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与传统企业经济制度相比,合作经济制度属于一种面向世界的动态性经济,其合作体成员也是面向世界的。在合作经济制度中,合作体成员的优秀性保证了合作经济的活力。通过合作经济制度得到的经济效益要远高于传统企业得到的经济效益。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合作经济制度势必会发展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新的经濟制度。
【关键词】系统视角 合作经济制度 功能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经济模式已明显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合作经济制度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不仅弥补了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还满足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受到了国内国际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合作经济制度的产生过程以及合作经济制度的功能,对于社会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合作经济制度的兴起
随着当代科技不断发展,现代经济也在不断进步中,各种新生力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新增长点,不同的经济概念也随之而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世界人民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同时也给中国以及世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此时有人提出奥运经济的概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奥运的基础设施建设、奥运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奥运文化的传播等。这些工程的实施都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工程仅仅依靠北京人甚至是中国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汇聚全世界人民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办得更好、效益更高。例如众所周知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那便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技术员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听取各届运动员以及教练的建议而建成的。所以说北京奥运会也是通过合作完成的,如果没有各国人民合作,举办奥运会就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看出,合作经济就是多方彼此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分享合作带来的效益以及成果的制度安排。合作经济的形成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如果出现某一个大型事件(如举行奥运会),由这个事件的组织者寻找合作体,最终形成一个合作整体,这是形成合作经济的基础。二是在形成合作整体的过程中,要遵循开放原则,从而使得全球环境下所有的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但是如果有任何一个组织不能够维护合作整体的共同利益,那么这个组织将被淘汰出去。这样经过不断竞争和淘汰,最终形成最佳的合作整体。三是当该事件完成之后,合作整体的各组织将自动解散,回到原来的游离状态,等待下一次合作事件的来临。
由上可知,合作经济不存在长期的联盟,而是由于某事件的驱动而形成的短期合作,并且这种合作不受盟约的制约,可以随组随散。合作整体内部不存在过度竞争的关系,属于合作竞争,各组织要为了该事件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得到利益。合作经济制度是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为了完成某件事使得各组织合作并共同收益的一种经济形式。
合作经济制度在系统视角下的功能
从合作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合作经济是随着合作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合作体具有显著的特征,诸如系统性、网络性、动态性以及开放性等,因此,合作经济也就具备了相应的功能。
系统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系统性功能是指通过合作体而产生的合作经济具有的整体性、多功能性、结构性以及目的性功能等。整体性功能具体指在运作的整个过程中,合作体对游离在外界的个体组织表现出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不论是合作体外部,还是合作体的内部,都有不一样的因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意个体组织,一旦有这样的因子存在,合作体就会通过对自身免疫力的使用来排除其干扰,进而将其整体性的功能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局部的不稳定性是不会对整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的施工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一定的恶意干扰,但是我们仍然将北京奥运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合作经济体现出的结构性功能具体是指虽然在合作体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的随机性因素,但是一旦这个合作体形成,那么它就具有了相当的稳定性,而且这个合作体的各个结构在时空和内容等方面都是要遵循一定的准则的。合作经济体现出的多功能性主要针对的是合作体的收益,这个收益不仅要在成员消费支出上应用,而且在个体组织的培育方面也得到了应用。比如在北京奥运会工程竣工之后,许多成员单位依旧注重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因为他们在期待着被下一个合作体邀请参加。合作经济体现出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一个事件在世界环境中发生之后,一些目标相同的个体组织就会自行形成合作体;第二,如果合作体形成了,合作体要想保证事件请求的完成,各个组织都必须要制定出与合作体自身利益相吻合的计划与目标,进而实现事件最完美程度的完成;第三,当合作体解散之后,个体组织并非没有事情可做,而是通过对合作体收益的利用,建设自身的能力。
