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永恒”观念的简约主义批判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ky012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特·杨(La Monte Young,1935—)作为简约主义(Minimalism)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创作活动是从20世纪50年代末持续到80年代初。在此期间,他的创作涉猎了他所能接触到和感兴趣的所有新式音乐创作媒介、手段以及观念。然而,杨一直坚持“持续音高”的使用,这种手法也一直贯穿他不同潮流创作的始终,这成为他划归为简约主义代表作曲家的主要原因。笔者将他的创作大致归纳为“寻找持续”、“实验持续”和“走向持续”三个阶段,这也基本对应着作曲家创作当中最重要的三个时间段和居住城市,正是通过这三个探求寻找的阶段,杨的创作实现了从“持续”走向“永恒”的终极蜕变。
  一、寻找持续——童年和洛杉矶度过的
  大学时期(1958年以前)
  杨的创作生涯开始于1957年左右,此时他面临着序列音乐主流影响和相对宽松的艺术环境允许他不选择序列音乐创作的矛盾,“持续音”作为写作手法也经常与序列主义的音乐结构方式共存在他的作品当中,展示着这种“理想”与“焦虑”共存的时代特性。
  《为铜管而作》(For brass,1957.6)和《为吉他而作》(For guitar,1958.6.21)是最早体现出这种矛盾特征的两部作品,它们都具有序列音乐那种无调性的音高安排,同时它们也可以视为是杨的创作生涯的真正开始。前者是杨第一部有意使用持续长音创作作品,并且将“休止”也作为一种“持续”状态考虑。后者则开始显露出作曲家对三、六度的回避,这对后来他和谐观念形成起到重要影响。
  《弦乐三重奏》(Trio for Strings,1957—1958)是这一时期最成熟的创作,它综合了十二音序列技法和大规模的长音持续。然而,杨在面对该作时,更多是关注其中的长音和休止的运用。同时,在这部作品之后,杨没有再发自内心地创作过序列风格的作品。在“寻找持续”的阶段,这部作品的“持续”和“序列”融合最为明显,三段分别构建了三个完整的序列,但是它也宣告了长音持续在今后创作中的肯定和对十二音的放弃。
  该作音程关系都是大小二度、纯五度及它们的转位,仍然避免三、六度,特别是大三度。杨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对“和谐”(harmony)的特殊理解。杨认为三、六度在传统十二平均律当中预示着调性特征的稳定性,这种音程结构不但被视为和谐而且是一切和谐的基础(它们占据着和声学里Ⅴ—Ⅰ连接的主功能地位)。但是到20世纪,这种平均律当中的主导音程首当其冲不再受欢迎,因此,20世纪的和谐往往带有观念化的倾向。
  在《弦乐三重奏》的开始40个小节,杨分四组使用了第一个完整的十二音序列,每一组都以音程的结构进行长音持续]奏,每组结束后往往跟着几乎相当长度的休止。在杨的“和谐”观念中休止并不代表音乐的终止,而是另外一种持续状态。这样一来,整个作品一直处于持续当中。
  图例1:《弦乐三重奏》当中第一个序列[14]
  
  通过以上我们看见,杨的音乐创作从一开始就在序列音乐的洪流当中别具一格地坚持了“持续”手法,并且在《弦乐三重奏》以后对十二音的兴趣戛然而止。由于他自身对“持续”的追求愿望和后来一系列经历的激发,杨的创作也清晰地走入了他的第二个阶段。
  二、实验持续——从达姆斯塔特到纽约
  早期(1959—1962年)
  这一时期跨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对杨的创作来说转变却非常明显。1959年,杨从“达姆斯塔特暑期班”回到美国后,创作就反映出一些先锋特征的转变:一、开始使用新的声音资源;二、偶然性明显出现。但是,长音与无声的持续仍然十分显著。
