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人文的传统,人文科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和自然的良性运行和发展。高职教育肩负着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精神;文化;能力;课程
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最早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纵横数万里。我们华夏儿女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骄傲和自豪,并以独立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国的传统文化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的良好道德观念,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大学生学会做人。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高青年人的思想、审美、文化、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人文的传统,人文科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和自然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它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整体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和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1人文素质的提升是高职教育之必然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而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笔者认为,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人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因此,提高人文素质对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论语·学而》中日:“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孝”、“弟”、“谨”、“信”等都强调“行”,即实践,“文”则指文化学养的吸收与积淀。因此,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中的容忍、宽容与合作精神、富有人类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比起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2提升高職教育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
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既有社会主义理想又有事业心,既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较全面人文素质,既能发明创造又富有协作和奉献精神,既能促进科技经济进步又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知道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a.德育功能,这一功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修养;其中情感的培养中包括爱国情、友善心、正义感等因素,态度培养包括积极、科学、合作等因素,价值观的培养包括真、善、美的判断标准等。b.智育功能,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分解为知识积累功能、能力增加、智力提高功能。c.美育功能,即审美情趣、审美想象和审美超越的培养,它能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良好的道德情感、创新的精神和心理调节能力等。为了打造和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实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课程整合。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可从此人手,以摆脱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高职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所谓整合,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交融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和谐关系。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技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技人文化,使人文构建在科技的基础之上,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和圭臬。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比起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来说,学时、学分比例少,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所以其目标比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也应有所降低,基于这种差别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功能层次上应该有所调整。对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来说,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中的宽容与合作精神,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
2.2摆正文化素养课理论和基础课程位置。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人到专业技能培训之中,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注意学科、专业(职业)之间的交叉,利用学院多学科、专业(职业)特色,通过专业课程、讲座、实习、培训等,强化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教育。各专业要设置一定课时和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现文理渗透,文、工、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各学科的课程原则上可分为政治类、文化类、艺术学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技能类等五类。前四类课程在学科人文素质的教育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着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实力和功力基础的课程。从现行的教学情况表面上看,课程体系和各课程间的课时设定总体上还是可以的。教学是双边活动,没有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教学怎么可能有成效。显然,摆正文化素养课理论和基础课程位置,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转变教学的观念和手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强化综合文化建设拓宽人文素质培养。高职院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社会实践的人文教育,其深刻性、丰富性和持久性是校园所无法比拟的。在学校人文学术论坛上可聘请国内、外学者和本校不同院系、专业的学者,以及青年教师和学生就各种人文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公开辩论,以达到多学科交融、人文素质整体提高之目的。高职院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也是增强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会场,高职院校还应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蕴涵着浓浓的学术氛围,它能产生催人奋进的环境力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思维。
为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如广泛开展各种内容不同的主题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并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形式,弘扬良好的人文精神优化学院的育人环境。再则,高职院校可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如历代文化名人的塑像、各种体现人文主题的建筑雕塑、小品等;这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还能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并间接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文素质;精神;文化;能力;课程
我们古老的中华民族最早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纵横数万里。我们华夏儿女以我国的传统文化为骄傲和自豪,并以独立的民族精神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我国的传统文化崇尚道德、重视智慧、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的良好道德观念,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他也有利于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当代大学生学会做人。从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和提高青年人的思想、审美、文化、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操,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人文的传统,人文科学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人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和自然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课程改革的要求。
当今,我国的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迈向大众化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作用,它对人的一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人文素质教育在高等职业院校的整体教育中占有着非常重要地位,所以,必须加强和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1人文素质的提升是高职教育之必然
所谓人文素质是指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包括按照社会要求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文”一词《辞海》中的解释是:“旧指诗、书、礼、乐等。”《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而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笔者认为,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人文素质对于促进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提高人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还表现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民族精神、改善思维方式、增强非智力因素等几个方面。因此,提高人文素质对弘扬我国优秀的民族精神和文化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通常人们把人文素养教育看作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很好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好地解决人自身的理性、意志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每个人智力、德行、感情、体格各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状态,从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论语·学而》中日:“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里“孝”、“弟”、“谨”、“信”等都强调“行”,即实践,“文”则指文化学养的吸收与积淀。因此,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度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中的容忍、宽容与合作精神、富有人类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等等,这些比起专业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
2提升高職教育人文素质的重要环节
面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何培养既有社会主义理想又有事业心,既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较全面人文素质,既能发明创造又富有协作和奉献精神,既能促进科技经济进步又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我们知道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a.德育功能,这一功能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修养;其中情感的培养中包括爱国情、友善心、正义感等因素,态度培养包括积极、科学、合作等因素,价值观的培养包括真、善、美的判断标准等。b.智育功能,这一功能我们可以分解为知识积累功能、能力增加、智力提高功能。c.美育功能,即审美情趣、审美想象和审美超越的培养,它能提高大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人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良好的道德情感、创新的精神和心理调节能力等。为了打造和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实行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课程整合。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可从此人手,以摆脱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从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来看,高职教育必须改变非此即彼的状况,实现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所谓整合,通俗地说,就是通过交融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浑然一体的和谐关系。这种结合是全方位的,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和人文化的科技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技人文化,使人文构建在科技的基础之上,并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和圭臬。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比起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程来说,学时、学分比例少,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所以其目标比普通高校的人文素质课也应有所降低,基于这种差别对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在功能层次上应该有所调整。对于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来说,高尚的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进取的创造精神,明确的社会责任感,人际交往中的宽容与合作精神,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
2.2摆正文化素养课理论和基础课程位置。将人文素质的培养融人到专业技能培训之中,改革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文课程的教学质量。要注意学科、专业(职业)之间的交叉,利用学院多学科、专业(职业)特色,通过专业课程、讲座、实习、培训等,强化热爱本职工作的职业教育。各专业要设置一定课时和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现文理渗透,文、工、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各学科的课程原则上可分为政治类、文化类、艺术学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技能类等五类。前四类课程在学科人文素质的教育中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着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实力和功力基础的课程。从现行的教学情况表面上看,课程体系和各课程间的课时设定总体上还是可以的。教学是双边活动,没有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教学怎么可能有成效。显然,摆正文化素养课理论和基础课程位置,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转变教学的观念和手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3强化综合文化建设拓宽人文素质培养。高职院校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来自社会实践的人文教育,其深刻性、丰富性和持久性是校园所无法比拟的。在学校人文学术论坛上可聘请国内、外学者和本校不同院系、专业的学者,以及青年教师和学生就各种人文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公开辩论,以达到多学科交融、人文素质整体提高之目的。高职院校校园的文化建设,也是增强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方面。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和会场,高职院校还应根据青年人的特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潜在教育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蕴涵着浓浓的学术氛围,它能产生催人奋进的环境力量使学生不知不觉中收到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思维。
为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如广泛开展各种内容不同的主题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在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并通过广播、板报等宣传形式,弘扬良好的人文精神优化学院的育人环境。再则,高职院校可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校园人文景观的建设,如历代文化名人的塑像、各种体现人文主题的建筑雕塑、小品等;这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而且还能对大学生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审美情操的陶冶,并间接地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