开放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开放性功能主要指从一个事件的开始,到合作体的形成,再到合作体的运营,直到合作体解散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合作体的内部个体组织,还是合作体的外部个体组织,都必须要遵守开放性的原则,也即不论是内部组织,还是外部组织,都能够自由出入合作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合作体将所有融入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都视为尊贵的客人,站在每一个个体组织的角度来思考开放性的问题。位于合作体内部的个体组织有着同样的目标,因此任何两个个体组织都是可以利用彼此之间的信念来进行合作,这样的合作方式就像是在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一样。在开放式合作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能够实现不同个体组织的资源共享与利益共存,而且能够加强个体组织间的合作,共同开阔合作体的利益空间。游离在合作体外部的个体组织,通常都是每时每刻地等待着事件的发生,正是这种理念让他们驱动自己和其他的一些个体组织建立起合作体。这些外部个体组织在没有形成合作体之前,通常都是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身能力的建设与培养上。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组织都需要通过自律来保证自身的进步,最终和其他的一些个体组织共同分享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对得到分享其他个体组织的优势的权利。 合作经济制度的开放性功能除了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还表现在不论是内部个体组织,还是外部个体组织都能够自由出入合作体。因此,在合作体外部的个体组织通常都会保持付出为了更多回报的文化信念,这样也就实现了不论合作体内外,所有的个体组织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同时共同迎接挑战。通过对合作体内部个体组织与外部个体组织的开放性功能的分析,我们认识到这是由于个体组织的文化导向,才形成了合作体在开放性功能上的经济功能,也就是不论是合作体内部的组织,还是合作体外部组织,都不会将在合作体中获得的利益用于普通的支持,而是更多的用于自身能力的建设方面,在渴望得到更多经验与知识的同时,也在为得到资源优势分享权力而努力。
动态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动态性功能是指合作体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个周期具体指在某个事件的驱动下,合作体从产生、运作,到事件解决的整个过程。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合作体能够体现出明显的稳定性。这段时间一旦结束,合作体就马上解散了,在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再一次回到游离状态,并对自律性充分利用,建设自己的核心能力,时时刻刻等待下一次某个事件的发生。在整个过程之中,合作体具有绝对的动态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在合作体中,个体组织是能够自由出入的,因此合作体的收益分配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动态性。也正是由于這个动态性的功能,才使得合作体中个体组织达到最优有了保障,如果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不是最优的,那么合作体会通过组织功能的运用来淘汰那些非最优个体组织,或者帮助那些非最优个体组织变得最优。
网络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网络性功能是指不论是合作体内部的个体组织,还是合作体外部的合作组织,都是通过对互联网技术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技术的依靠,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然后通过网络实现随时的沟通、学习和交流。这里所讲的合作经济制度的网络性功能与供应链中的网络性功能是不相同的,在供应链中的外部个体组织是无法被进行良好的网络沟通的。因此,合作体体现出的网络性功能为合作体的产生、运行以及交流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合作体的网络性功能不仅能够对合作体的动态性和稳定性进行有效的保障,而且能够使其相对性得到良好的发挥。合作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组织离开合作体之后,合作体都会通过对网络的运用,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更加优秀的个体来代替上一个个体组织。因此,合作体的网络性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的最优性,同时,合作体通过网络功能得到的经济效益也比其他形式得到的经济效益要高的多。
综上所述,与传统企业经济制度相比,合作经济制度还有着非常突出的不同点。合作经济制度属于一种面向世界的动态性经济,其合作体成员也是面向整个世界来选择的。因此,合作经济制度合作体成员的优秀性保证了合作经济的活力。通过合作经济制度得到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传统企业得到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合作经济制度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势必会发展成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新的经济制度。
(作者分别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系统视角 合作经济制度 功能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经济模式已明显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合作经济制度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不仅弥补了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还满足了世界经济发展的需求,受到了国内国际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合作经济制度的产生过程以及合作经济制度的功能,对于社会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合作经济制度的兴起
随着当代科技不断发展,现代经济也在不断进步中,各种新生力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的新增长点,不同的经济概念也随之而来。
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世界人民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同时也给中国以及世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此时有人提出奥运经济的概念,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奥运的基础设施建设、奥运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及奥运文化的传播等。这些工程的实施都会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工程仅仅依靠北京人甚至是中国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汇聚全世界人民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办得更好、效益更高。例如众所周知的奥林匹克水上公园,那便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技术员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听取各届运动员以及教练的建议而建成的。所以说北京奥运会也是通过合作完成的,如果没有各国人民合作,举办奥运会就是无稽之谈。
由此可以看出,合作经济就是多方彼此合作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分享合作带来的效益以及成果的制度安排。合作经济的形成过程,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中,如果出现某一个大型事件(如举行奥运会),由这个事件的组织者寻找合作体,最终形成一个合作整体,这是形成合作经济的基础。二是在形成合作整体的过程中,要遵循开放原则,从而使得全球环境下所有的组织都可以参与进来,但是如果有任何一个组织不能够维护合作整体的共同利益,那么这个组织将被淘汰出去。这样经过不断竞争和淘汰,最终形成最佳的合作整体。三是当该事件完成之后,合作整体的各组织将自动解散,回到原来的游离状态,等待下一次合作事件的来临。
