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的纽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手段。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的发挥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该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二方面着手。
一、精心设问,问题做到“准”而“精”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课堂实际,努力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
1. 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立足于教学的需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更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设计的问题做到最准确、最精要。
2. 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的灵魂,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更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能多向思维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应用题:“文明小学到山上植树,共种植芒果树50棵,种植的龙眼树是芒果树的3倍,种植的芒果树、龙眼树共多少棵?”这时,教师可以做启发性的提问:要求芒果树和龙眼树一共有多少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已知哪些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有序的启发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系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趣味性。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感兴趣。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灵活发问,提问做到“准”而“活”
问题设计好后,要提高提问的效率和质量,还要注意考虑提问的时机、形式、方法等,以达到最佳的提问效果。
1. 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并要根据课堂实际灵活实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研究中还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2. 采取丰富的提问形式。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1)布悬设问,诱发学生的直接兴趣;(2)导趣设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3)梯度设问,化难为易,有些问题,由于难点较集中,教师就应当为学生设置思维的“阶梯”,初问浅显,学生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逐渐达到预计的目的;(4)巧变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一个问题往往有多个角度透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运用准确的提问语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確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准确,不能含糊不清。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这一切都需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责任编辑 徐国坚
一、精心设问,问题做到“准”而“精”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课堂实际,努力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问到关键处,问到点子上,问出精彩来,问出实效来。
1. 问题的设计要有目的性。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立足于教学的需要,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在设计问题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提什么样的问题,更要考虑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使设计的问题做到最准确、最精要。
2. 问题的设计要有启发性。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的灵魂,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让学生不但了解是“什么”,更能发现“为什么”。同时,还要适当设计一些能多向思维的问题,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应用题:“文明小学到山上植树,共种植芒果树50棵,种植的龙眼树是芒果树的3倍,种植的芒果树、龙眼树共多少棵?”这时,教师可以做启发性的提问:要求芒果树和龙眼树一共有多少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已知哪些条件?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通过这些层层递进的有序的启发问题,引导学生抓住数量关系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问题的设计要注意趣味性。问题情境的呈现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小学低、中年级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任务更感兴趣。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可以从生活中的具体事实或有趣现象引出问题;从情节生动的童话和故事情节引出问题;从游戏活动中引出问题;从直观演示或实际操作引出问题;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引出问题;从新旧知识的矛盾引出问题等。让学生在生动具体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灵活发问,提问做到“准”而“活”
问题设计好后,要提高提问的效率和质量,还要注意考虑提问的时机、形式、方法等,以达到最佳的提问效果。
1. 选择合适的提问时机。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并要根据课堂实际灵活实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调动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保证思维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等。研究中还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2. 采取丰富的提问形式。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以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1)布悬设问,诱发学生的直接兴趣;(2)导趣设问,激发学生的主动性;(3)梯度设问,化难为易,有些问题,由于难点较集中,教师就应当为学生设置思维的“阶梯”,初问浅显,学生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把教学的难点分化瓦解,逐渐达到预计的目的;(4)巧变设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一个问题往往有多个角度透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运用准确的提问语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课堂提问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和准确性。教师要善于精心设计和提炼富有启发性、准確性、挑战性的数学语言,提问语言要严谨、简洁、精巧准确,不能含糊不清。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要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反思、总结。讲究提问技巧,不断提高自己提问的能力,这一切都需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