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处理课程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我们在不断尝试和探索。
传统回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具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商场玩具柜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教师板书算式:44 25,44 38。25 38,44 25 38,并按预设将前两个算式作为新授内容。)
师:“44 38”,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学生纷纷举手。)
生1:等于“72”。(其余学生急忙否定,“不对,等于82”。)
师:到底是多少呢?你能说出理由吗?
生2:4 8=12,40 30=70,70 12=82,所以44 38=82。
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因此,该生顺利地总结出了这种算法。教师露出了赞许的目光,这正符合他预设的算法,其他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完全被忽视了。教师要求大家一起拍手表扬该生,然后接着问:“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新知识的传授就在预设中迅速、顺利地结束了,用时仅6分钟。
一次磨课
在产生例题“44 38”后,教师展开以下教学过程:
师:我们选“44 38”来算一算得数是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在学生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40 30=70,4 8=12,70 12=82,所以44 38=82。(教师表扬了该生表述完整。并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并不断用“真好”“不错”激励学生。)
生2:我是先算44 30=74,再算74 8=82。
生3:我是先算个位上4 8=12,要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4 3=7,所以是82。
生4:我是先算40 38=78,再算78 4=82。
生5:我是用竖式算的。
生6:我是把38看成40,先算44 40=84,再算84--2=82。
生7:我还可以把44看成50。算50 38=88,88-6=82。
教师在教学中预设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但是交流过程中,发现课堂上生成的算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设。因为要尊重学生,鼓励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不断肯定并激励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们挖空心思找寻不同的方法,不考虑这种算法适合与否、方便与否。整个过程结束,花去了约30分钟时间。
二次磨课
在产生例题“44 38”后,教师是这样做的:
师:“44 38”你会口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将你的算法和同桌交流,比较一下你们的算法是否相同,不同在哪里?(在学生进行同桌交流时,教师深入其中了解部分学生的算法,并引导他们与同桌比较,再看看谁的算法更合适,之后开始了全班交流。)
生1:我的方法其实和列竖式差不多。4 8=i2,40 30=70,70 12=820
生2::我和他差不多,只不过我是先算40 30,再算4 8的。
(教师微笑着点点头并统计了一下,发现班中大部分学生都用这样的算法。)
生3:我是先算44 30=74,再算74 8=8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的算法是将第二个加数分一分,先加整十数,再加个位数。)
生4:我的算法和他差不多,不过我是将第一个加数分一分的。
生5:他肯定是先算40 38=72,再算78 4=82。
在学生开展交流时,教师并没有一味追求不同的算法,而是问“你的算法与他相同吗?不同在哪里?”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成与教材的预设结合了起来。学生不再盲目追求不同的算法,而是通过彼此倾听、理解、比较、沟通。从而优化了算法。
在传统回放中,由于教师过分追求预设,从而导致整堂课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相信那几位高高举手想说出自己不同算法的学生,一定会因为没有机会表达而整堂课都闷闷不乐。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在预设的同时,还应尊重生成。让有不同算法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相信效果远比“谁再来说一遍”好多了。
在“一次磨课”中,教师应把握课堂生成的“度”。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但并不意味着将追求算法多样化视为课堂目标。课堂中学生生成的多种算法并不完全合适,教师应引导学生听清他人的算法。与自己的算法相比较,从而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而不能盲目追求生成,一味让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计算。
传统回放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玩具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商场玩具柜看一看。(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列式,教师板书算式:44 25,44 38。25 38,44 25 38,并按预设将前两个算式作为新授内容。)
师:“44 38”,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学生纷纷举手。)
生1:等于“72”。(其余学生急忙否定,“不对,等于82”。)
师:到底是多少呢?你能说出理由吗?
生2:4 8=12,40 30=70,70 12=82,所以44 38=82。
因为学生已经学过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因此,该生顺利地总结出了这种算法。教师露出了赞许的目光,这正符合他预设的算法,其他学生高高举起的小手完全被忽视了。教师要求大家一起拍手表扬该生,然后接着问:“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三名学生依次模仿着说了一遍,而后,新知识的传授就在预设中迅速、顺利地结束了,用时仅6分钟。
一次磨课
在产生例题“44 38”后,教师展开以下教学过程:
师:我们选“44 38”来算一算得数是多少?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看哪一组的方法多?
(在学生小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了全班交流。)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算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40 30=70,4 8=12,70 12=82,所以44 38=82。(教师表扬了该生表述完整。并追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并不断用“真好”“不错”激励学生。)
生2:我是先算44 30=74,再算74 8=82。
生3:我是先算个位上4 8=12,要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4 3=7,所以是82。
生4:我是先算40 38=78,再算78 4=82。
生5:我是用竖式算的。
生6:我是把38看成40,先算44 40=84,再算84--2=82。
生7:我还可以把44看成50。算50 38=88,88-6=82。
教师在教学中预设了学生有可能出现的几种算法,但是交流过程中,发现课堂上生成的算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设。因为要尊重学生,鼓励课堂的动态生成,教师不断肯定并激励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们挖空心思找寻不同的方法,不考虑这种算法适合与否、方便与否。整个过程结束,花去了约30分钟时间。
二次磨课
在产生例题“44 38”后,教师是这样做的:
师:“44 38”你会口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将你的算法和同桌交流,比较一下你们的算法是否相同,不同在哪里?(在学生进行同桌交流时,教师深入其中了解部分学生的算法,并引导他们与同桌比较,再看看谁的算法更合适,之后开始了全班交流。)
生1:我的方法其实和列竖式差不多。4 8=i2,40 30=70,70 12=820
生2::我和他差不多,只不过我是先算40 30,再算4 8的。
(教师微笑着点点头并统计了一下,发现班中大部分学生都用这样的算法。)
生3:我是先算44 30=74,再算74 8=8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他的算法是将第二个加数分一分,先加整十数,再加个位数。)
生4:我的算法和他差不多,不过我是将第一个加数分一分的。
生5:他肯定是先算40 38=72,再算78 4=82。
在学生开展交流时,教师并没有一味追求不同的算法,而是问“你的算法与他相同吗?不同在哪里?”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巧妙地将学生的生成与教材的预设结合了起来。学生不再盲目追求不同的算法,而是通过彼此倾听、理解、比较、沟通。从而优化了算法。
在传统回放中,由于教师过分追求预设,从而导致整堂课学生被牵着鼻子走。相信那几位高高举手想说出自己不同算法的学生,一定会因为没有机会表达而整堂课都闷闷不乐。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在预设的同时,还应尊重生成。让有不同算法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相信效果远比“谁再来说一遍”好多了。
在“一次磨课”中,教师应把握课堂生成的“度”。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是尊重学生的个性,但并不意味着将追求算法多样化视为课堂目标。课堂中学生生成的多种算法并不完全合适,教师应引导学生听清他人的算法。与自己的算法相比较,从而达到优化算法的目的,而不能盲目追求生成,一味让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