  这一时期最具有典型转变特征的就是系列作品《作品1960》(Composition1960)。这个系列的普遍特征是音乐成为了“事件”(events)。它通常由简要的文字说明组成,一般不超过一两句话,陈述一个由]奏者照章执行的具有限制性的行为。其中《第7号》(1960.7)、《第9号》(1960.10)和《第10号》(1960.10)很有意思。《第10号》要求:“画一条直线,然后跟着它。”《第9号》类似于它,要求在一张卡片上画一条水平线。其实这种线性“持续”总是或明或暗地出现在杨的其它作品当中,只是这两首尤其典型。
  《第7号》是一首极端的持续音作品,由升F和B构成的纯五度组成,并附有“保持很长时间”的文字说明,在经验层面来看,是杨的创作中最彻底的持续作品。(谱例1)
  谱例1:《作品1960,第7号》[8]
  
  首先,作品只剩下单纯地持续。其次,极端的线条性也并不以音高的结束而结束,它具有了反理性的“无终”特征。再次,比起50年代末所创作的长音作品,《第7号》在一个简单的听觉效果之后打开了一个心理听觉(或称精神性听觉psycho-acoustic)世界,在这里人可以在不同的位置听到同样的持续音,其音高的平衡感和连接在一起的听觉效果则不尽相同,也许这种现象与在不同方位所过滤出来的音分数有关。
  三、走向持续——
  1962之后的纽约时期创作
  这一时期,经历了实验音乐的渗透之后,杨逐渐意识到自己真正的理想是实施具有宏伟规模的大型音乐系列,作品在他的观念中逐渐成长为“计划”。“持续”也越来越清晰地成长为“永恒”,形式上开始走向真正的“无终”。
  此时,杨的创作出现三个新的倾向。一是“即兴”成为构成音乐的重要方式,而“持续”则更为清晰地成为支持“即兴”的来源和贯穿基础;二是随着“和谐”观念的进一步成熟,杨设计的人工音高律制出现,这时期所有涉及到音高的作品几乎都必须通过杨自己的调律;三是杨的妻子查吉拉(Marian Zazeela)的视觉声光环境也融入到杨的音乐计划当中,成为不能缺少的艺术元素。
  《乌龟,他的梦和旅程》(The Tortoise?熏 His Dreams and Journeys)和《完美调律钢琴》(The Well-Tuning Piano)两部大型作品一同开始创作于1964年,这两首一直都处于未完成状态,无论在音乐观念上还是具体音乐形态上它们都是走向“永恒”的代表。
  《乌龟,他的梦和旅程》(下文简称《乌龟》),正如《作品1960》一样算得上是一个系列,里面包含有若干同类型不同标题(但都与“乌龟”有关)的作品。按杨的“永恒音乐”观理解,这些不同的作品应该看成是一部永恒作品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持续实现,因此,这个系列里的作品其创作手法和风格类型都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必须说明的是,首先,作品使用了1962最终形成的“梦和弦”结构,这种和弦建立在C、F、F#和G四个音上,然而它们并不是平均律制而是杨自己调整过的人工律制:24∶32∶35∶36。其次,在规定了一些]奏要求的同时,作品还为]奏、延长提供了极大的即兴表]空间。杨为这部音乐的各个段落设计一个按要求]奏的基础音,]奏时,这个基础音通过电声设备把音量扩大播出,成为作品的保持音,在此基础上会产生一系列泛音效果。]奏人员可以根据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来决定]奏或]唱出这个基础音上产生泛音列当中的哪几个泛音。杨曾经也谈到过:“我向团队介绍了我一直运行的鱼缸发动机,当时我们在养龟。我放置了一个接通电源的麦克风在上面,扩音,并让托尼和卡勒伴随着这个声音拉琴。……这种声音非常和谐,非常动人,非常棒,非常自然,这对于理解一直以来的理想——普遍的和谐——至关重要。”[3](P56)
  除了其作品构成本身还有两点需要进一步说明,首先就是杨认为如果要让人们彻底地进入所谓的和谐和冥想状态就必须在音量上达到一种超限的状态,甚至让听者感受到一种痛觉。1968年,《49的梦地图》(《乌龟,他的梦和旅程》系列当中最庞大的一部,后来杨把它视为持续音与即兴结合]奏的长时间作品的总称,成为无结束的开放性作品)在Barbizon广场剧院上]。]出结束后,《乡村之声》(Village Voice)的评论家约翰·皮里劳特(John Perreault)形容:“几乎无法忍受的大声,低沉旋律的电子嗡声。首次进入]奏厅听这种音乐甚至都是一种危险的冒险,声音让人痛苦的大并且还将门关着,进入这里就像猛地被一阵热风扑打在脸上或者进入了一间充满海水的空间,让你惊讶的是,你会发现在这里只剩下呼吸了。”[1]?穴P160?雪
