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的科学路径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thinkth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政党作用的发挥主要是由其功能决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功能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了农村社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决定了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稳固与否。以辽宁西部某县为例,探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及其实现的科学路径,不断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提高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民群众、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26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005-04
  
  在现代民主政治中,政党作用的发挥主要是由其功能决定的。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通过其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实现对农村社会发展的领导,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推动力量。
  前不久,笔者来到辽宁西部某县调研,走访了多个乡镇,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就该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经过调研,笔者认为,在农村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基层民主不断发育的条件下,进一步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并探索其科学的实现路径,对于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政党化”转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现状
  笔者调研的辽西某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十年九旱,近年来,全县大力开展设施农业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牵头、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充分调动了群众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2009年,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17万亩,实现产值13.2亿元,使农民人均增收2 500元,位于全省设施农业发展前列。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核心,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新农村建设并取得了巨大成绩,得到了农村广大党员群众的广泛认可。在问卷调查中,60.5%的被访党员群众对所在基层党组织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满意,比较满意的占26.3%,这表明,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加强自身建设,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的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且得到了绝大多数党员群众的认同和肯定。
  但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变化,使其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行政化,使其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行政工作之中,进行自身建设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同时,由于党内少数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存在,人民群众容易将矛盾焦点指向基层党组织,造成党群关系的紧张;在由村级党组织和村委会构成的二元权力结构中,两者不断进行博弈,村级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不清、措施不力、能力不强;农村社会开放性、流动性增强,农民信仰的多元化、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受到挑战。
  以上问题和挑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功能定位不准确造成的:管了不该管的,将自身置于矛盾的焦点;该管的管不好,使党组织在农村社会中被边缘化。因此,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在应对和处理新农村建设中挑战和问题时,首要的就是遵循政党自身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自身功能,将其定位于: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村群众、凝聚农村人心、促进农村和谐。
  二、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
  (一)推动农村发展的功能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首先承担起推动农村发展的功能,带领广大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使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推动农村发展的功能是党领导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首要的是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带领群众致富,使农民得到实惠,其凝聚力和号召力才会不断增加。同时,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其服务农民的作用,开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民提供公共产品,都需要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物质支持。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上来,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千千万万的党员、群众组织凝聚起来,形成促进发展的合力。
  推动农村发展的功能体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表现在带领农民发展生产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落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依据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具体体现和根本要求,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发展来研究解决本地区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勇于改革创新,发挥本地区的潜在优势,挖掘蕴藏在群众中的发展热情和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
  (二)服务农村群众的功能
  服务农村群众的功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于服务农村群众,就是要求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的全部工作都要以实现农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这也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
