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在院前心肺复苏术评估中的意义

来源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li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心搏骤停的发生率为20~140例/10万人,其中约80%患者心搏骤停是发生在院外,生存率约2%~11%。成功救治心搏骤停患者的关键要素包括心搏骤停的早期识别、及时且有效的心肺复苏术(CPR)、除颤策略和复苏后治疗等。最初由旁观者实施CPR,其次由快速应急部门(我国主要是以“120”为代表的院前急救机构)提供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对最终结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院前急救医疗服务受到经济实力、城市规模、急救意识、服务区域以及传统观念等影响,并且由于院前急救车辆的空间限制,复苏急救设备比如心肺复苏的医疗器械等未广泛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仍是医师现阶段院前急救现场处置心搏骤停患者的核心手段。由于徒手心肺复苏受到体力及参加抢救人员限制,难以长时间保证按压的有效性,同时院前急救医师面临如何评估心肺复苏的质量、预判患者的预后、何时终止心肺复苏等问题。现如今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通过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指导复苏的方法受到普遍推荐,现将其指导院前CPR的意义做简单阐述。
其他文献
目的 以Levey-Jennings(L-J)氏质控图法评价囊尾蚴病IgG抗体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方法 以试剂盒内提供的阳性对照血清作为内部对照阳性质控血清,经临床确诊的囊尾蚴病患者血清
Objective To explore prospective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preleukemia.Methods A case control study was done comparing the discrepancies on clinical and laborator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配合常规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9例百草枯中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 F-deficiency and active efflux in the accumulation of hydrophilic fluoroquinolones ciprofloxacin
近年来,各种灾害事故频发,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行动日益频繁。但目前,由于地方和军队、武警部队之间尚未形成完善的应急医学救援体系,军地联合组织应急医学救援行动的效果还
Objective: High dose chemotherapy supported by 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 (AHSCT) has developed dramaticly in recent years and become t
2013年以来我科自行设计制作了芒硝敷带,用于缓解急性胰腺炎患者腹痛症状及肠道功能的恢复疗效较好,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血液净化治疗已经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的患者,主要用于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心力衰竭、急性胰腺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危重症的救治。本文总结了我科近3年来血液净
注射用盐酸表柔比星是常用的化疗药物,外渗会导致局部软组织坏死。我科有1例淋巴瘤患者经外周浅静脉输注表柔比星过程中发生外渗,经护理人员紧急处置,将危害降到最低,现总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