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jl1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瑞典皇家科学院于2009年10月7日宣布: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美国科学家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女科学家阿达·尤纳斯三人共同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以表彰他们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诺贝尔奖委员会在颁奖声明中说:“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一种关键生命过程的研究,即核糖体如何利用DNA的信息制造蛋白质,进而制造了生命。因为DNA只是包含了生命的蓝图,是被动的,需要核糖体把这些信息变成现实。也正是由于核糖体的关键作用,现在它对于抗生素研究也非常重要”。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理解核糖体的工作机理对了解生命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命体就像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精密的仪器,不同“零件”在不同岗位上各司其职,有条不紊,而核糖体扮演生命化学工厂中的“工程师”:翻译出DNA所携带的密码,产生不同的蛋白质,分别控制人体内不同的化学过程,核糖体在化学层面上构建并控制着生命体。三名获奖者在各自漫长的旅途上寻获“金钥匙”,成功破解了蛋白质合成之谜的“最后一块碎片”。他们在不同时期所获不同发现彼此启发,互相补充,堪称为一次非传统意义上的伟大合作。
  三位科学家都采用X射线蛋白质晶体学技术成功绘制了核糖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在原子水平上分析了由几十万个原子构成的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并标识出了构成核糖体的成千上万个原子。这些科学家不仅让我们知晓了核糖体的“外貌”,而且在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你学会了什么
  
  万卡特拉曼·莱马克里斯南、托马斯·施泰茨和阿达·尤纳斯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贡献,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而不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因为( )。
  A 他们的研究和生命蛋白质有父
  B 他们的研究有利于研制新的抗生素
  C 从原子层面上揭示了核糖体功能的机理
  D 他们的研究深入到细胞的层次
  答案:C。
其他文献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接上期)还是要说说燃料电池的化学工作原理,它和电池相似,同样是利用“间接”得失电子的化学反应来提供电能的,如下图,以氢气燃料电池为例,氢气通过电池的负极,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失去电子。变为氢离子(H ),这些氢离子从负极通过液态电解质“奋力”,地游到正极,而负极上收集的电子们则通过外电路,从负极跑到电池的正极,电流通过外电路的过程是可以做功的,大家看,电子,氢离子,二者一正一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据英国媒体报道,世界首架无污染的太阳能飞机2011年5月13日进行了第一次跨国界飞行:于当天早上在瑞士西部帕耶讷的一个机场起飞,13h后顺利抵达布鲁塞尔扎芬特姆机场。  这是该飞机的第五次飞行,之前的四次都没有飞离瑞士国界,该机首次试飞是在2010年4月。三个月后的7月份完成了连续26 h的飞行,这是太阳能飞机的最高飞行时间记录,据研发计划,2013年将有更大机型的太阳能飞机完成环球飞行。  旨在
素數的分布
期刊
在初中物理竞赛中,关于声现象,主要考查以下知识:  1 利用声速进行有关计算(例如回声测距离),可以认为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沿直线匀速传播,利用s=ut计算。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
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都包含着物理知识,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就能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同学们常见的自行车上就隐藏了很多物理知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沸腾可乐”要求比赛选手同时食用可乐汽水和薄荷糖,比试看谁吃得多,谁撑得久,从口中喷出的可乐最高,便可成为优胜者。下面这个小实验可以帮助你认识“沸腾可乐”是一个勇敢者的冒险游戏。  【实验用品】新鲜可乐(500mL)、薄荷糖、自配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紫卷心菜汁水、带盖的药瓶、饮料管等。    做一做    1 打开可乐瓶盖加入四小块薄荷糖,连接自制装置。  2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2009年1月5日央视《今日说法》节目中,播出了在吉林省辽源市发生的多起万能充电器爆炸伤人案例。类似这样的爆炸事件,在全国各地也有发生。小小的万能充电器竟然变成了定时炸弹。那么用万能充电器充电时发生爆炸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切祸端都是由万能充电器引起的吗?    手机电池的分类    目前市场上手机主要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包括液体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两种。目前液体锂离子占据主要市场份
今天,人类已经无法离开电,从电视电脑到飞机飞船,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电能时时刻刻为我们服务.所以,没有电能的广泛应用,就没有现代科技进步和经济腾飞,电能对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贡献可谓功勋卓著.  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生活中也常用千瓦时(kWh)或度做电能计量单位.电能是商品,需要通过计量用户电路消耗电能的多少来计算其应缴电费.电能的计量仪器是电能表,它应串接在用户电路的干路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第93页的图10.1-1是一幅贝尔1892年在纽约至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仪式上的图片(如右图).历史上的第一部电话机于1876年在美国投入使用.如今,电话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可是你知道电话是怎样发明的吗?  贝尔1847年生于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从事聋哑人教育工作的,贝尔从小就受到熏陶,对声学和语言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次,贝尔在做聋哑人用的“可视语言”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