在北京期间,细心热情的张凤英为老兵们安排了瞻仰毛主席遗容、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活动。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得知张凤英的事迹后,特意会见了这位普通的下岗女工。
2012年3月26日,在张凤英的组织下,22名志愿军老兵又踏上了辽宁省丹东市的土地。他们参观了丹东市的抗美援朝纪念馆和鸭绿江上的断桥,重温了对抗美援朝的记忆。在路上,老兵们抚今追昔。用红歌来歌颂伟大的祖国。当站在中朝边境的鸭绿江断桥上时。老兵们眼含热泪,他们用手轻轻地抚摩着桥栏,凝望着朝鲜的方向。怀念那些牺牲了的战友。最后,大家用军礼向祖国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向长眠在异国他乡的战友表示了衷心的缅怀。
在创办“老兵大院”的同时,善良的张凤英还陆续收养了几个流浪智障者。张凤英的善举在社会上传开后,许多孤寡老人慕名而来。于是,不管有钱的、没钱的,只要有老人找上门,张凤英都会收留,都会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他们。
为了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张凤英承包了一个面积30多公顷的农场,农场有玉米地、鱼塘,还饲养着猪、牛、羊和鸡、鸭。每天张凤英在这里忙碌。她的愿望就是想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好。为了支持张凤英的事业,5个儿女每月都寄钱回来。长春市一家著名餐饮业的老总胡艳萍女士,受到张凤英精神的感召,到服装厂为这里的20多位老兵定制了新衣服。2011年7月12日,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扮演者——82岁的刘世龙来到“老兵大院”,看望了这些当年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抗美援朝老兵。
如今,“老兵大院”聚集了近50位老兵。除了聚会交流,个别老兵还常年生活在这里。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生活,让老人们开心地过好每一天,张凤英经常组织大家开展扭秧歌、唱歌等文体活动。有的老人喜欢打麻将、下棋,张凤英就把院子里那间最亮堂的大房子腾出来做活动室。她还买了一些小品、京剧和老歌等碟片天天放给大家看。
来大院的老人越来越多,各种困难也随之而来。有的老人年事已高,身患多种疾病,给老人看病就成了张凤英的难题。还有的老人大小便失禁,张凤英就像照顾自己的父亲一样,为老人清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
2010年春节期间,住在“老兵大院”里的84岁的老兵华井春重病卧床。弥留之际,华井春告诉了张凤英他最后的请求:穿上军装,死后不想离战友们太远。于是张凤英帮老人把军装穿上,并遵照老人的意愿,将老人的骨灰盒摆放在“老兵大院”外的一座小房内,这样老人就能经常看到战友了。还有一些老兵也表达了死后将骨灰存放在这里的愿望。张凤英说:“那时这里将变成一座灵堂,老兵们就会永远地相伴下去,”
责编/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