由上可知,合作经济不存在长期的联盟,而是由于某事件的驱动而形成的短期合作,并且这种合作不受盟约的制约,可以随组随散。合作整体内部不存在过度竞争的关系,属于合作竞争,各组织要为了该事件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而得到利益。合作经济制度是在全球化经济条件下,为了完成某件事使得各组织合作并共同收益的一种经济形式。
合作经济制度在系统视角下的功能
从合作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来看,合作经济是随着合作体的产生而产生的。合作体具有显著的特征,诸如系统性、网络性、动态性以及开放性等,因此,合作经济也就具备了相应的功能。
系统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系统性功能是指通过合作体而产生的合作经济具有的整体性、多功能性、结构性以及目的性功能等。整体性功能具体指在运作的整个过程中,合作体对游离在外界的个体组织表现出的一致性。也就是说,不论是合作体外部,还是合作体的内部,都有不一样的因子,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恶意个体组织,一旦有这样的因子存在,合作体就会通过对自身免疫力的使用来排除其干扰,进而将其整体性的功能表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局部的不稳定性是不会对整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的,比如在2008年奥运会的施工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着一定的恶意干扰,但是我们仍然将北京奥运会举办的非常成功。合作经济体现出的结构性功能具体是指虽然在合作体的形成过程中有一定的随机性因素,但是一旦这个合作体形成,那么它就具有了相当的稳定性,而且这个合作体的各个结构在时空和内容等方面都是要遵循一定的准则的。合作经济体现出的多功能性主要针对的是合作体的收益,这个收益不仅要在成员消费支出上应用,而且在个体组织的培育方面也得到了应用。比如在北京奥运会工程竣工之后,许多成员单位依旧注重自身核心业务的发展,因为他们在期待着被下一个合作体邀请参加。合作经济体现出的目的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一个事件在世界环境中发生之后,一些目标相同的个体组织就会自行形成合作体;第二,如果合作体形成了,合作体要想保证事件请求的完成,各个组织都必须要制定出与合作体自身利益相吻合的计划与目标,进而实现事件最完美程度的完成;第三,当合作体解散之后,个体组织并非没有事情可做,而是通过对合作体收益的利用,建设自身的能力。
开放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开放性功能主要指从一个事件的开始,到合作体的形成,再到合作体的运营,直到合作体解散的整个过程中,不论是合作体的内部个体组织,还是合作体的外部个体组织,都必须要遵守开放性的原则,也即不论是内部组织,还是外部组织,都能够自由出入合作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合作体将所有融入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都视为尊贵的客人,站在每一个个体组织的角度来思考开放性的问题。位于合作体内部的个体组织有着同样的目标,因此任何两个个体组织都是可以利用彼此之间的信念来进行合作,这样的合作方式就像是在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一样。在开放式合作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能够实现不同个体组织的资源共享与利益共存,而且能够加强个体组织间的合作,共同开阔合作体的利益空间。游离在合作体外部的个体组织,通常都是每时每刻地等待着事件的发生,正是这种理念让他们驱动自己和其他的一些个体组织建立起合作体。这些外部个体组织在没有形成合作体之前,通常都是彼此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全身心地投入到自身能力的建设与培养上。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组织都需要通过自律来保证自身的进步,最终和其他的一些个体组织共同分享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对得到分享其他个体组织的优势的权利。 合作经济制度的开放性功能除了表现在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还表现在不论是内部个体组织,还是外部个体组织都能够自由出入合作体。因此,在合作体外部的个体组织通常都会保持付出为了更多回报的文化信念,这样也就实现了不论合作体内外,所有的个体组织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同时共同迎接挑战。通过对合作体内部个体组织与外部个体组织的开放性功能的分析,我们认识到这是由于个体组织的文化导向,才形成了合作体在开放性功能上的经济功能,也就是不论是合作体内部的组织,还是合作体外部组织,都不会将在合作体中获得的利益用于普通的支持,而是更多的用于自身能力的建设方面,在渴望得到更多经验与知识的同时,也在为得到资源优势分享权力而努力。
动态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动态性功能是指合作体是有生命周期的,这个周期具体指在某个事件的驱动下,合作体从产生、运作,到事件解决的整个过程。在这一段时间之内,合作体能够体现出明显的稳定性。这段时间一旦结束,合作体就马上解散了,在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再一次回到游离状态,并对自律性充分利用,建设自己的核心能力,时时刻刻等待下一次某个事件的发生。在整个过程之中,合作体具有绝对的动态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在合作体中,个体组织是能够自由出入的,因此合作体的收益分配也就具有了一定的动态性。也正是由于這个动态性的功能,才使得合作体中个体组织达到最优有了保障,如果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不是最优的,那么合作体会通过组织功能的运用来淘汰那些非最优个体组织,或者帮助那些非最优个体组织变得最优。
网络性功能。合作经济制度的网络性功能是指不论是合作体内部的个体组织,还是合作体外部的合作组织,都是通过对互联网技术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技术的依靠,连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然后通过网络实现随时的沟通、学习和交流。这里所讲的合作经济制度的网络性功能与供应链中的网络性功能是不相同的,在供应链中的外部个体组织是无法被进行良好的网络沟通的。因此,合作体体现出的网络性功能为合作体的产生、运行以及交流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合作体的网络性功能不仅能够对合作体的动态性和稳定性进行有效的保障,而且能够使其相对性得到良好的发挥。合作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组织离开合作体之后,合作体都会通过对网络的运用,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更加优秀的个体来代替上一个个体组织。因此,合作体的网络性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合作体中的个体组织的最优性,同时,合作体通过网络功能得到的经济效益也比其他形式得到的经济效益要高的多。
综上所述,与传统企业经济制度相比,合作经济制度还有着非常突出的不同点。合作经济制度属于一种面向世界的动态性经济,其合作体成员也是面向整个世界来选择的。因此,合作经济制度合作体成员的优秀性保证了合作经济的活力。通过合作经济制度得到的经济效益要远远高于传统企业得到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合作经济制度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势必会发展成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新的经济制度。
(作者分别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