  在问卷调查中,认为身边党员能够经常帮助自己解决实际困难的群众占47.2%,认为有时候能为自己解决实际困难的群众占27.8%,而认为“很少”和“从来没有”帮助自己解决实际困难的分别为16.7%和8.3%。这组数字表明:一方面,当前农村基层的多数党员能够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并且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另一方面,约1/4的被访农民群众感到身边的党员很少或者从没有帮助自己解决实际困难,说明该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工作还存在空白点,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链条在基层的延伸,农村基层党组织处于党在农村工作的一线,直接与广大农民接触,是党服务农村群众功能最直接的实践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服务功能的程度,决定了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政职能的划分将会越来越明确,农村基层党组织利用行政权力手段体现自己作用的空间大大缩小,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逐渐淡化自身的行政色彩,回归政党本身的功能,以服务这种非权力的方式,赢得群众的支持,树立政党在社会中的权威。强调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并不是弱化党对农村社会的领导,邓小平曾经说过,领导就是服务,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党在农村执政的合法性地位,以服务功能延伸和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三)凝聚农村人心的功能
  执政党的发展壮大、执政地位的巩固,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和巩固在农村社会的领导核心地位,必须将广大农民群众紧紧地吸引和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承担凝聚人心的功能,不断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巩固执政地位。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出现的新特点,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人心的功能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农村社会的开放性和流动性,使传统的农业劳动者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产生了多元的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的利益一致性与差异性并存。农村基层党组织需要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尊重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沟通不同诉求、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最大限度地维护和保障各利益主体的权益,将各阶层群众凝聚到党组织的周围。
  其次,农民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更加注重追求物质利益;集体主义观念淡化,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越来越多的从宗教或者封建迷信中寻求精神的寄托和安慰;家族意识日渐浓厚,人们更愿意通过家族力量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依赖党组织……面对农民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凝聚人心的功能,将农民群众的力量凝聚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工程中来。
  最后,农民群众对党组织表现出一定的不信任和失望。党组织的形象是通过党员个体体现的,部分党员党性淡化,忙于自己致富,对公共事务不闻不问,与组织疏离甚至对着干;一些党员干部让权力资源化,利用手中权力谋求私利……少数党员的失范行为损害了党组织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在座谈中,一些群众提到身边的党员“不像党员,有的甚至还不如群众”。调查问卷中同样反映出这一问题,受访的农民群众在回答“您认为您身边的党员与一般群众比较起来如何”时认为“都像党员”的占33.3%,认为“大部分像党员”的占30.6%,认为“部分像党员”的占8.3%、认为“个别像党员”的占22.2%、认为“都不像党员”的占5.6%,这一数据表明近40%的群众认为身边的党员与合格党员的标准有差距,对他们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信任。
  对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增强凝聚人心功能,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到党组织周围。
  (四)促进农村和谐的功能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谐的社会环境作为保障,没有农村社会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的关键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旧体制遗留问题造成的矛盾,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工具。整合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成果,发挥促进和谐的功能,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重要任务。
  要看到现阶段影响农村社会和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不同利益群体间存在矛盾。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正处于分化之中,出现了普通农户、个体业户、私营企业主、农村管理者、贫困户等社会阶层。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的差距特别是经济差距愈来愈大,必然引发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二是利益表达渠道匮乏。由于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的增强,农民希望表达利益需求,进而影响基层组织的决策,达到维护自身权益的目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利益表达渠道的匮乏,客观上促使占有物质和政治资源较少的农民,选择诸如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等非理性的政治参与渠道。三是部分党员干部执政能力低下。农村一些党员干部忘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方法简单、粗暴。这些做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局部的非对抗性的矛盾演化成为群体性事件。面对这些不和谐因素,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增强促进和谐的功能,利用自身的政治资源,整合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成为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和“缓冲带”,将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科学路径
  明确的功能定位只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基层社会发挥政党作用的前提,如果没有科学的实现途径,再强大的功能也不一定会发生作用。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明确的功能定位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农村和谐、服务农民群众、加强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以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制度化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一)坚持科学发展,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生产发展”,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新农村经济建设开展党的活动,抓住党的自身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不断提高驾驭经济建设的能力。
  转变推动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式。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调整领导经济建设的切入点,摆脱高度行政化的领导方式,由事无巨细向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转变。善于通过制定规划贯彻党组织对经济发展的意图,因地制宜的提出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的总体目标,从宏观上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布局,着力把握农村经济发展方向,解决关系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找准本地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深入挖掘本地区的发展优势,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方向,确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科技兴农中做表率。整合城乡党建资源,将农业科研人员请进田间地头传授现代农业技术,形成科技服务农民的长效机制,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第三,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增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整体上谋划本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实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有效对接。在作者调研的辽西某县某乡,党委在引进自动化生态养鸡项目过程中实施全程式服务,保证了这一生态养殖项目的顺利落地,不仅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而且保护和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降到最低。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