  另外一个需要提到的就是,查吉拉的视觉背景设计(主要是灯光和投影)与杨的音乐听觉的结合趋势也开始尝试性地出现在这个系列的]出过程中。当然,得到全面实现是在《完美调律钢琴》的实践当中。
  作曲家仍然为《完美调律钢琴》排列了一组不同于平均律的Eb调人工调律音阶,使用的音高都出自于这个人工音阶中。其与平均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见图例2:[13]):
  《完美调律钢琴》从]出的结构上来说并不太复杂,一开始它也类似于《乌龟》主要采用持续音和即兴的结合形式,从70年代开始,这个作品形成相对固定的]奏阶段,引领它走向可以随意添加、随意扩充、随意延长的“无终”作品方向。在1981年时?熏它的结构基本成熟:
  《完美调律钢琴》基本结构计划:[6]?穴P86?雪
  “开放和弦”;bE;中音区范围,密集排列位置;做简单的陈述变化;加入其他音高准备进入——
  “魔幻和弦”;A、D;不要出现“开放和弦”当中的音高;逐渐转化到——
  “魔幻开放和弦”;bE、bB和D、A;混合“开放和弦”与“魔幻和弦”;逐渐展开“魔幻雨林和弦”(由处于和谐序列当中原始的bE调中绝大部分音高集成①,并伴随着加入“魔幻和弦”);这是最长的部分;可以加入很多新材料,包括新的主要部分“尤里迪希的布鲁斯”——
  转换;朝着不常用的混合着“巴洛克秩序”(Baroque sequences)的和谐方向——
  “浪漫和弦”;G-多利亚调式;从中试着分离出“魔幻和弦”的结构,自此,“魔幻和弦”“浪漫和弦”的一个下设结构——
  “极乐之地”;D-艾奥里亚调式——
  “奥菲欧与尤里迪希在极乐之地”;bE、bB和D、A;融合它们去创造两个新的超然调式结构(hyper-modes)——一个基于D一个基于bE,调式应该由类似构造的音程组成而不是完全与前面相同的音程机构组成,消除四度——
  返回到bE之上为了——
  “结束”,在一个低八度位置进行最后陈述,陈述的内容是“永恒时间开端的主题”的第一次二重奏——
  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几点比较重要的特征是:一、作品使用调律音高;二、每个阶段,]奏家在相对固定的“持续和弦”上进行随意即兴;三、每个阶段中还会添加建立在调律规则之上的类似于主题的音高组合;四、在技术上,作品使用了一种被命名为“音云”(clouds)的快速]奏技术。这是一种运用双手]奏快速细碎音的技术,在听觉上造成模糊感。五、必须配合查吉拉的“声光环境”(sound and light environment)上]。
  也正因为杨对这部作品上]环境要求过高,时常导致]出经费超支,所以这部宏伟的“无终”作品自从1987年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进行相对完整地]出了,这也成了杨晚年的一个遗憾。
  杨最伟大的音乐“计划”莫过于“梦室”(The Dream House)计划,这是一个真正的“永恒音乐”计划。杨通过《乌龟》的实践逐渐萌生这个念头,必须要为永恒持续着的音乐安排一个允许它实现的地方,于是这个计划就从一开始的理想逐渐通过小规模的实践最后走向实现。
  1979年,在迪亚艺术基金会(Dia Art Foundation)的资助下,杨在处于纽约曼哈顿运河街以南的三角地区(TriBeCa)的哈里森大街(Harrison Street)建立起了他平生第一个最具有雄心壮志的“梦室”,由于基金会的全力支持,杨和查吉拉都一度认为这个“梦室”将真正实现永恒不歇的终极目标。杨的理想是“声音在里面将永远持续着,大量音乐家和学生都将住在里面并执行这个音乐计划。在一年、十年或者一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这种持续的声音不仅仅成为一个伴随着生命存在的鲜活的有机体和它自身的传统,它还将有能力通过自身的动力来推动自己继续存在。”[6]?穴P79?雪然而,让杨夫妇始料未及的是,在1985年基金会由于经费问题使得这个“梦室”计划最终还是中断了。
