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rish_z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读书,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与“乐”都和兴趣有关,讲的就是兴趣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语文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现行的教材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更加全面,形式更为灵活,与现实生活更为贴近。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利用广阔背景做铺垫
  新教材所选内容覆盖面广,体裁各异,而且有些课文的写作时间距离现在比较久远,如何让学生消除时空的障碍顺利理解文章内容呢?我的做法是,首先从作者和背景入手。如在学习现代诗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我就先给学生们介绍了艾青的生平,让他们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了这些资料做铺垫,学生对该诗就有了深层的思考和体会,也很容易感受诗里“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所表达出来的对祖国的挚爱深情。
  二、利用曲折情节感人
  课标中对学生的小说学习的要求是: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但是课本里面节选的情节往往比较简单,单凭这些内容不仅很难全面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不能充分反映原作的真正精彩之处,这样就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进行小说教学时,我就对课文本身加以拓展,让学生在了解更为生动情节的基础上,掌握内容。如在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我以林冲为中心,重点介绍了他前后的有关经历:岳庙烧香、樊楼饮酒、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野猪林得救、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以致最后被逼上梁山。学生们津津有味地听着充满江湖豪情的侠义故事,自然而然地了解了人物活动轨迹和性格变化的背景,等到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时,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林冲由心存幻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最后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及过程,也对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特点有了更深的体会。
  三、利用优美朗读熏陶
  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短小精悍,节奏感强而且含蓄典雅,承载了古典文化的精髓。好的诗歌不仅能给人以美感,还能陶冶人的情操。朗读是体验诗歌美的第一步。学习《长相思》时,我指导学生先从读开始,在朗讀中感知、感受、感悟。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读出“味道”与“感觉”,读出了“征程”的画面与“故国”的情景。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语言美,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受到了美的熏陶,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四、利用逼真场景感染
  新教材中有很多实用性很强的文章,比如招聘、辩论、演讲、广告等,但处于校园中的学生对此知之甚少。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这些内容时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在课外广泛地收集材料,制定方案,课前让学生预习了解基本常识、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然后在课堂上直接模拟演练。比如,设置“招聘现场”,当“考官”提出古怪的问题时,“应聘者”一时语塞,其他学生赶紧为他出谋划策,等到峰回路转,班内响起了阵阵掌声,我也因学生的出色表现而惊喜不已,课堂充满轻松、快乐,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欢乐的课堂中学到了更多更好的东西。
  总之,我们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和积极性,要让学生明白:语文虽然是一门基础学科,但它同时可以承载很多东西,走进语文就开启了一次美妙的思想之旅。踏上了幸福的征程!
  (责编 阿宁)
其他文献
“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黎老师 电话:18618250915 010-59766299-604 邮箱:[email protected]  语文主题学习官网:http://www.52xyzt.com/jjsd/index.j  1月6日,我校三位教师到河北省临西县小学做课交流。课后研讨会上,临西县教研室孙书海主任动情地说:“‘语文主题学习’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老师。
通常,特殊教育学校同一个班里的学生情况并不完全雷同,在能力方面也参差不齐。所以,要想让所有孩子都轻松地掌握知识,我们必须做到因材施教,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
青春期女性因卵巢开始发育,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流血,为子宫功能性出血,其中以气滞血瘀、肾虚不固、脾虚失统、气血双虚常见。笔者经以临床实践分段辨治。
目的:探讨中药并耳穴贴压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61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普咗伦,治疗组予中药并耳穴贴治疗。连续治疗28d后评价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