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2月农产品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上涨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份,在传统佳节购销两旺大趋势的助力推动下,月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涨幅为14.1%和12.5%。虽然同比数据呈递增趋势,不过因去年春节旺季较今年提前了约半个月左右,所以本月的同比涨幅数据并不乐观。原因有三:一是周边中小型企业提前放假,致使大宗蔬菜销路不乐观;二是中央关于拒腐防奢条例的出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端水果的销售;三是经济下行压力,不可避免地波及各个方面,包括农产品流通领域。
  本地蔬菜总成交量同比降幅为22.8%,其中以大白菜46.9%的降幅居首,原因是去年秋季北方白菜的滞销触动了本地菜农敏感的神经,播种时相应的减少了播种数量,如今的收获量也就相应的减少。蒜苗降幅35.3%,芹菜降幅4.5%居后。总成交额同比降幅为48.9%,这与各品种蔬菜成交均价的下滑有着必然联系。成交量排序居前40位的蔬菜成交均价,今年为1.5元/公斤,去年同期为2.2元/公斤,同比下滑了31.8%。其中在总成交量中占比55%的莴笋品种,成交均价的下滑最大,降幅为52.0%,这与福建产区莴笋提前上市,充斥市场不无关系。
  2月份外地蔬菜占蔬菜总成交量不少于75%,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长幅度为20.1%和11.8%。来源地依然以广东海南诸省产的冬季新鲜蔬菜和山东河南等地产的秋季干货类蔬菜为主。特点:一是大宗蔬菜品种,节前旺季成交均价综合增幅率同比出现下滑。因周边中小型企业提前放假的原因,促使外地产大宗类蔬菜如大白菜、土豆等失去消费对象,带来综合增幅率同比下降了13个百分点;二是节后多数品种蔬菜的成交均价出现大幅下滑。春节假期过后,多重原因促使作为消费大户的周边中小企业大部分没有如期开工,使得对于大宗蔬菜的需求大为减少,再加上天气晴好温度上升迅捷,带来了蔬菜存储上的困难,使得大部分品种蔬菜在节后成交均价降幅明显,个别品种一天的降幅就超过了75%。三是洋葱品种逆势涨价。洋葱品种在节后“降声一片”的大潮中逆势上涨,日均涨幅超过了5%,最高价为4.4元/公斤。涨价原因:成本增加;库存减少;出口转暖。预计下月随着上市量增大情况将会有所好转。
  水果总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幅为12.1%和12.6%。其中进口水果同比增幅为23.4%,国产水果同比增幅为24.0%。特点分析:一是香梨成交量“井喷式增长”。增长幅度为831.25%,原因是去年香梨因天气原因大幅减产,今年遇“大年”新梨和库存梨一同上市,大幅提高了成交量;二是砂糖桔成交量缩减。天气原因和品种改良后口感下降所带来的双重因素,使得砂糖桔今年的成交量小幅低于去年同期,降幅为19.8%;三是春节单位采购量减,个人采购量增。单位采购水果作为年货发放的比例今年大幅减少,估计降幅不低于60%。采购的品种中一改往年以进口高端水果为主,今年多数以国产常规水果为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个人用户成交量同比增幅较大。同比增幅不低于50%以上,弥补了因单位用户减购带来的成交量的下滑。
  预计3月份随着气温的升高,将会助力于蔬菜的生长。届时本地蔬菜的上市量将会逐步呈上升趋势,慢慢挤压外地蔬菜的生存空间,两者的占有量比例也会出现对倒现象。水果交易方面会进入休养生息的调整期,经营户主营的品种将会以阶段性成熟的水果为主。
  (作者单位: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其他文献
4月来临,华北玉米处于批量上市阶段,尤以河北粮源大幅上量为主,近日山东、河北市场价格持续走跌;河南、安徽本地玉米受余粮有限支撑,价格维持坚挺行情,短期内波幅有限。目前华北市场在一片跌声中,多数贸易商重点关注玉米价格后期走势,尤其对于当前手中已经大量存粮贸易商,何时上涨是其重点关注;而对于没有存粮贸易商,会不会上涨、该不该采购则是其比较关心的重点。笔者根据现在的市场行情,对清明节后的华北玉米市场做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