  后来计划又逐步恢复过几次。现在正在运行的“梦室”使用了扩音器、电子发生器等设备,并且配合了视觉灯光效果。它依赖电子设备发声,并且营造一种“听觉错位”的效果。霍华德(Ed Howard)描述道:“当听众不动时声音才能保持不变:当一个密集的音云拂过每个人时,其中低持续音催化出的高潮形成复杂的节奏。然而,在姿势上的细微移动也会改变声音的场域。当你移动你的头时不同高度的音高会出现在耳边,通过来回缓慢地摇头,你能体验到一种好像由高音转换或头昏[花地旋转带来的催眠的双音旋律效果。走向主室的中心,持续音最厚实也最慢,同时围绕着房子的周长声音变得更加飘忽。”[7]对于这种听觉的体验,杨在一封寄给霍华德的电子邮件中提到:“在房子中每个频率都有它自己的那个共鸣点和非共鸣点(大声和小声的点)。最低的频率波长很长,你需要移动脚步才能体验那些频率之间的不同。最高的频率波长又如此之短以至于只要轻轻地移动一下脑袋,声音中的不同就能够察觉出来。”[7]
  随着作曲家影响力的扩大和计划意义的提升,一个以支持“梦室”计划为主要任务的现代音乐基金机构已经于1985年建立起来②,这个机构正在通过向全世界网络募捐和出售相关出版物的方式来支持“梦室”的运转。
  至此,杨完成了从最开始的使用“持续”手法向最终“永恒音乐”观念蜕变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清晰地感觉到传统的“有终”观与全新的“无终”观在音乐形式上的二元冲突,我们也明确地看到形式的改变与观念的转变在一个相互交织的复杂过程中产生同构的奇妙关系。这一切的发生有着杨自身独特生活经历和创作经历的印记,但是整个时代所提供给他的环境可能成为更重要的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1]Edward Strickland: Minimalism Original [M]. 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
  [2]Kyle Gann: American Music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M]. New York:Schirmer Books 1997
  [3]Edward Strickland: American Composers: Dialogues on Contemporary music [M].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99
  [4]William Duckworth: Talking Music: conversation with John Cage Philip Glass Laurie Anderson and Five generation of American experimental composers [M]. New York:Da Capo Press 1999
  [5]Michael Nyman: Experimental Music: Cage and Beyond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6]Keith Potter: Four Musical Minimalists: La Monte Young Terry Riley Steve Reich Philip Glass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7]Ed Howard: “The Dream House” [J]. Stylus online magazine Published on: 2003-11-17 http://www.stylusmagazine.com/articles/weekly_article/the-dream-house.htm
  [8]Cecilia Sun : “The Theatre of Minimalist Music: Analysing La Monte Young's Composition 1960 #7” [J]. ProQuest Direct Complete? 2006:31.
