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对学生如何获得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和过程给予特别的关注。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教学转变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从而感悟过程知识,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
一、充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思考,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示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知识的“再创造”中实现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如教学“数一数与乘法”时,学生通过“一排一排数圆片”、“数方格”等活动初步感知了乘法,之后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情境:来到儿童乐园。有坐小飞机、乘火车、划小船等活动项目,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项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学生结合自身知识经验独立探究。列出了加法及相应的乘法算式,表达了自己对乘法的理解。如:每架小飞机坐2人,有4架小飞机,一共坐了多少人?学生有的说:“2 2 2 2=8(人),也可以用爸爸平时常说的乘法来算,即2x4=8(人)。”有的说:“小火车每节车厢坐4人,6节车厢一共坐多少人呢?就是6个4加起来,用一种新的方法算比较简单,6x4=24(人)。”……这样,乘法与各种活动情境建立了联系。也与加法建立了对应关系。学生经历了乘法的产生,可继续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去研究乘法,在生活中寻找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发现、创造乘法。如:“每人有2只手,我们小组4人,一共有4个2只手,就是2×4=8(只)。”“我一行摆74个三角形,摆了5行,一共是4×5=20(们三角形。”……在经历乘法的产生、认识、创造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而且从整体上获得对“乘法的产生”、“乘法与生活的联系”及摆学具过程中的动作体验等过程知识的领悟。
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过程知识是伴随着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而产生的,是一次次活动过程中积淀、凝结、内化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努力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供可观察、可操作的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做数学”。如教学“桌子有多长”一课,开展学生用自己的铅笔盒、书、本子等工具实际测量桌面长度的活动,体会统一工具的必要性。“统计”的教学更注意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具体的统计过程,如开展小组调查、探讨收集数据的方法、分工整理数据、科学分析统计结果等。教学“认识角”时。提供给学生塑料吸管、纸、绳子等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角。学生在自由探究的时空下,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了角,获得对角的充分感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鼓励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自主探究图形的特点。在这样“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一种数学方法的掌握。而且还感悟到了科学探索的方法,体验了数学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三、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反思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总是不够全面和精确的,因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自己的活动体验,逐步学会表述学习过程。学会表述是把过程知识语言化的过程,在表达与交流中,学生能更清楚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并有机会分享伙伴的意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如学习“分一分与除法”时,要把12枝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有的说:“我给他们每人一枝一枝地分,每人分了3枝。”有的说:“我给他们每人分2枝。剩下4枝,再给他们每人分1枝。”还有的说:“我一下子给他们每人分4枝。可到第4个小朋友那没有了,只好从前3人那里1人取1枝给他。”……学生对分法的叙述不够清楚,教师可在关键处扶一把,引导他们叙述。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思考、倾听、推广,在将具体活动语言化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初步建立了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再次体验过程知识,完成知识的第二次建构。
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应设定具体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有效地达成过程性目标。体验、感悟过程知识,形成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数学素养。
一、充分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思考,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展示自己的数学思维方法,在知识的“再创造”中实现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协调发展。如教学“数一数与乘法”时,学生通过“一排一排数圆片”、“数方格”等活动初步感知了乘法,之后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生活化情境:来到儿童乐园。有坐小飞机、乘火车、划小船等活动项目,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项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学生结合自身知识经验独立探究。列出了加法及相应的乘法算式,表达了自己对乘法的理解。如:每架小飞机坐2人,有4架小飞机,一共坐了多少人?学生有的说:“2 2 2 2=8(人),也可以用爸爸平时常说的乘法来算,即2x4=8(人)。”有的说:“小火车每节车厢坐4人,6节车厢一共坐多少人呢?就是6个4加起来,用一种新的方法算比较简单,6x4=24(人)。”……这样,乘法与各种活动情境建立了联系。也与加法建立了对应关系。学生经历了乘法的产生,可继续放手让学生借助学具去研究乘法,在生活中寻找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结合自身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去探究、发现、创造乘法。如:“每人有2只手,我们小组4人,一共有4个2只手,就是2×4=8(只)。”“我一行摆74个三角形,摆了5行,一共是4×5=20(们三角形。”……在经历乘法的产生、认识、创造的过程中,充分暴露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而且从整体上获得对“乘法的产生”、“乘法与生活的联系”及摆学具过程中的动作体验等过程知识的领悟。
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多样化的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过程知识是伴随着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体验而产生的,是一次次活动过程中积淀、凝结、内化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努力设计,多样化的数学活动,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供可观察、可操作的材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做数学”。如教学“桌子有多长”一课,开展学生用自己的铅笔盒、书、本子等工具实际测量桌面长度的活动,体会统一工具的必要性。“统计”的教学更注意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具体的统计过程,如开展小组调查、探讨收集数据的方法、分工整理数据、科学分析统计结果等。教学“认识角”时。提供给学生塑料吸管、纸、绳子等材料,鼓励学生自己创造角。学生在自由探究的时空下,用各种材料创造出了角,获得对角的充分感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时,鼓励学生动手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在具体操作活动中自主探究图形的特点。在这样“做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一种数学方法的掌握。而且还感悟到了科学探索的方法,体验了数学探索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
三、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反思
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总是不够全面和精确的,因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自己的活动体验,逐步学会表述学习过程。学会表述是把过程知识语言化的过程,在表达与交流中,学生能更清楚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并有机会分享伙伴的意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如学习“分一分与除法”时,要把12枝铅笔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有的说:“我给他们每人一枝一枝地分,每人分了3枝。”有的说:“我给他们每人分2枝。剩下4枝,再给他们每人分1枝。”还有的说:“我一下子给他们每人分4枝。可到第4个小朋友那没有了,只好从前3人那里1人取1枝给他。”……学生对分法的叙述不够清楚,教师可在关键处扶一把,引导他们叙述。这样,学生在相互交流、与人分享的氛围中思考、倾听、推广,在将具体活动语言化的过程中体验平均分,初步建立了等分活动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此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再次体验过程知识,完成知识的第二次建构。
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每一节课中都应设定具体的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有效地达成过程性目标。体验、感悟过程知识,形成有益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数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