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低效林改造技术研究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昆明地区板栗园低效林产生的原因,如未进行整形修剪、土水肥管理不当、病虫害严重等,本研究在宜良县北古城镇阿保村、寻甸县柯渡镇新沙村、盘龙区松华街道小河村3个板栗园区采取了合理整形修剪、加强土肥水管理及针对性进行病虫害防治等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通过2a的技术措施应用,阿保村栗园产量增加10%,栗实出虫率从10%降至1%;新沙村栗园产量增加25%,栗实出虫率从80%降至12%;小河村栗园产量增加43%,栗实出虫率从60%降至10%,效果明显。研究表明:不同修剪措施对板栗产量影响程度为“抓大放小”加摘心>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点源污染的逐步控制,农村面源污染问题逐渐突显,目前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采用排污系数法对沈阳市农村面源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进行核算,分析了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重点排放区域,以及农村生产生活和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沈阳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借鉴。
进入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林业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推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重任。其中,营林造林则是林业生产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科学进行营林造林工作,在丰富森林资源的同时实现其科学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对营林造林工作在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重要性阐述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我国营林造林工作发展现状,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推进森林资源科学发展中营林造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实现我国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整治与修复格局的构建是生态文明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陕西省鄠邑区为例,通过生态保护重要性的单因子评价对自然本底进行识别;农用地通过潜力分析确定重点整治区域;结合研究区现状从山林、水域、农田、镇村角度分析问题,形成问题框架,再根据现有规划以及需要重点保护管控的生态空间,针对具体问题和特殊空间分布对研究区域进行划分。
山地风电场在建设过程中具有扰动土地面积大、水土流失危害大等特点。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县杨树湾风力发电项目为例,通过布设表土保护、边坡防护、截排水设计以及植被恢复等防护措施,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环保型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护措施体系,合理有效地缓解了山地风电场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也为山地风电场水土保持设计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探究打破百香果种子休眠以促进种子萌发的最适水浴处理,加快其实生苗的繁育。收集当年生的百香果“台农一号”品种的种子作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水浴温度和不同水浴时间下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对萌发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G1~G9的9种处理中,百香果“台农一号”种子的最适萌发水浴温度为30℃;最适萌发水浴时间是48h,发芽个数为32个,发芽率为80%。本试验研究结果为贵州百香果“台农一号”种子萌发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后续育种试验奠定了基础。
喷施植物多肽细胞信息传导素可改善茶树的生理机能,使茶树变得健壮后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减少生态茶园、有机茶园对生物农药的依赖和使用。过多的依赖和使用生物农药后,并没有从根本上防治虫害,然而当生态系统达到平衡以后,茶园天敌数量增加,虫害自然减少。该试验处理在增加天敌数量、恢复茶园生态平衡方面优于喷施生物农药的对照,对害虫防治效果方面不低于对照,在降低农残蒽醌上的效果优于对照。
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国家更加重视森林资源的建设和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相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在我国大力实施,对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是林业事业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森林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而且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保障。现阶段,生态林业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整个林业和造林技术对林木的产量和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林业工作人员必须按照步骤和国家规定为国家做好准备。
欧月是“欧洲月季”的简称,通常泛指2000年之后由欧美、日本等地引进我国的月季新品种。相对于我国传统月季而言,欧月具有花色丰富、花型株型繁多、香味浓郁多样、开花期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庭院、花坛、花境、盆栽及切花栽培,是近年我国花卉产业极具潜力的花卉品种。因此,本文通过对欧月的种类以及相关栽培技术要点进行概述,旨在为欧月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记录了村民的民俗文化、传统风貌、建造技艺及农耕文化等田园风光,同时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家及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为辽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提供活力。因此,本文对辽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分布特征及景观要素进行分析,以期提供参考。
“濉1216”小麦是濉溪县农科院研发站2004年推出的杂交组合小麦品种,采用混合系谱法选育,产量高,抗病能力强。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小麦新品种“濉1216”的特征特性,探讨其在产量方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