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影响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地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探究知识,获得在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方面不断地提高,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充满宽容和理解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交流。只有在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会以愉快的情绪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本文就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下的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课堂上,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会形成对话平台,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的学习状态下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语文独有的魅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沟通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在讲授《番茄太阳》一文时,学生对文中两次写到“番茄太阳”感到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学生的谈话激起学生兴趣:“番茄,太阳,番茄太阳,多么奇妙的组合呀!双目失明的女孩明明创造了它,这‘番茄太阳’也深深地影响了作者。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走近明明,走近这‘番茄太阳’。课文中多次出现‘番茄太阳’,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学生开始读书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认识番茄太阳。课文中提到: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及时问学生:“明明所说的‘番茄太阳’指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的10至13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理解。”笔者又接着说道:“这‘番茄太阳’是明明心中的太阳,它和番茄一样又大又红又圆,和太阳一样温暖……”学生们会心地笑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课文中“番茄太阳”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学习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启发,个体在课堂上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语文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和活力也将在民主和平等中得以绽放。对于学习中的疑问,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条件的差异,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学生创造思维的表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悉心呵护,并加以鼓励。教师要放下身子,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开启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把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留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不盲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迷信教材,大胆说“我的看法是”。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自由表达的空间中,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学生内心产生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其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赞扬的语气激学生
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被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明显,有时教师的一句夸奖会让他们兴奋好几天。小学语文教师,大部分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长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赞扬和欣赏的激励效用有时是事半功倍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同学的掌声、教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有时会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有时用亲切的动作,如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在课堂教学中多赞赏学生,不是虚伪的,用的是真情。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学习效果也会变好。可以说,欣赏产生创造力,赞赏调动学习兴趣,赞赏出优秀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欣赏和赞扬融洽了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活跃了语文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秀行为,更要赞扬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语提醒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弯下腰,认真听,用心去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被当作一个个知识的“容器”,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的标准件。《新课标》中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弯下腰,认真听。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发现,倾听学生的发言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倾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笔者常常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独到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在倾听的过程中笔者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可以真正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
通过说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学生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譬如在教的《槐乡五月》时,笔者提问:“五月,当我们走进槐乡,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当学生找到句子后,笔者又接着问“句子中没有一个‘香’字,为什么说你闻到了槐花的阵阵香味呢?”“这段话中,哪些字词最能让你闻到槐花的香气呢?为什么?(瑞、抱、挂满);从这些字词,你能体会到什么?”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部分文字中无一个“香”字,却能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词语,体会到槐花的香和人们的乐,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教会学生终生学习延伸。学生多讲、教师多听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以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发挥教师魅力,激起学生的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刚柔相济的书法,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信手拈来,带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语文的独特美,教师能够用自己的教学技巧让教材妙趣横生。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课堂上不随意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课堂变成教师“一言谈”的局面,让民主之风沁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精彩!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桃源小学)
新课标强调教师由传授者转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充满宽容和理解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学生无拘无束地大胆质疑、发表见解、与教师交流。只有在这样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才会以愉快的情绪钻研问题、启动思维、驰骋想象。本文就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出自己的见解。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以下的做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一定要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在课堂上,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会形成对话平台,学生才能在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的学习状态下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语文独有的魅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沟通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在讲授《番茄太阳》一文时,学生对文中两次写到“番茄太阳”感到无法理解,笔者就引用学生的谈话激起学生兴趣:“番茄,太阳,番茄太阳,多么奇妙的组合呀!双目失明的女孩明明创造了它,这‘番茄太阳’也深深地影响了作者。今天,我们就继续跟随作者走近明明,走近这‘番茄太阳’。课文中多次出现‘番茄太阳’,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找到这样的句子画下来。”学生开始读书后,笔者再次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认识番茄太阳。课文中提到: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吗?太阳像番茄吗?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阳’。”及时问学生:“明明所说的‘番茄太阳’指什么呢?读一读课文的10至13自然段,谈一谈你的理解。”笔者又接着说道:“这‘番茄太阳’是明明心中的太阳,它和番茄一样又大又红又圆,和太阳一样温暖……”学生们会心地笑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要学生自己概括对课文中“番茄太阳”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学习直至铃声响起还意犹未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启发,个体在课堂上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语文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和活力也将在民主和平等中得以绽放。对于学习中的疑问,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条件的差异,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学生创造思维的表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悉心呵护,并加以鼓励。教师要放下身子,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开启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把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留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不盲从于教师,不迷信于权威、不迷信教材,大胆说“我的看法是”。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自由表达的空间中,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学生内心产生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其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无限魅力。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用赞扬的语气激学生
没有一个人不渴望被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尤为明显,有时教师的一句夸奖会让他们兴奋好几天。小学语文教师,大部分都担任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肯定自己的长处。清代学者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赞扬和欣赏的激励效用有时是事半功倍的。对于小学生来说,同学的掌声、教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课堂上笔者采用多种表扬方式:有时会用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有时用亲切的动作,如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在课堂教学中多赞赏学生,不是虚伪的,用的是真情。有了赞赏这一“添加剂”,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就会变得活跃,学习效果也会变好。可以说,欣赏产生创造力,赞赏调动学习兴趣,赞赏出优秀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欣赏和赞扬融洽了语文课堂的师生关系,活跃了语文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提升起到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秀行为,更要赞扬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语提醒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弯下腰,认真听,用心去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下,教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被当作一个个知识的“容器”,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的标准件。《新课标》中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弯下腰,认真听。这样坚持下去,就会发现,倾听学生的发言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倾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笔者常常被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独到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在倾听的过程中笔者从学生身上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可以真正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
通过说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学生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譬如在教的《槐乡五月》时,笔者提问:“五月,当我们走进槐乡,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当学生找到句子后,笔者又接着问“句子中没有一个‘香’字,为什么说你闻到了槐花的阵阵香味呢?”“这段话中,哪些字词最能让你闻到槐花的香气呢?为什么?(瑞、抱、挂满);从这些字词,你能体会到什么?”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部分文字中无一个“香”字,却能让学生抓住关键性的词语,体会到槐花的香和人们的乐,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教会学生终生学习延伸。学生多讲、教师多听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以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角,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发挥教师魅力,激起学生的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自然大方,亲切随和的教态,端庄、搭配得当的衣着,刚柔相济的书法,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普通话,都会对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从而激发起学习兴趣,焕发课堂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将学生带入美妙的文学殿堂,最重要的还得用语文的真正学识去感染学生,使其受到熏陶。“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满腹经纶、才气横溢,授课时,或宏论滔滔、妙语连珠,或精点略评、字字珠玑,让学生如饮甘醇,定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表情达意的准确性,辞约意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定能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要熟悉教材,对典范的名篇佳作记忆成诵、信手拈来,带给学生以艺术熏陶与美的享受,真正成为学生求知与做人的良师益友。语文教师出色的艺术审美能力与艺术创新能力,有助于激活课堂气氛,使课堂充满朝气与生机,因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点拨下,能够从教材的字里行间发现语文的独特美,教师能够用自己的教学技巧让教材妙趣横生。不仅如此,教师匠心独运的板书设计也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焕发出语文课堂的活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在课堂上不随意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改变以往课堂变成教师“一言谈”的局面,让民主之风沁入语文课堂,让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精彩!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桃源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