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禾谷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捕食选择性研究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uckxsb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究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与本地害虫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同时存在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效果,本研究开展了异色瓢虫成虫及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禾谷缢管蚜2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捕食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禾谷缢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方程,其日捕食量随物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搜寻效应均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异色瓢虫成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禾谷缢管蚜2龄若虫的控害效能分别为221.88头和343.01头,其4龄幼虫对草地贪夜蛾2龄幼虫、禾谷缢管蚜2龄若虫的控害效能分别为140.88头和210.93头。异色瓢虫对草地贪夜蛾和禾谷缢管蚜具有较好的控害能力,其成虫对两种害虫的防控效果优于其4龄幼虫,且异色瓢虫对禾谷缢管蚜的捕食选择性强于草地贪夜蛾。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得到飞速发展,制造工艺也在不断进步,然而全新面料的出现以及服装风格的多元化对设计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料是服装构成的主要要素之一,面料的风格、功能、质地都成为设计师诠释服装设计个性以及流行主题的载体,所以需要在服装设计过程中对肌理技法巧妙运用.基于此,本文从肌理技法研究背景入手,讨论面料原有的自然肌理,阐述面料肌理再造的要素,提出面料表面肌理设计的方法,最后说明面料肌理设计在服装设计中的巧妙应用,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中的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海量数据中蕴藏了巨大的价值,如何更好更快地挖掘这些价值逐渐成为数据拥有者们普遍关注的焦点。如今大数据处理技术蓬勃发展,很多优秀的大数据计算框架被推出,为海量数据的计算处理提供了众多可靠的解决方案,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数据价值已经不再是难事。但是,传统的数据开发模式却影响了数据开发与价值提取的效率。经过前期的技术调研与分析,发现传统的数据开发模式中主
近些年,数字相干光通信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对频谱识别度高等优点逐渐成为主流光纤通信技术。数字相干接收也凭借其高灵敏度的特性成为了自由空间光通信和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等接收光功率受限制的光通信系统中的主流接收方式。更高的灵敏度通常代表着更远的传输距离和对接收光功率更低的要求。在相干光通信的众多调制格式中,m阶脉冲位置联合正交相位调制格式(mPPM-QPSK)具有极高的灵敏度理论极限,在光通信系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