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li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应用题考验的是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实际操作运用能力,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在应用题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为目标,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训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思路和积极探索问题的学习品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认识数学,提升数学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综合素质;数学能力
  应用题教学实质上是实践教学,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知识教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数学教学达到强化学生数学能力,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目的。应对新课改的客观要求,数学应用题教学也不同于以往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更加遵循学生自主性,满足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和培养的要求,下文就以此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生活性是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过程,多从学生生活实际和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把握教学活动的生活性,将抽象、深奥、难懂的数学知识点以生活化、形象化的表现形式表现出来,一方面,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另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应用题教学要把握学生实际情况,开放应用题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敏感度。与此同时还有助于观察能力、独立思维能力、数学思想和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把握学生主体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全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应用题教学作为整体数学教学的缩影,是对学生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和数学知识结构的一个客观的反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践应用题中的问题以外,还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思维能力和自觉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审题,理解解题思路和算理,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应用题教学中能够自主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去归纳解决应用题的一般规律和步骤,去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学习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以学生主体发展为基础的,在應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在自主动手操作中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帮助学生把握知识之间内在的规律性和联系性,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认知,增强学生的数学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三、重视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以学科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为基础的,以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对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性和规律性,要帮助学生探索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求异思想
  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在对题型认识和解决思路上都是存在差异性的,作为教师要肯定这种差异性,多引导学生从多层次、多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中形成新的认知,从而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奠定基础。
  2.尊重学生思维的差异性,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创设常常是以整体性为基础展开的,这就难免造成教学过程中的两极化现象,影响教学的全面性和整体效果。对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合理采用分层教学模式,使教学兼顾全体和个体,让学生从自身的思维立场出发,去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以激发学生内在潜能,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促进教学整体效果的提升。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巩固学生创新基础
  应用题教学过程是一个思维能力培养与发展的过程,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数学思想的严谨性,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夯实学习基础。
  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情况,多从学生的思维和角度出发,鼓励学生大胆求知和积极探索,让学生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拓展思维、发散视野,增强见识,促进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总之,只要我们合理把握教与学的基本关系,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能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江萍.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数量关系分析能力的培养[J].祖国,2018(2).
  [2]刘丽平.浅谈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神州旬刊,2015(11).
  [3]金建华.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几点体会[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1).
  [4]尹洪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科学导报,2015(10).
其他文献
摘 要:口头表达的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之一。口语训练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必须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  关键词:倾听;朗读;积累;评价  “语言文字的运用”主要指口头语言表达和书面语言表达。“运用”应有两层意思,一是语言文字能正确、规范地运用;二是语言文字能有方法、有创意地运用。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教会倾听,夯实基础  “学会倾听”一是
河南省东山洼银多金属矿田的地质主体为二郎坪群,主要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环境的火山—沉积建造及早古生代以来的花岗岩类侵入体组成,矿田内蕴涵重要的银、金、铜、铅、锌等矿
摘 要: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通过教给学生形象识字,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达成师生之间情感共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适时巧妙地融入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達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形象;情感;歌曲;学习兴趣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脑力活动,怎样开启学生心扉,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逐步实施,在素质化教育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过去的教会知识向着培养学习能力方向转变,与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随
工业指标作为矿山经营参数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合理确定工业指标,将直接影响矿山企业的经营效益。分别采用类比法、价格法、方案比较法,与采、选、冶加工方案以及与其相关的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