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基因突变与皮肤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meta分析

来源 :国际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BRAF突变频率以及该突变与皮肤黑色素瘤(CM)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使用Pubmed、Embase、维普、清华同方等数据库检索2013年4月以前相关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BRAF突变有9项研究,共1134例患者.CM患者BRAF突变率为47.3%.50岁以上患者BRAF突变OR =2.30,95% CI为1.36 ~3.91;浅表扩散性黑色素瘤(SSM)B RAF突变OR =2.11,95%CI为1.64~2.71;病灶在躯干时BRAF基因突变OR=2.35,95% CI为1.71~3.21;浸润深度小于1mm时BRAF突变OR=1.56,95% CI为1.08 ~2.25.结论 BRAF基因突变易发生于年龄50岁以上、SSM、病灶在躯干及浸润深度小于1mm的患者,而与性别无关。

其他文献
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血液中,具有预防多种癌症、抗老化等作用.它可以通过抑制口腔癌细胞增殖、增强细胞间连接通讯来预防口腔癌的发生,通过降低多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活性来抑制大肠癌的发展,使抗转移基因如nm23-H1等的表达量增加而发挥抗转移作用。
术前放疗联合化疗和(或)靶向治疗不仅能降低局部晚期直肠癌的复发率,提高保肛率及病理完全缓解率,还可以改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术前新辅助治疗将逐渐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案。
甲状腺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辐射是明确的危险因素,碘摄取量与甲状腺癌的关系仍存在争议.研究表明,多个信号传导通路中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是甲状腺癌分子致病机制的核心.另外,促甲状腺素、体重指数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也与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生、发展及转移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关于NSCLC中Fas及Fas配体(FasL)蛋白的表达以及其介导的凋亡、免疫逃逸在肺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涌现.探讨Fas-FasL系统在NSCLC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肺癌、判断预后、设计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
近期大量研究发现微小RNA在胃癌的发展、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都起着关键性作用.已有报道证实miR-451可以作为一种有用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胃癌的筛查,miR-203、miR-21可能成为胃癌诊断的标志物.微小RNA既可以发挥癌基因作用,也可以发挥抑癌基因作用,如miR-141通过对正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表达的抑制来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循环肿瘤细胞(CTC)具有的特异性(上皮间质转化、与骨髓来源细胞的融合、抗失巢凋亡)决定了将其作为原代目标进行培养的必要性,所培养出的细胞株将为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的转移机制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为患者的靶向治疗提供个体化的新方向。
BRAFv600E基因突变是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最常见的遗传学事件,是浸润性肿瘤临床表型和预后不佳的指标.BRAFV600E因突变检测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术前鉴别诊断及指导甲状腺癌的手术切除范围、判断患者预后、指导术后后继治疗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常用的肿瘤检测标志物敏感性低,特异性差,无法实现早期诊断目的,而肿瘤相关抗原的自身抗体能在肿瘤无症状阶段被检测到,因此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由于自身抗体能在血清中检测到,所以能作为一种方便的非侵入性方法对肿瘤进行筛选.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自身抗体谱的发现,将有助于改善对肿瘤患者的诊断和预测。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治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保留膀胱术后的放化综合治疗对预防术后复发、保存膀胱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图像引导的放疗可减少摆位误差,减少器官运动引起的内边界,减轻放疗不良反应,为膀胱癌患者提供计划靶区外扩边界大小的规律。
趋化因子CXCL12又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是一个定位于10号染色体由基质细胞产生的CXC类趋化因子.目前认为CXCR4和CXCR7是CXCL12的两个受体.多项研究发现CXCL12在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CXCL12有望成为肿瘤基因治疗的新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