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和宇宙》包括天空中的星体,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教师只能靠讲解,或是利用掛图、幻灯片来辅助教学。这些静止的画面毫无生气,学生不感兴趣,不愿听,老师也难讲,达不到教学目的,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吃力。但这部分内容却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小学生的求知欲,能为小学生撩起星空的神秘面纱。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探究兴趣
心理学家吉布森认为,学习中起重大作用的是五种不同知觉系统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听觉通常占70%,其作用是收集知识,但是听觉的感知效率只有11%,而视觉的效率则高达30%,学生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感觉系统收集多方面的知识。
我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科学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收集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如教学《地震》时,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地震,没真正感知地震,我先让学生上网查询世界各地有关地震的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地震信息,如“汶川”“海地”“玉树”等地震现象带给人们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下来通过视频展示地震的真实场面:房屋倒塌、大地裂缝、树木扭曲、河流改道、山峰支离破碎……伴有不绝于耳的地下隆隆声。这些生动而又形象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什么是地震”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产生急于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欲望。在学生亲手操作实验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感受电脑三维动画演示所带来的“地壳受到巨大挤压力而断裂,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巨大响声”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使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利用游戏教学,化抽象为直观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弗里克·福禄培尔曾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等方面得到发展。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还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太阳系中九大行星”时,我把个子大小不等的9个学生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九大行星”,教师充当“太阳”,在各大“行星”的背上写上“大名”,并且让“九大行星”按一定的规则运转。这样直观而有趣的游戏,就使学生对太阳系中的行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能正确地记住各大行星的名字。
三、多自主探究,促探究能力提高
美国《国家教育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科学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教育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要为学生创造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新知识也才能得以生成,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发展中的人。
在新课堂上体现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己主动去获取这些事物的信息资料,体验网上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上《太阳》《月球》课前一个星期,我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和太阳、月亮相关的资料,尤其提醒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打印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课堂上让学生汇报、交流,学生特有成就感,学习情绪高涨。
如教学《昼夜交替》一课时,我就运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地球上一天24小时中的美景,再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提问:地球上的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由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转向小组间的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让一部分学生充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让另一部分学生充当“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转动。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究,既让学生明白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为了在教学中真正贯彻以上新的教学理念,我把《地球与宇宙》单元的《地震》《火山》《太阳》《月球》《太阳系》等努力转变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教学模式课。这类课都有共同之处,如都是平时同学们不易见到的一些自然事物;要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对这些事物的了解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学生课前收集信息以后,怎样恰当地组织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交流,是我此次教学尝试的目的所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动手探究—得出结论—交流评价”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概念,科学课将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
编辑 温雪莲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探究兴趣
心理学家吉布森认为,学习中起重大作用的是五种不同知觉系统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听觉通常占70%,其作用是收集知识,但是听觉的感知效率只有11%,而视觉的效率则高达30%,学生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感觉系统收集多方面的知识。
我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声、电、光、影、形、色等多元素的功能,使科学教学突出形象性,注重感染力,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同时得到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收集到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如教学《地震》时,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地震,没真正感知地震,我先让学生上网查询世界各地有关地震的资料信息,从学生最关注的地震信息,如“汶川”“海地”“玉树”等地震现象带给人们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接下来通过视频展示地震的真实场面:房屋倒塌、大地裂缝、树木扭曲、河流改道、山峰支离破碎……伴有不绝于耳的地下隆隆声。这些生动而又形象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对“什么是地震”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产生急于了解“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欲望。在学生亲手操作实验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感受电脑三维动画演示所带来的“地壳受到巨大挤压力而断裂,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巨大响声”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使学生经历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利用游戏教学,化抽象为直观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弗里克·福禄培尔曾说过:“小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在体力、智力、交际能力和感情等方面得到发展。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深受学生欢迎,还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太阳系中九大行星”时,我把个子大小不等的9个学生按一定的规则排成“九大行星”,教师充当“太阳”,在各大“行星”的背上写上“大名”,并且让“九大行星”按一定的规则运转。这样直观而有趣的游戏,就使学生对太阳系中的行星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能正确地记住各大行星的名字。
三、多自主探究,促探究能力提高
美国《国家教育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科学是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教育必须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就要为学生创造充分动手、动口、动脑的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以培养,新知识也才能得以生成,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发展中的人。
在新课堂上体现在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尤其是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自己主动去获取这些事物的信息资料,体验网上进行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上《太阳》《月球》课前一个星期,我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查找和太阳、月亮相关的资料,尤其提醒学生在互联网上搜索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并打印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课堂上让学生汇报、交流,学生特有成就感,学习情绪高涨。
如教学《昼夜交替》一课时,我就运用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展开学习。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地球上一天24小时中的美景,再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提问:地球上的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由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转向小组间的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让一部分学生充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让另一部分学生充当“月球”,绕地球自西向东转动。通过有效的合作探究,既让学生明白了地球上昼夜交替变化的原因,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为了在教学中真正贯彻以上新的教学理念,我把《地球与宇宙》单元的《地震》《火山》《太阳》《月球》《太阳系》等努力转变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新教学模式课。这类课都有共同之处,如都是平时同学们不易见到的一些自然事物;要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对这些事物的了解等。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学生课前收集信息以后,怎样恰当地组织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和交流,是我此次教学尝试的目的所在。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动手探究—得出结论—交流评价”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概念,科学课将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