  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发扬为人民服务的传统,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农民群众的能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农民群众诉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善于换位思考,由过去以自我为中心的权力运行逻辑向以群众为中心的社会服务逻辑转变,将抽象的组织关怀转化为具体的服务供给,通过服务于农民的民生改善和精神生活需求凝聚群众,增强党的权威[2]。
  树立服务农民群众意识。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服务群众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树立人本意识,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到群众中去,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去,帮助农民群众破解发展难题。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行动的指针,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基层党员干部要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知百家情、解百家难、办百家事,成为广大农民群众最信赖和可依靠的力量。建立服务群众的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先进典型的培树,将创先争优活动、民主评议党员等方法制度化、常态化。对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创新服务农民群众的载体。拓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领域。推广为民服务的“三代”服务机制,以基层党组织党员服务中心(站、点)为依托,把基层党组织为民代理服务的领域由单一的事务性代办延伸为综合性的“代办、代访和代诉”服务。细化代理服务规程,并建立与之配套的首问负责制、延时服务制、行政效能责任追究制等代理服务长效机制[3]。探索各级党代会农村代表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制度。这既是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的有益探索,也是党员服务群众的新尝试。各级党代会的农村党代表在各自选区设立联系点,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走访、座谈,对收集到的意见或建议,报送相关部门解决,并定期向党员群众通报将处理情况。通过这种形式发挥各级党代会农村代表的纽带作用,将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开辟党员服务群众的便捷通道。
  (三)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水平。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充分发挥他们在群众中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才能增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农村基层党员中开展思想教育,首先要将理论灌输和技能培训相结合,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党员,用中国共产党90年的斗争史和建设史教育党员,提高农村党员的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依托科研单位,邀请农科院、农业大学的专家传授农业知识和技能,营口市组织部门开展了“活力村部百场巡回讲坛”活动,请各方面的专家准备了政策信息、实用技术等方面180多节课,由村党组织根据需要选课;组织部门还组织相关人员到村讲课,并把每场讲座制成电教片、光碟,上传到远程教育网,发放到每个乡镇和村,全市644个村的党员群众可以随时观看学习[4]。其次,创新农村党的思想建设活动形式,减少刻板的开会和说教,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农村文化活动中,在农闲或节庆活动时,以自编自演的形式,宣传党的理论和政策,既丰富农民生活,又教育了党员群众。
  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健全对党员的党内关怀机制,激发广大农村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形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建立党员权利保障机制,把履行党员义务与保障党员权力结合起来,保护党员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建立帮扶党员的长效机制,通过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党员结对帮扶等形式,给困难党员以生活上的照顾。开展对党员的人文关怀,关心党员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党员健康体检,党组织与党员谈心对党员进行心理和情绪上的疏导,在重大节日到来前,向党员送去问候,通过人性化的服务,使党组织成为党员之家。
  (四)坚持和谐进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的能力
  建立利益表达和整合机制。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执行上级的决策,又要倾听群众呼声,是联系党和群众的重要节点。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利用其组织和资源优势,通过村民议事和民主恳谈广泛了解和汇集村民的利益诉求,梳理和整合进行有效表达,消除不同利益主体产生矛盾的根源。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构筑科学化制度化的民意表达平台。疏通传统的民意表达渠道诸如:人民代表大会、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等,并对它们加以整合使之在反映群众利益要求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有效利用网络这一开放的表达平台,运用网络语言和表达方式进行交流,一方面广泛了解群众的真实意愿,另一方面及时疏导网民情绪引导网民文明表达。
  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及时了解社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实现重心下移、责任下移,以强化农村基层基础工作为核心,建立预防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5]。将促进和谐与服务群众结合起来,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服务,将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贯穿于信访工作中。
  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基层党组织要按照自身功能的定位,成为农村基层民主的支持者、参与者和监督者,保障农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培养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构筑民主和谐的新农村。
  总之,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系列挑战,农村基层党组织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发挥推动农村发展、服务农村群众、凝聚农村人心、促进农村和谐的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
  
  参考文献:
  [1]王志国.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定位与实现路径的探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3).
  [2]中共安徽省委党校课题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途径研究[J].理论建设,2009,(2).
