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每一次新的技术发明,总会带来教育领域新的应用。有人说:人工智能、慕课来了,教师要失业了。我要告诉大家,没有那么快。但是,如果你不改变你的行为方式、不学习、不改变工作方式,十几年后新技术会真正影响你的职业和发展,不要低估新技术对我们今后的影响。”
2017年11月27日,由本刊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面向未来 重构生态——2017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实践研训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在主题报告中做了上述发言。
近来,无论是国务院文件,还是远在美国硅谷的Google云大会,“人工智能”都被屡次提及。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在我国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人工智能進课堂,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如何走?人工智能将如何促进教育发展?这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面对技术发展,我们所能做的是及时转变观念
近两年,世界各大围棋高手纷纷落败于AlphaGo和Master。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张少刚在致辞中提出了人和机器之间的“纠结”:开始的时候,人类发明了机器,机器开始帮助人;而后人类又开始破坏机器,接着又去不断努力完善机器,机器逐渐代替人,人们也随之依赖和享受机器;如今,人类不断让机器智能化,机器不断超越人类,而人类也开始恐惧机器。他同时指出,我们的研训活动就是要为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践提供指导,让学生不再恐惧机器,告诉他们人还是要主宰机器。
“过去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人们不用胶片相机改用数码相机,也不是因为胶片公司技术不够先进;今后,如果学生不到教室上课了,那也并不是因为学校的老师不好,而是因为技术将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技术的发展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及时转变观念,如果不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步伐的话,我们至少应该紧跟人类文明所走过的脚步。”李志民主任在报告中这样说。
培养创新能力要解决三个问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在报告中指出,创新思维不是天外来客,也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它由发散思维、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能力构成。发散性的思维最能体现人的创新,它是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向性、多变性、新颖性的特点,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聚集的,因为人工智能擅长的是逻辑思维。
当前,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解决能不能、愿不愿、让不让的问题。能不能的问题是改课程;愿不愿主要是改革教法;让不让是改变管理的指挥棒,包括评、考、管。我们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源头和活力。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职业会不会消失?”本刊社长兼主编祁靖一给出的答案是:暂时不会!因为教师的很多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而不是照本宣科,而重复性、知识性、照本宣科的事情是可以被机器人代替的。
北京师范大学蔡苏博士在报告中也提出,技术不会淘汰教师,但是善用技术的教师一定会淘汰不用技术的教师。新技术的应用,包括AR技术,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不是取代教师。
人工智能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地
对于人工智能在学校中如何应用和设置,两位国际嘉宾的分享给了我们一些启发。据日本教育工学会国际交流委员长影户诚介绍,在日本,机器人比较盛行。在日本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最重要一环就是进行程序化的教学,机器人编程教学已经是日本中小学的必修科目。这并不是为了单纯地通过编程教育进行程序化的学习,而是让大家学会用一种计算机程序化信息的思考方式。通过程序学习、编程学习,让孩子们能够渐进式地进行思维训练。上海喵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创始人Hanson Robotics,为大家带来的机器人“爱因斯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他们使“爱因斯坦”更像人,更有智慧,能跟小朋友们真实互动,成为小朋友们的“学伴”。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董艳教授与大家分享的在STEAM 教育中实施PBL的教学策略、上海储能中学居晓波老师“人工智能学习时代学什么”的主题报告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本次研训活动为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开启了一扇实践之门。我们身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从事着一件伟大的事业。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个事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希望我们一块努力,面向未来,重构生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迈向新的台阶。
2017年11月27日,由本刊和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创新教育实践工作委员会主办的“面向未来 重构生态——2017人工智能与创新教育实践研训活动”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原主任李志民在主题报告中做了上述发言。
近来,无论是国务院文件,还是远在美国硅谷的Google云大会,“人工智能”都被屡次提及。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在我国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人工智能進课堂,我们还有多远的路要走?如何走?人工智能将如何促进教育发展?这都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
面对技术发展,我们所能做的是及时转变观念
近两年,世界各大围棋高手纷纷落败于AlphaGo和Master。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张少刚在致辞中提出了人和机器之间的“纠结”:开始的时候,人类发明了机器,机器开始帮助人;而后人类又开始破坏机器,接着又去不断努力完善机器,机器逐渐代替人,人们也随之依赖和享受机器;如今,人类不断让机器智能化,机器不断超越人类,而人类也开始恐惧机器。他同时指出,我们的研训活动就是要为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实践提供指导,让学生不再恐惧机器,告诉他们人还是要主宰机器。
“过去人类文明从石器时代走到青铜器时代,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把石头用完了;今天人们不用胶片相机改用数码相机,也不是因为胶片公司技术不够先进;今后,如果学生不到教室上课了,那也并不是因为学校的老师不好,而是因为技术将促进人类文明迈上新的台阶。技术的发展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及时转变观念,如果不能引领人类文明发展步伐的话,我们至少应该紧跟人类文明所走过的脚步。”李志民主任在报告中这样说。
培养创新能力要解决三个问题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褚宏启在报告中指出,创新思维不是天外来客,也不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它由发散思维、聚合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元认知能力构成。发散性的思维最能体现人的创新,它是无规则、无限制、无定向的思维,具有灵活性、流向性、多变性、新颖性的特点,这是人工智能所不能聚集的,因为人工智能擅长的是逻辑思维。
当前,中国学生缺乏创新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解决能不能、愿不愿、让不让的问题。能不能的问题是改课程;愿不愿主要是改革教法;让不让是改变管理的指挥棒,包括评、考、管。我们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才能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源头和活力。
“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职业会不会消失?”本刊社长兼主编祁靖一给出的答案是:暂时不会!因为教师的很多工作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要进行教学创新,而不是照本宣科,而重复性、知识性、照本宣科的事情是可以被机器人代替的。
北京师范大学蔡苏博士在报告中也提出,技术不会淘汰教师,但是善用技术的教师一定会淘汰不用技术的教师。新技术的应用,包括AR技术,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而不是取代教师。
人工智能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落地
对于人工智能在学校中如何应用和设置,两位国际嘉宾的分享给了我们一些启发。据日本教育工学会国际交流委员长影户诚介绍,在日本,机器人比较盛行。在日本中小学,尤其是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最重要一环就是进行程序化的教学,机器人编程教学已经是日本中小学的必修科目。这并不是为了单纯地通过编程教育进行程序化的学习,而是让大家学会用一种计算机程序化信息的思考方式。通过程序学习、编程学习,让孩子们能够渐进式地进行思维训练。上海喵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美国汉森机器人公司创始人Hanson Robotics,为大家带来的机器人“爱因斯坦”,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他们使“爱因斯坦”更像人,更有智慧,能跟小朋友们真实互动,成为小朋友们的“学伴”。此外,北京师范大学董艳教授与大家分享的在STEAM 教育中实施PBL的教学策略、上海储能中学居晓波老师“人工智能学习时代学什么”的主题报告也给大家带来了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本次研训活动为人工智能进入教育领域开启了一扇实践之门。我们身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从事着一件伟大的事业。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个事业有着非常光明的前景,希望我们一块努力,面向未来,重构生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迈向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