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有“情感”养胃先养“心”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r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时,胃口就没有食欲;当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则食欲倍增。事實上,人的胃肠其实是有“情感”的器官,它们的蠕动尤其是各种消化腺的分泌,都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支配下进行的,而许多胃病的发病也是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的。
  压力太大导致“老胃病”
  患者李某44岁,在13年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呈灼烧感,伴有呃逆、嗳气、吐酸,饥饿时双手乏力等症状,但因症状较轻,没去医院诊治,仅仅希望通过饮食控制缓解,近两月体重减轻十余斤。经检查,病情已发展成慢性浅表性胃炎,虽然接受了护胃、制酸等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
  在医生进一步询问之下,李某自述,做生意压力过大时能明显感到胃痛加重,患者长期工作繁忙,压力较大,而久居岭南湿热之地,应酬多,且多烟酒,胃病状况一直未有改善。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因为症状发展缓慢,很多人在症状明显后才给予治疗,但大多数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症状明显时往往已发展至糜烂性胃炎或胃穿孔等严重胃病。另外,浅表性胃炎与情绪等有密切关联,上述案例中李某正因为长期压力过大,以致胃部不适,所以保持愉快的心情对胃病的痊愈非常重要。
  吃饭时尽量“心无旁骛”
  饮食的吸收消化,需要足够充分的血液供应胃肠道。所以,吃饭时应专心致志,不可一心二用。如果一边吃饭,一边思考问题;或者一边吃饭,一边看书、看电视,较多的血液要供应脑部工作,会直接影响胃肠道的血液供应。经常这样,势必会影响胃的作用,引起胃病发生。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坤坤奶奶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每周一碗鸡汤,会让坤坤疼得走不了路,到浙大一院一检查,发现是9岁的孙子坤坤居然得了痛风……  这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林进分享的真实案例。据统计,全国估计有10%的人口患有高尿酸血症,且年轻的患者越来越多,痛风病人正不断刷新年龄新低。  每周一顿母鸡大餐 痛风找上门  几天前,坤坤因为大拇指肿痛,走不了路,而被家人背到了浙大一院林进主任的门诊。林主任
期刊
蹇先艾的短篇小说创作富于地方色彩,从中可挖掘出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首先,作家善于选择有家乡地方色彩的材料为小说题材,表现了家乡贵州从自然景观到社会制度再到人物个性
综合控制指标越正常越好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科主任田晨光说,理论上,糖尿病患者综合控制指标越正常,对患者身体健康越好。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控制是一个综合调控,控制指标的任何改善对患者都有益,将会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如糖尿病控制指标之一糖化血红蛋白,其水平降低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及神经病变的减少密切相关,从10%降到9%对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要大于其从7%降至6%。  实
期刊
李阿姨最近总感觉肩膀疼痛不适,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肩周炎。医生进一步细查得知,李阿姨原来有8年糖尿病史,便告诫她,她的肩周炎可能是血糖控制不好引起的。李阿姨不解:血糖控制不好怎么會引发肩周炎?  糖尿病人是肩周炎好发人群  肩周炎与糖尿病表面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肩周炎也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糖尿病并发症不仅可累及身体各重要器官,比如最常见的心脑血管、肾脏、视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