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质疑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k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学生素质,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指导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获取新的知识。因此,让学生学会质疑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
  
  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改变过去过于严肃的课堂秩序,消除学生的压抑心理,创造一个教师亲和度高、学生参与度强且具有较大自由度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质疑心理。我在教学中提倡 “无需举手,无需起应自由发言”,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地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我回答不了,他就当选为当堂最佳学生。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怀疑老师,怀疑书本,怀疑权威,逐渐养成质疑习惯。
  
  二、当好导演,让学生善于质疑
  
  在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导演而不是演员,学生是演员而不是观众。当好导演,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教师的第一要务。
  1、巧用时间。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教师要改变强调接受学习的教学观,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教师讲授内容应详略得当,不宜过多过细,否则学生没有质疑的余地,没有思考的时间,只会死记硬背,久而久之,就什么问题也没有了。
  2、巧设疑问。教学中结合知识向学生展示疑问及解决途径,为学生质疑做好示范。
  3、巧布空白。教师要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想象力,根据教学需要巧留空白,使学生自然产生疑问。
  4、巧选角度。同一事物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考虑,才会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巧选角度,有利于提高质疑质量,更好地认识事物。
  
  三、授之以渔,让学生自主释疑
  
  质疑不是目的,它只是获取知识的开始。学生的疑问教师不宜直接回答,应该通过启发或指导使学生主动搜集、查阅资料,处理信息,学会自主解决疑问。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让学生借助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相关材料去发现和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可以学到科学的认识方法。
  (作者单位:638500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大龙乡小学)
其他文献
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需要教育的创新。而教育创新的核心是课堂教学的创新。因此,提高教师创新能力,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就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战略重点。那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和谐的学习环境需要教会学生宽容、理解、信任和激励学生,为学生创设成功的情境,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乐趣和自信乐趣,积极进取,实现
期刊
本人当了近22年的农村教师,同时也做了近22年班主任工作,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回想起来,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可是近几年,我深刻感受到,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我们班主任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老方式,就与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新任务不相适应。因为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教育目标的实施、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班风、学风的建设,乃至
期刊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在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的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是班主任工作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为了突出这个最基本的核心,班主任在其工作中必须坚持转变五个观念。    一、在对学生实施管理上坚持转变传统的“他管”为学生参与的“自管”    传统的班主任对学生实施管理的基本方法只是简单地
期刊
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在教学审美过程中,处处存在着模糊性。所谓模糊艺术,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不影 响学生准确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教学重点、达到预定教学目的的前提下,用模糊、不确定的教学艺术手法激发 学生的审美想象和审美情思,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优秀的模糊教学艺术都存在下列四个特点:     1、心领神会   美感是相对模糊的心理效应。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对南山的景色感到迷离恍惚,欲
期刊
放眼世界,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为此,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伟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必须不断推进
期刊
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它占据着师生最主要的时间和智力。课堂教学是学生籍以探索和实现自我建构的精神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课堂教学的层次和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效率。只有课堂教学的效率最优化,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教与学的整体层次与水平。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当今社会的迫切需要,而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满堂灌,课下又给学生布置做不完的作业,其结果是使学生“望学生畏”
期刊
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化,教师们纷纷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吸纳新的课程理念,并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使自己的教学发生可喜的变化,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有一部分老师的课堂教学也走入了“新课程理念”的误区。    误区之一:多媒体运用越多越好  新课程理念要求:“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采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所以
期刊
情商是一种无法象智商那样可用一整套题目量化的素质和潜能,一种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人格魅力、精神火花和道德力量,包括人的宏观视野、思维、感情、意志与情怀等“情商指数”。美国心理学家把这种比智商更为重要的、决定事业成功的个性特征称之为“情商”。近几年来,美国心理学家开始研究人的“情商”与人的成长关系。有的学者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商的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这一研究结果是令人震惊的,也是符合实
期刊
【摘要】在“两课”教学中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联系现实问题既能增大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有助于学生认识的深化;创造教学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计划地安排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并能增强“两课”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两课”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学习    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德育课)是培养当代大
期刊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与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功利色彩的工具性得到了彰显——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通过长期的字、词、句、段、章的积淀,并以此作为学习其它知识的工具。当然,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凸显,在当今时代仍有其积极意义。然而,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及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还没有从根本上到位,受到了不应有的弱化待遇,这是语文教学中一种有意的疏忽,由此造成了学生综合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