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艺术美来源于生活,但艺术美比生活美更高。
关键词:艺术创作 艺术欣赏 情感
艺术是美的核心,是美学研究的主体。通过美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可以使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因此研究艺术的美学原理,是艺术发展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在希腊语中,艺术一词兼有两种涵义:(1)美的作品;(2)创造、技巧、技艺。艺术创造是介于认识和实践、认识和心理、理智和意志之间的活动,它是以情感为中介、为焦点的各种心理能力和谐统一的活动。
文艺创作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美,但不等同于生活美。究其根本来说,艺术美已经带上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经过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处理,由艺术转化为存在,成了客观存在的艺术形象,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把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保留了下来,长期供人们欣赏的一种状态。所以,创造才是艺术美的生命。正如美术大师齐白石所说:“采花辛苦蜜方甜”。这里所谓“蜜”,是指艺术美,采花,即指艺术家对生活提炼的过程,“甜”,就是欣赏美所唤起的美感。
当然,在研究艺术美的本质时,首先必须肯定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原料和艺术想象的土壤。客观实践,有力地推动了艺术家的想象,激发了艺术家的情感,也推动了艺术技巧的提高。
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是纯自然的、没有经过加工塑造和刻画的美,而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反映。虽然艺术美来源于生活,但艺术美比生活美应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也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因此,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应,是内容和形式和谐的自由统一。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产生美感的各种因素处在更加协调自由的运动中,但由于各种艺术种类的不同,美感的各种因素的配合比例、结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笔者先以音乐为例,来剖析一下艺术美的特征和起因。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特强,再现性极弱的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结合与集中,具体讲,音乐是注重当下体验的艺术,欣赏音乐艺术,全在于欣赏者本身的艺术修养和对音乐的灵敏感知能力。因为音乐艺术的“描绘”、“再现”和“创造”,不是一种直觉形象,而是一种让欣赏者引起感想和“构造”的朦胧而不确定的听觉形象。
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中,伯牙抚琴时,心往高山,仲子期立即从激昂的琴声中感觉到作者所想,感叹曰:“巍巍忽高山”,而当伯牙神往大河小溪时,仲子期又从连绵不断的琴声中感觉到“流水潺潺”。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音乐创作离不开人的情感,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他首先是一个内心丰富、精神富有的人,所以才能够将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绪倾注于自己的作品当中。情感是音乐表达的主要对象,也是创作中的主要源泉,而音乐欣赏,就是由音乐引起人们内心的一系列情绪反应,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艺术家的真情实感。
但是,音乐美感也不是纯感性的,其中还有相当大的“理”的因素。音乐形式的构成,不仅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独特的规律性,而且音乐鉴赏本身就有着理性基础。所有这些,在作品中又化为感性的节奏、旋律的流动,已让欣赏者陶醉其中,自由和谐地神游于美妙的音乐王国。否则的话,音乐家的创作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面对这样的作品,欣赏者也会被搞得云绕雾罩、不知所云。
美术作品与音乐艺术相比较,又从表现艺术过渡到了再现艺术。美术创作反应生活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概括性,另一是再现和提炼。尤以雕塑来讲,它虽是静态艺术,但静中却有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和抒情性。例如“断臂的维纳斯”,著名雕塑大师罗丹在灯光中观赏维纳斯雕像时,在静态的石像上看出了曲线的起伏、生命的颤动,体味出温暖与爱抚的气氛,以至于情不自禁,像情人一样俯身在石像上。此情此景,产生的美感和精神愉悦,真是形神情理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人们在创作、欣赏艺术作品时,其认识性、观念性更加突出,理智、理解因素越发重要。不难看出,艺术的美感构成,是随着艺术家的创作情感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缺少艺术修养的人,它的文化是不完善的。人们通过艺术学习,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净化了心灵,重要的是改变了做人的品质。这是艺术美的特殊价值。“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艺术家是追求真善美结合的典范。人们通过对艺术中美的感受和品味,不但提高了艺术趣味,而且也提高了对现实的洞察能力和自解能力,促进人们更高的精神能力追求,引导人类趋于善境,使人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人,从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创造的特点,就在于它介于认识活动和意志目的的活动,科学认识和伦理实践,有目的和无目的之间,是认识和心理、理智和意志情趣、科学和伦理、有目的和无目的的直接统一,高度而直接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英]克莱夫·贝尔. 塞尚之后(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理论与实践[M].张恒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杨宗兰.美感[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
