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济宁 273165)
一.传拓技艺概述
(一)传拓
在当下书法文化发展极其繁荣多元,拓片对于学书者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当我们沉浸在风格各异的文字中时,也不应忽略传拓技艺在书法传承中重要的地位。传拓技艺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发明,在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使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的脉络延续不间断
关于传拓有不同的名称,如:清陈介褀在《致王懿荣书》中云:“经年累月椎拓不休,其间破裂摩擦之憾……未尝一日少有间断。”这里提到的“椎拓”二字即指传拓。容庚《丛帖目·帖后篆书题》云:“上石者实枣木刻耳,捶拓既久。”这里的“捶拓”亦指传拓。所得拓片又称之为拓本,关于“拓本”一词也另有别称:容庚《丛帖目·唐人及无名氏法帖》“今府内所藏宋搨本,乃三十则。”这里所说“搨本”中的“搨”同“拓”是一个意思,古书中亦将拓写作“搨”字。
(二)传拓的历史
传拓技艺作为一门传统学问,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察传拓技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尚无明确定论。最早记载“传拓”二字的是《隋书·经籍志》:
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经,相乘以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太半。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征,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
这说明,三国曹魏时期于魏正史年间曾刻《正始石经》。虽然《正始石经》曾多次因战乱遭遇迁移而残损,但是其完整的拓本在宫廷中得以保存流传。“相承传拓之本”指的就是藏在梁朝宫中的拓本从此文献考证推断,传拓技艺的出现最早在汉魏之时,最晚为南朝齐梁时期。唐永辉四年以前传拓技艺已经用来保存重要的书法文献,传拓技艺在当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此时,还有双钩填墨的传拓方法,但是程序复杂,并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传拓的作用
借助于传拓技艺,中国许多经典碑帖文献得以保存至今。由于历史的变迁有些器物和石碑的遗失或文字的不断残损,这些碑石拓本成为一些金石学家、书法家、收藏家以及今天的文字研究者研究和传承书法、考证古文字的重要文献。
自北宋起,官私刻帖盛行,传拓技艺起到了传承作用,使这些刻帖范本广泛传播。宋太宗皇帝酷爱书法,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书法,传拓古迹石刻,淳化三年还命王著摹刻《淳化阁帖》,刻成后又将拓本分赠给大臣。随着椎拓次数的增多木板出现裂痕以金属加固,后期拓本就有明显不同。
宋代的书法随之不断地发展普及,直到南宋末年的战争,使刻帖热潮冷却下来。元代以后,刻帖特别少见。明代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命中书舍人教书法于宫中。刻帖现象进一步兴旺,但官帖较少,主要以重新翻刻《淳化阁帖》居多,并增入宋、元人所书墨迹。私帖较多,大多以历代法书刻帖作为底本,并且也融入了本代文人的书风。清代承袭明代刻帖风气,收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当时普遍的文化现象。除此以外私人收藏活动的愈加活跃,金石学和文字学的发展都将书法艺术推向了一座高峰,确立了碑派理论和碑派书风。种种多元的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无论是刻帖还是碑帖都为文人所追求。
刻帖现象也在一些收藏家之中盛行。无论是刻帖、碑碣石、钟鼎彝器铭文还是篆刻中的文字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傳拓技艺来保留传承,使之代代相传。
以现藏于曲阜孔庙中的玉虹楼法帖刻石为例:
《玉虹楼法帖》是孔子69代孙孔继涑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在广泛搜集历代书法家的作品后整理摹刻的。刻帖保存了晋唐以来各种书体、各个流派的墨迹,真草隶篆,精彩纷呈,是很有价值的书法集锦,为研究我国书法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玉虹楼法帖》为民间收录历代名家法书最多的刻帖,对于民间摹刻与收藏可以称之为奇迹。这一浩大的工程收罗了大量书家作品,同是也是研究张照书法的重要文献。
《玉虹楼法帖》现存最早的拓本是清拓本,现存于山东省泰安市博物馆。经笔者考察,民间刻帖《玉虹楼法帖》的刊刻在《淳化阁帖》的基础上增加了宋至清代许多书法大家的法書。而清代的传拓技艺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最为成熟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玉虹楼法帖》中法帖数量之多已经远超其它刻帖,而且其拓本流传颇多,这在影印技术并未出现的当时,对于中国书法的传播意义可见一斑。
我们今天研究《玉虹楼法帖》中不同书家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演变以及石刻的内容传拓技艺起着颇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拓技艺获得的《玉虹楼法帖》拓片可以作为更直观、更真实、更系统的学习历代书法的范本,让今天的研究者不仅看到实物,也能通过拓本看到许多细节和局部的特征。同时,不同的拓本中文字的残损情况的不一,亦可确定拓本的时代、真伪。曲阜汉魏碑刻陈列博物馆中所藏的从西汉至民国间大量历代著名碑刻拓本也为一些金石学家所好。晚清,如阮元、陈介褀、吴大澂,民国,如于右任、吴湖帆等金石家也多次亲临曲阜甚至聘请当世技艺高超的拓工来制得精致的拓本。
当然,一些石刻、彝器等文物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朝代更迭、战乱或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已经不复存在。流传下来的拓本对我们今天研究书法,考订史实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也说明了通过传拓这一技艺所得的拓本所具备的宝贵的艺术价值。
