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船舶公司的上扬曲线谭作钧 掌握主导权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4年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信心满满地做出下一步规划的时候,和所有企业一样,丝毫没有料到第二年全世界便遭遇了金融危机的冲击。
  2007年,就在金融危机的前一年,中船集团公司吹响“创新做强”的号角,进一步提出了“五个世界领先”的奋斗目标,即经济规模世界领先,科技水平世界领先,管理水平世界领先,人才队伍世界领先,盈利能力世界领先。
  今天对集团公司总经理谭作钧来说,有种风雨过后见彩虹的味道。在2010年,中船集团已经进入世界造船集团前三强,和此前的历史排名连接成一条上扬的曲线。
  按照谭作钧的话说,“中船集团将科技进步和创新摆在了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品结构的突出位置,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实际上,在近几年需求低迷、运费疲软的市场背景下,中船集团不断提高船舶营运经济性,积极研发和设计营运经济性更好的船舶,并以“技术性能指标先进、性价比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好、船东接受程度高”为标准,打造品牌船型,降低船舶燃油消耗,提高船舶对航线和港口的适应能力。
  绿色、环保、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航运业和造船业的环保要求被提高到一个新层次,行业门槛明显提高。谭作钧意识到,这对于中船集团来说,不仅仅是一个需要倡导的理念,绿色壁垒可能借此形成。因为,中船集团努力把绿色环保技术应用到船舶设计、建造乃至营运的全寿命周期内。
  船舶大型化已经是产业中一个逐渐明晰的发展趋势,向市场提供全系列的产品,满足船东不同层次的需求,则被视为核心竞争力。前几年,中船集团以共同结构规范船型开发为契机,力主推动主流船型的优化升级,并向市场推出了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船型,基本实现了船舶产品类型全覆盖。不仅如此,中船集团还瞄准了利润丰厚的豪华游船领域,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技术预研,正在开展中型豪华游船的设计、建造技术研究。
  在当前低端产能过度扩张、产品同质化竞争矛盾日益尖锐、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的新时期,中船集团则希望能够通过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开辟出一片“蓝海”。作为中国造船业的主力军,科技综合实力的提升,也将是向最强船企发起冲击的中船集团必须完成的跨越动作。
  虽然在全球经济震荡中,中船集团交上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高枕无忧。谭作钧这样表达他的忧虑:中国造船规模很大,但是结构并不合理,低端产品产能过剩,海洋工程等附加值高的船舶建造能力不足。目前我国造船业所特有的低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继续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小。
  为应对未来的挑战,谭作钧给出的“药方”是,“只有顺应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和行业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顺势而为,在快速变化的产业竞争格局中找准自身定位,以创新的商务模式、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去抢占市场先机,才能够牢牢把握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提出了一种用CD4046实现移相器的简单方法:在锁相环的环路滤波器输出上叠加一个外加的控制电压,再作用于压控振荡器上,得到输出信号。在环路锁定的情况下,改变控制电压,可以使得输
对平板式热管太阳能集热器的冬季运行和热量传递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研究,给出了该种集热器的冬季运行性能实验参数,证实了平板式热管太阳能集热器完全能够在严冬寒冷条件下正常运
看似“非主流”的台式机,不是早已被iPad等发光体抢走了市场吗?  近一两年,华硕却正在以一种相对低调的方式将台式机高调化。2012年4月底,新一组华硕台式机悉数亮相,或偏重游戏,或主打家用节能。不过,这只是华硕转战台式机的一个小小里程碑。  在华硕的成本控制中,台湾总部简陋甚至有点破旧的四层办公楼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华硕将资金花在研发、制造与测试等“刀刃”上是一贯风格,转战台式机战场之后,华硕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