[3]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关键词:艺术创作 艺术欣赏 情感
艺术是美的核心,是美学研究的主体。通过美学去探讨艺术、研究艺术、创造艺术,可以使艺术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升华、不断发展和不断创新。因此研究艺术的美学原理,是艺术发展和艺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在希腊语中,艺术一词兼有两种涵义:(1)美的作品;(2)创造、技巧、技艺。艺术创造是介于认识和实践、认识和心理、理智和意志之间的活动,它是以情感为中介、为焦点的各种心理能力和谐统一的活动。
文艺创作是一种艰苦复杂的创造性劳动,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美,但不等同于生活美。究其根本来说,艺术美已经带上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经过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处理,由艺术转化为存在,成了客观存在的艺术形象,是把现实生活中的美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集中体现。也是作者把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保留了下来,长期供人们欣赏的一种状态。所以,创造才是艺术美的生命。正如美术大师齐白石所说:“采花辛苦蜜方甜”。这里所谓“蜜”,是指艺术美,采花,即指艺术家对生活提炼的过程,“甜”,就是欣赏美所唤起的美感。
当然,在研究艺术美的本质时,首先必须肯定艺术美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原料和艺术想象的土壤。客观实践,有力地推动了艺术家的想象,激发了艺术家的情感,也推动了艺术技巧的提高。
生活美是艺术美的源泉,是纯自然的、没有经过加工塑造和刻画的美,而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反映。虽然艺术美来源于生活,但艺术美比生活美应该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也更典型、更理想、更带普遍性。因此,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集中反应,是内容和形式和谐的自由统一。在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产生美感的各种因素处在更加协调自由的运动中,但由于各种艺术种类的不同,美感的各种因素的配合比例、结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下面笔者先以音乐为例,来剖析一下艺术美的特征和起因。
音乐是一种抒情性特强,再现性极弱的艺术,是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结合与集中,具体讲,音乐是注重当下体验的艺术,欣赏音乐艺术,全在于欣赏者本身的艺术修养和对音乐的灵敏感知能力。因为音乐艺术的“描绘”、“再现”和“创造”,不是一种直觉形象,而是一种让欣赏者引起感想和“构造”的朦胧而不确定的听觉形象。
在“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中,伯牙抚琴时,心往高山,仲子期立即从激昂的琴声中感觉到作者所想,感叹曰:“巍巍忽高山”,而当伯牙神往大河小溪时,仲子期又从连绵不断的琴声中感觉到“流水潺潺”。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音乐创作离不开人的情感,一个优秀的艺术家,他首先是一个内心丰富、精神富有的人,所以才能够将自己丰富的情感以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绪倾注于自己的作品当中。情感是音乐表达的主要对象,也是创作中的主要源泉,而音乐欣赏,就是由音乐引起人们内心的一系列情绪反应,使人们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艺术家的真情实感。
但是,音乐美感也不是纯感性的,其中还有相当大的“理”的因素。音乐形式的构成,不仅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独特的规律性,而且音乐鉴赏本身就有着理性基础。所有这些,在作品中又化为感性的节奏、旋律的流动,已让欣赏者陶醉其中,自由和谐地神游于美妙的音乐王国。否则的话,音乐家的创作会“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而面对这样的作品,欣赏者也会被搞得云绕雾罩、不知所云。
美术作品与音乐艺术相比较,又从表现艺术过渡到了再现艺术。美术创作反应生活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概括性,另一是再现和提炼。尤以雕塑来讲,它虽是静态艺术,但静中却有音乐的节奏和律动,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和抒情性。例如“断臂的维纳斯”,著名雕塑大师罗丹在灯光中观赏维纳斯雕像时,在静态的石像上看出了曲线的起伏、生命的颤动,体味出温暖与爱抚的气氛,以至于情不自禁,像情人一样俯身在石像上。此情此景,产生的美感和精神愉悦,真是形神情理融合在一起,达到了一种忘我的艺术境界。
综上所述,人们在创作、欣赏艺术作品时,其认识性、观念性更加突出,理智、理解因素越发重要。不难看出,艺术的美感构成,是随着艺术家的创作情感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一个缺少艺术修养的人,它的文化是不完善的。人们通过艺术学习,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净化了心灵,重要的是改变了做人的品质。这是艺术美的特殊价值。“艺术的目的是追求美”。艺术家是追求真善美结合的典范。人们通过对艺术中美的感受和品味,不但提高了艺术趣味,而且也提高了对现实的洞察能力和自解能力,促进人们更高的精神能力追求,引导人类趋于善境,使人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人,从而推动现实社会的发展。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创造的特点,就在于它介于认识活动和意志目的的活动,科学认识和伦理实践,有目的和无目的之间,是认识和心理、理智和意志情趣、科学和伦理、有目的和无目的的直接统一,高度而直接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英]克莱夫·贝尔. 塞尚之后(20世纪初的艺术运动理论与实践[M].张恒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杨宗兰.美感[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
[3]何新.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