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如何在政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ly0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主动探索,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然而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乏味、理论性强的现状使学生上课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有些教师只顾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如何让学生变厌学为爱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思的问题。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一、时事报道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尝试时事报道为先导的教学法。也就是在每一堂课学习教材内容之前,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由学生报道最新的国内外的重大时事,然后,再进入课堂的正规学习,所以,时事报道成为一节课的先行者。如今年3月3日开学第一天上课,学生们就纷纷说出,下午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第十一届一次会议,大会将就哪些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特别关注的教育问题等等。这样,在上课伊始同学们的热情就非常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得非常踊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时事报道为先导的教学法看似平凡,实则意义深刻,它已与正规课堂教学融为一体,不可或缺。这种教学法,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政
  治课的特征。
  
  二、音乐导入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讲好课的开头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第一步,如果在上课伊始学生就精力集中,他们就有可能认真听下去。我就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音乐导入法。因为音乐以独特的形式作用于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求,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乐观向上的音乐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意志、品格的完善,健康、包容、乐观的心态,以及和谐社会营造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音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小品激趣法
  
  小品作为一种艺术,它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诙谐的表演动作给人们带来欢笑和乐趣,同时,又给人留下耐人寻味的启迪。在课堂上采用小品教学,既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有了积极参与意识,又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所要学的知识。如我在讲“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这一内容时,先让几个学生表演事先准备好的小品:一个顾客在超市购物付款后走出超市,被保安拦住要求搜身等一些细节。并要求思考:小品中哪些人的哪些行为违法?为什么?同学们看完后,就小品中人物的行为进行热烈的讨论,纷纷发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增强了学习政治的兴趣,又轻松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四、故事激趣法
  
  真情实感的流露,最能打动人,也最能教育人。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充满激情,以饱满的情绪去激励学生的情感,同时,还应注意选取一些真情实感的事例,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讲“孝敬父母”这一内容时,我打破了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的父母是怎样关心自己的模式,而是先發制人给他们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我选择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获奖者——田世国, 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他捐肾救母的音像资料, 同学们观看后都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他们表示从今天起,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等等。我觉得通
  过这种形式学习,达到了学习政治课的目的。
  
  五、辩论激趣法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我在讲“挫折的作用”时采取了辩论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上出示活动:火眼金睛辩挫折。正方:挫折对我们利大于弊;反方:挫折对我们弊大于利。我给同学们几分钟找资料、讨论、组织辩词。并使用了鼓励性的语言,让他们擦亮慧眼辩挫折,发挥出他们的聪明才智,拿出他们的勇气和才华,辩出他们的道理,辩出他们的风采。辩论的过程中,同学们异常活跃,真可谓唇枪舌战,表现出了平时没有表现出来的的潜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诚然,台下一分钟,台上十年功。每一位教师都清楚:在一堂优质课的背后凝聚着自己多少辛勤的汗水。但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肯下功夫,勤洒汗水,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定是硕果累累的金秋。
其他文献
会计政策选择对于企业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提出了防范不当会计政策选择的措施。
五十多年来,香港投身楚辞研究的学者数量甚多.可是,由于时局变化、讯息阻隔、资料散乱,导致其研究成果不显于世.香港代表性的楚辞学著作有:黄华表的<离骚四释>、饶宗颐的<楚
生物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完成生物课教学任务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积极的课堂情绪呢?  一、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统一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将科学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轻松自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把趣味性融入科学文化知识中,需要靠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背后的感性材料,使教学吸引学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等特
电路中极值问题的分析计算,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电路知识和数学知识的能力。
预习既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也是学生学会知识的基础。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因此,能否把预习落实到位,是值得教师探讨的问题。  一、注重培养预习习惯学生的预习习惯不是通过学生在课下随便翻翻教材、看看课文就可以养成的。因此,在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同时,教师不要放任自流,一定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根据英语学科的自身特点,在刚开始时我们最好把预习放在课内进
生物学科的好玩、好学、好用以及生动、有趣注定了它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必然性。通过几年的摸索和钻研,我认为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运用,可具体归结为信息技术作为几种工具在生物教学中的使用,即演示工具、情境创设工具、反馈评价工具、提供资源环境工具、思维拓展创新和探究工具。    一、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生物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如果利用传统的粉笔、黑板、书本、语言“四位一体”的灌输式教学,很难将其表现
高中阶段研究物理的方法有很多,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方法教育内容主要分为四类:一是物理方法:物理方法集中体现了物理学科研究方法的特色。主要有:实验方法(含观察方法)、模型法、理想化法、等效方法、对称方法、守恒方法、叠加方法、整体与隔离方法等。二是数学方法:数学是物理研究的工具,是物理学形式化的语言,数理结合是物理学的最基本方法,在众多的数学方法中常被高中物理教学采用的有:比例方法、比值定义法、图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