  [3]中共本溪市委组织部课题组.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绩效考评探索推进乡镇党委建设规范化——关于本溪市加强乡镇党委建设的探索与实践[Z].
  [4]辽宁营口着力解决农村党建“三难”[EB/OL].新华网.
  [5]滕锡尧,黄敬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潍坊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J].理论学刊,2008,(2).
其他文献
摘要:《沉思录》是两千年前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对人生进行的深刻哲学思考,通过认真学习和拜读此书,有以下诸多感悟:他告诫在喧哗都市中整日忙碌的人们,要有闲暇时间反省自我,不断学习历练人生;要保持心灵的宁静,减少欲望淡泊名利;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只有现在才是重要的;坚持“理性”的人生观,遵从“本性”地生活。这些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马可·奥勒留;《沉思录》;人生思考
期刊
摘要:教育问责对公平公正的发展高等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问责兴起较晚,是个较新的领域,因此探索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的教育问责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南达科他州利用与高等教育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协商,从而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公共问责体系,南达科他州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教育问责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高等教育;问责;南达科他州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从探讨博物馆的概念和社会使命入手,指出目前我国基层博物馆所存在的社会效益差、经费短缺以及社会服务工作难以开展等问题。在目前基层博物馆的物质、人才条件无法迅速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发挥基层博物馆贴近民众、植根社区的优势,发动社区参与博物馆建设,同时也让基层博物馆发挥社区服务功能,从而实现基层博物馆建设与社区发展的良性互动。而顺德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可以作为经验进行参考。  
期刊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对我校部分本科生做了自主学习情况调查,分析结果发现我校本科生确实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自我控制能力比较低,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等。试图从学习动机、学习归因、自我效应、教师角色四个维度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详细阐述,并对我校本科生自主学习水平进行分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下的原因进行系统地分析,以促进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
期刊
摘要:大学生就业,目前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广为关注的焦点。作为从事高校大学生工作的基层工作者,在结合学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也切身体会到了当前“就业难”对于学生的影响,特别是对当前的大学教育产生的微妙影响。对于就业与大学教育二者之关系,实为当今教育发展规划需慎思考虑之实际。如何更好的平衡“就业”——眼前困难与“大学教育”发展——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需要广大教育者的共同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教育
期刊
摘要:社会稳定是与社会转型相伴而生的历史性课题:社会转型过程中不可避免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冲击,而这种冲击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转型和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把保持社会稳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才能促进社会转型的良性运行。但是保持社会稳定又不能以牺牲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进程为代价。所以,对于现代化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困难,必须本着推进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的思路和方法来解决,理性认识,合理调控,以稳
期刊
摘要:基于因子分析对我校2008级市场营销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学生成绩背后的变量,并通过因子综合得分排名与传统排名相比较,更好的发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差异,以寻找更好的教学方式。  关键词:因子分析;因子得分;载荷矩阵;市场营销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2-0335-03    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必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
期刊
摘要:结合小说《追风筝的人》的故事情节,运用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进行精神分析批评,探讨小说主人公阿米尔身上存在的“自卑感”,及其对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塑造主人公阿米尔的形象和影响这部作品的文学接受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自我超越;《追风筝的人》;自卑感;阿米尔;阿德勒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144-02    一、阿德勒的“自卑感”理论
期刊
摘要:农村引水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致富的重要途径。在实地调查融水县洞头乡一心村情况基础上,认为当地引水工程建设存在着环境恶劣、资金缺乏、林改阻碍等问题,最后提出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多方筹资、加快林改等建议。  关键词:引水工程;新农村建设;洞头乡;一心村  中图分类号:C91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8-008
期刊
摘要:“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是高校《原理》课绪论部分的核心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一是从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误解及其根源入手,澄清误解,改善认知;二是从不同时代历史语境的对比入手,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感与时代性;三是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生平事迹与伟大人格入手,增强感染力;四是从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入手,凸显理论的实用性。通过上述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核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