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月亮后还能去哪里?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了月亮后还能去哪里?
  ●夏 阳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独一无二的 “高级俱乐部”,哪怕是亿万富翁出巨资也无法加入——它的成员就是登上过月球的12名宇航员。然而,英国作家安德鲁·史密斯采访了9名登月宇航员后,在其书《月亮尘土:寻找那些掉向地球的人》中披露了惊人内幕:几乎所有美国登月宇航员回到地球后,都无法应付突如其来的巨大荣耀和登月事件造成的超感官心理影响,他们有的精神崩溃,有的成了酒鬼,有的沉浸在沮丧中……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和妻子离了婚。第一个踏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返回地球后,为了彻底从公众的目光中退隐,一直隐居在列巴伦市的一家农场里。他曾感慨道:“到底要花多少时间,别人才不把我当作一名宇航员看?”
  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里,大多数登月宇航员都认为自己在为人类的未来而冒险。然而,随着“太空热”的逐渐衰退,他们也遭遇了一连串混乱的“尘世生活”。他们无法从过往的至高荣耀中走出来,无法应付登月事件带来的巨大心理震撼,随后发现很难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你连月亮都去过了,还能再去哪里?
  【读与悟】宇航员们得到了世间最至高无上的榮誉,但却无法走出昔日的掌声和荣耀。古语有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凡真正“淡泊”之人,皆能将个人得失置于身外,视名利如粪土,心态平和。即使飞天登月了又如何呢?不妨回归地面,脚踏实地重新开始奋斗吧。
  【适用话题】脚踏实地 淡泊名利 修身
其他文献
从2012年10月开始,拥有900多万人口的郑州,各个社区的基层医护人员被要求筛查本辖区内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总数的2‰。这意味着他们要在1000个人中至少找到2个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这个任务被纳入社区医院的考评中,完不成会面临上级的督导。  许多社区根本完不成筛查任务,为了凑人数过关,一些医务人员不惜将没病的查成有病的,将轻度的说成是重度的。  有一名空姐从飞机舷梯摔下来后,伤及
期刊
●微链接  福州仓山区榕城广场的一角,有一家特别的自助餐厅。在这里消费没有定价,没有菜单,没有服务费,没有收银台。顾客可以全凭自己的意愿决定付费多少,甚至分文不给也没关系。  餐厅负责人刘鹏飞说,开餐廳的想法源自在国外的经历。在国外,人们给流浪汉送爱心便当,或多买一杯咖啡免费请路人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让他从中领悟到“付出是快乐的”。于是他决定在国内创办一家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餐厅。“我们想把正面的价值
期刊
近日,江苏扬中市投入巨资7000万,倾力打造一座金光灿灿的河豚巨型雕塑,作为扬中市新地标。这座建筑重约2100吨,外表由8920块铜板片拼接而成。“河豚”距地面42米,相当于15层楼那么高。“河豚”的肚子里面完全是空的,主要靠各种钢结构支撑。观景平台位于“河豚”的肚子中间,面积大约有13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个篮球场那么大。  根据官方介绍,河豚塔目前是国内最大的异形钢结构城市雕塑,体积则创下世界之
期刊
一类文(64分):  在一个初冬的夜晚,父亲开着空无一人的中巴车送我回家,面对寂静的街道、晦暗的燈光,中巴车疾驰而过。车外,只见苍茫天幕中有群星闪烁,或近或远,煞是好看。  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会觉得一切是一场绝无仅有的悲喜剧,每一个自己都戴着独一无二的面具,演着只此一回的戏。  我曾看过一幅摄影作品:一只匍匐在水面上的青蛙,在寂静的冰湖里挣扎。有人说,这幅作品展现出一种死亡之美,但我却觉得它洋溢
期刊
窃听丑闻背后的  “双面美国”  自2013年6月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首次公开美国情报机关的“窃听档案”以来,越来越多的监控、监听秘密被曝光,于10月24日又形成了新一轮冲击波。據此前曾协助斯诺登揭秘美国监听丑闻的英国《卫报》放出猛料,称美国安全情报机构曾监听至少35个国家政要的电话。“棱镜门”事件至此进入新“拐点”,令华盛顿在道义、政治、外交上陷入严重被动。  据了解,许多监控项目已远不止于美
期刊
栗城史多:活着回来  ●佚 名  栗城史多是名小個子:身高1.62米,体重60公斤。医生提供的体能测定报告显示,他的握力、脚力、肺活量及肌肉发达程度等都低于成年男子的平均水平。然而,他却连续3年单人无氧“裸登”了北美洲、非洲、南极洲等6大洲的最高峰,最后他将目标锁定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  不幸的是,栗城史多两次都在近8000米的高度不得不放弃了。2011年,他第三次迈向珠峰。他的信念依然坚定:平
期刊
流浪汉冒险救人,  上演爱心接力  9月5日晚,佛山一女子跳江寻短见,因河堤高3米多,数十名围观者无法相救,最终一名流浪汉冒险跳入水中,将女子救到河边。因无法上岸,女子也已浑身无力坐不稳,流浪汉的右脚脚心被玻璃碎渣扎破,流浪汉只得一直托着该女子坐在河边台階上。直到半小时后,消防队员赶到,用绳梯将二人救起。事后被救女子老公给流浪汉50元,让他买药、打车。  该流浪汉名叫廖国丰,2011年来佛山打工,
期刊
生命的“自我浇灌”  ●佚 名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这片沙漠年平均降雨量不到75毫米,干旱恶劣的生存条件,让这里几乎成了生命禁区。有一种叫沙漠大黄的植物,它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竟然伸展着肥硕碧绿的叶片,绽放出娇艳欲滴的花儿,并结出颗粒饱满的籽实。与所处的环境相对比,沙漠大黄优裕的生存状态简直要用神奇来形容。  按理说为了减少水分蒸发,维持生存,干旱环境中的植物都会选
期刊
印度理工的残酷与骄傲  ●夏 阳  在印度有一句流行的话:一流学生进IIT(印度理工学院),二流学生念美国名校。在全世界所有大学中,出身IIT成为百万富翁的比例最高。每年12月,IIT打开校门,来自欧美的各大跨国公司纷纷进驻,在两个星期之内,所有毕业生都会被“抢订一空”。  IIT的可敬、可怕之處在于,它的录取从来就是六亲不认,根本不存在通融之道。不论是谁,想进IIT,考试成绩一定要排在申请人的前
期刊
沙漠里生长的虾  ●曹振国  “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点,估计没有什么比莫哈维沙漠里的虾体会更深刻。  美国西南部的莫哈维沙漠是个极度炎热干旱的地方,阴凉处的温度常常超过50度,雨水更是少得可怜。这个沙漠中的虾产下的卵无论大小还是外形都像极了沙粒。每当春季雨水降下形成湖泊时,虾卵就开始孵化,但这样的降雨每2到5年才有一次。很快,水中就出现了数百万的小虾,它们以湖中的微生物为食。一周之内,小虾的体长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