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师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nu_l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确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有两项任务:(1)发展性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个体发展成熟。(2)补救性教育,即对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给予专门的帮助和矫正,使个体得到正常发展。学校心理教育,应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补救性教育为辅。结合心理学科的特点,通过课堂教学、选修课、课外活动,以及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四种途径,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开展起来。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途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技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的一类教育活动。心理课系统讲授了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原理与技术,对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大优势。因此在心理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找准结合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选修课途径根据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偏低、人格因素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我们在完成规定的必修课外,增设了心理卫生选修课。开设心理卫生课旨在使学生懂得心理卫生知识,提高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德、智、体、美、劳和谐地发展。中师心理卫生选修课的主要内容有:性教育及其心理卫生,对早恋问题作恰当引导,对考试焦虑的心理卫生指导,对厌学情绪的心理卫生指导,对学习习惯的心理卫生指导等,使学生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为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打下了基础。
  课外活动途径课外活动途径可以弥补课堂教学途径的不足,打破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形式上局限性,学生自由参与活动,感到轻松自如,没有心理压力,在生动活泼的活动中,通过亲身实践接受教育,感受深刻。
  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是指学生生活在有安全感的、愉快的、和谐的氛围中。它主要体现在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学习气氛宽松、融洽。教师要能够理解、接纳学生,分享学生的感受,能有效地将师生置于平等地位,使学生容易接受来自教师的各种帮助。
  以上四种途径在中师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侧重,课堂教学着重于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着重维护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几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发挥,达到全面提高中师学生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本文获首届“健康杯”征文三等奖)
其他文献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一类疾病,其病因复杂、病死率高,已逐渐上升为居民死亡的主要死因之一.为了解恶性肿瘤死亡在我市人群中的分布特征,为探讨病因和制订防治措施提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INTERNET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传播媒介,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广东省卫生防疫的专业技术及信息资源,加速我省卫生防疫信息系统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