三.传拓的影响
书法碑帖的代代传承的过程中,作为一项传统技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拓技艺也在日趋完善。传拓技艺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一个重大发明,在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可见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是要靠手工抄写公文在简牍之上,这种方式显然不实用。西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造纸术,传拓技艺也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自汉经学盛行,为了保存经书,所以将经书刻于石上,也就是后来的《熹平石经》,至宋《淳化阁帖》之后的刻帖之风,再至清代刻帖成为普遍的现象。传拓技艺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碑刻艺术的成就和文字内容。也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变迁,更有助于我们研究文字的演变及发展过程。
通过传拓保存下来的书法作品,大多是当时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书丹上石,又经技艺精良的刻工镌刻而成的,最后大量传拓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学习书法所用碑帖范本也是基于这项传统技艺。当然传拓技艺,又延伸至篆刻艺术的边款拓制,对我们金石学的研究也保留了丰富的拓本资料。
参考文献:
[1]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白谦慎.吴大澂和他的拓工[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3]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刘正.金文学术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6]周佩珠.传拓技艺概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7]贾双喜.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8]丛文俊,白谦慎,曹宝麟等.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9]宋镇豪.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三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0]阮锡安,姚正根.阮元研究论文选下[C].扬州:广陵书社,2014.
[11]泰安市博物馆,泰安市博物馆学会.泰山文博研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12]周洪才.孔子故里著述考[C].曲阜:齐鲁书社,2004.
[13]杨学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C].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
一.传拓技艺概述
(一)传拓
在当下书法文化发展极其繁荣多元,拓片对于学书者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当我们沉浸在风格各异的文字中时,也不应忽略传拓技艺在书法传承中重要的地位。传拓技艺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发明,在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使中国几千年的书法史的脉络延续不间断
关于传拓有不同的名称,如:清陈介褀在《致王懿荣书》中云:“经年累月椎拓不休,其间破裂摩擦之憾……未尝一日少有间断。”这里提到的“椎拓”二字即指传拓。容庚《丛帖目·帖后篆书题》云:“上石者实枣木刻耳,捶拓既久。”这里的“捶拓”亦指传拓。所得拓片又称之为拓本,关于“拓本”一词也另有别称:容庚《丛帖目·唐人及无名氏法帖》“今府内所藏宋搨本,乃三十则。”这里所说“搨本”中的“搨”同“拓”是一个意思,古书中亦将拓写作“搨”字。
(二)传拓的历史
传拓技艺作为一门传统学问,有着悠久的历史。考察传拓技法的起源,众说不一,尚无明确定论。最早记载“传拓”二字的是《隋书·经籍志》:
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魏正始中,又立三字石经,相乘以为七经正字。后魏之末,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值岸崩,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太半。至隋开皇六年,又自邺京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寻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秘书监臣魏征,始收聚之,十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秘府,并秦帝刻石,附于此篇,以备小学。
这说明,三国曹魏时期于魏正史年间曾刻《正始石经》。虽然《正始石经》曾多次因战乱遭遇迁移而残损,但是其完整的拓本在宫廷中得以保存流传。“相承传拓之本”指的就是藏在梁朝宫中的拓本从此文献考证推断,传拓技艺的出现最早在汉魏之时,最晚为南朝齐梁时期。唐永辉四年以前传拓技艺已经用来保存重要的书法文献,传拓技艺在当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了。此时,还有双钩填墨的传拓方法,但是程序复杂,并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
二.传拓的作用
借助于传拓技艺,中国许多经典碑帖文献得以保存至今。由于历史的变迁有些器物和石碑的遗失或文字的不断残损,这些碑石拓本成为一些金石学家、书法家、收藏家以及今天的文字研究者研究和传承书法、考证古文字的重要文献。
自北宋起,官私刻帖盛行,传拓技艺起到了传承作用,使这些刻帖范本广泛传播。宋太宗皇帝酷爱书法,并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来发展书法,传拓古迹石刻,淳化三年还命王著摹刻《淳化阁帖》,刻成后又将拓本分赠给大臣。随着椎拓次数的增多木板出现裂痕以金属加固,后期拓本就有明显不同。
宋代的书法随之不断地发展普及,直到南宋末年的战争,使刻帖热潮冷却下来。元代以后,刻帖特别少见。明代后,明太祖朱元璋曾命中书舍人教书法于宫中。刻帖现象进一步兴旺,但官帖较少,主要以重新翻刻《淳化阁帖》居多,并增入宋、元人所书墨迹。私帖较多,大多以历代法书刻帖作为底本,并且也融入了本代文人的书风。清代承袭明代刻帖风气,收录的范围进一步扩大,成为当时普遍的文化现象。除此以外私人收藏活动的愈加活跃,金石学和文字学的发展都将书法艺术推向了一座高峰,确立了碑派理论和碑派书风。种种多元的文化需求与日俱增,无论是刻帖还是碑帖都为文人所追求。
刻帖现象也在一些收藏家之中盛行。无论是刻帖、碑碣石、钟鼎彝器铭文还是篆刻中的文字内容都需要借助于傳拓技艺来保留传承,使之代代相传。
以现藏于曲阜孔庙中的玉虹楼法帖刻石为例:
《玉虹楼法帖》是孔子69代孙孔继涑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在广泛搜集历代书法家的作品后整理摹刻的。刻帖保存了晋唐以来各种书体、各个流派的墨迹,真草隶篆,精彩纷呈,是很有价值的书法集锦,为研究我国书法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玉虹楼法帖》为民间收录历代名家法书最多的刻帖,对于民间摹刻与收藏可以称之为奇迹。这一浩大的工程收罗了大量书家作品,同是也是研究张照书法的重要文献。
《玉虹楼法帖》现存最早的拓本是清拓本,现存于山东省泰安市博物馆。经笔者考察,民间刻帖《玉虹楼法帖》的刊刻在《淳化阁帖》的基础上增加了宋至清代许多书法大家的法書。而清代的传拓技艺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最为成熟的阶段,更为重要的是《玉虹楼法帖》中法帖数量之多已经远超其它刻帖,而且其拓本流传颇多,这在影印技术并未出现的当时,对于中国书法的传播意义可见一斑。
我们今天研究《玉虹楼法帖》中不同书家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演变以及石刻的内容传拓技艺起着颇为重要的作用。通过传拓技艺获得的《玉虹楼法帖》拓片可以作为更直观、更真实、更系统的学习历代书法的范本,让今天的研究者不仅看到实物,也能通过拓本看到许多细节和局部的特征。同时,不同的拓本中文字的残损情况的不一,亦可确定拓本的时代、真伪。曲阜汉魏碑刻陈列博物馆中所藏的从西汉至民国间大量历代著名碑刻拓本也为一些金石学家所好。晚清,如阮元、陈介褀、吴大澂,民国,如于右任、吴湖帆等金石家也多次亲临曲阜甚至聘请当世技艺高超的拓工来制得精致的拓本。
当然,一些石刻、彝器等文物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朝代更迭、战乱或人为破坏或自然灾害已经不复存在。流传下来的拓本对我们今天研究书法,考订史实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也说明了通过传拓这一技艺所得的拓本所具备的宝贵的艺术价值。
三.传拓的影响
书法碑帖的代代传承的过程中,作为一项传统技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拓技艺也在日趋完善。传拓技艺的出现可以说是人类社会进步一个重大发明,在不断的实践与改进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载:“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可见在造纸术发明之前,是要靠手工抄写公文在简牍之上,这种方式显然不实用。西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出现了造纸术,传拓技艺也渐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自汉经学盛行,为了保存经书,所以将经书刻于石上,也就是后来的《熹平石经》,至宋《淳化阁帖》之后的刻帖之风,再至清代刻帖成为普遍的现象。传拓技艺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各个时代碑刻艺术的成就和文字内容。也让我们更清晰的了解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变迁,更有助于我们研究文字的演变及发展过程。
通过传拓保存下来的书法作品,大多是当时一些著名的书法家书丹上石,又经技艺精良的刻工镌刻而成的,最后大量传拓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学习书法所用碑帖范本也是基于这项传统技艺。当然传拓技艺,又延伸至篆刻艺术的边款拓制,对我们金石学的研究也保留了丰富的拓本资料。
参考文献:
[1]赖非.齐鲁碑刻墓志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4.
[2]白谦慎.吴大澂和他的拓工[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
[3]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马子云,施安昌.碑帖鉴定[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5]刘正.金文学术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6]周佩珠.传拓技艺概说[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7]贾双喜.传拓与传拓技法问答[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8]丛文俊,白谦慎,曹宝麟等.中国书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9]宋镇豪.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三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10]阮锡安,姚正根.阮元研究论文选下[C].扬州:广陵书社,2014.
[11]泰安市博物馆,泰安市博物馆学会.泰山文博研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12]周洪才.孔子故里著述考[C].曲阜:齐鲁书社,2004.
[13]杨学军.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C].延边: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