  [9][美]雷金纳德·史密斯·布林德尔《新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 [M] ,黄枕宇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10]王珉《美国音乐史》 [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11]王今《简约派音乐》 [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4期,第64—69页。
  [12]牛俊峰《西方音乐中的简约主义》 [J],《交响》2007年1期,第62—64页。
  [13]罗薇《印度音乐对于简约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 [J],《乐府新声》2007年4期,第40—48页。
  [14]王明华《简约主义音乐核心技术研究》[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2006年)。
  
  
  ①显然在这里作曲家的意图是使用之前本文列出的经过人工调律过的Eb调音列。
  ②这个基金会叫MELA基金会(官方网址为www.melafoundation.org)。2009年9月—2010年6月“梦室”对外开放的相关信息已经公布在该网站上。
  
  邓军 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萌)
其他文献
刚从瑞典回京沒几天,陈黔来电话,要我去听他的“交响管乐作品音乐会”。放下电话,心里有感。一是为小老弟高兴。二是好奇,因为我从来沒在现场听过纯管乐队的音乐会。三是另一个好奇,这个好奇,用北京话讲,叫“纳闷”。我在国内用的手机号,平常关机,回国才开。刚落地,还沒跟任何朋友联络,这位小老弟直不楞瞪一个电话过来,逮我个正着。奇怪,莫非他有“第六感应”,或者“特异功能”,感知这个人现在京城,感知京城多了一份
2008年,由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中央音乐学院西方音乐史教研室主任余志刚、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严宝瑜联诀推荐的风行欧美及港台的国际性音乐欣赏教材——《听音乐》第六版正式在我国出版。该教材作者罗杰·凯密恩先生(Roger Kamien)是著名音乐教育家和钢琴演奏家,先后在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且在纽约城市大学的皇后学院教授音乐欣赏课20年。由他编写的这本教
本刊讯中国交响乐团2011—2012音乐季近日在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拉开帷幕。本乐季中,“国交”继续遵循“交响乐中国化,中国交响乐国际化”的理念和“中外曲目并举、提高与普及并重”的发展策略。在中国作品方面,除《春节序曲》(李焕之曲)、《红旗颂》(吕其明曲)以及关峡作曲的《大地安魂曲》和第一钢琴协奏曲《奠基者》之外,作为“国交”推动中国交响乐创作的系列专题《龙声华韵》,还将推出叶小纲作品专
近年来,在涉足舞剧音乐创作的诸多中国作曲家中,郑冰的名字越来越受到关注。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极地回声》(文化部首届舞剧调演优秀作曲奖)、《二泉映月》(文化部第四届精品工程入选舞剧),至前不久由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与上海歌剧院合作出品、上海歌剧院舞剧团演出的舞剧《周璇》的音乐,郑冰的舞剧音乐创作已走入了他的成熟阶段。    一、特定的题材精心的创意    2010年春节前夕,上海大剧院上演了舞
2011年6月13日,顶着“世界首位电子管风琴专业博士”光环的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管风琴]奏家沈媛,在母校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首场题为“管风琴与电子管风琴的对话”的毕业归国音乐会。对于这种形式独特的音乐会,即使是见多识广的音乐学院的师生也很少看到,因此当晚的]奏厅中座无虚席,很多慕名而来的听众更是站着听完整场音乐会。   沈媛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沈晓明现任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教学研究中心主任、
我只是不断强调惩罚的副作用  当医生问诊时,通常先由患者述说症状,医生了解基本情况后开出各种检查单,等检查结果出来确诊后,医生着手开始治疗。  在教师工作坊中,教师列举了学生的种种行为问题,简单梳理如下:有的老师认为最严重的是伤害他人;有的老师认为这只是极端情况,扰乱课堂秩序最不能接受,因为日复一日地折腾老师和同学;有的老师最不能接受欺骗和偷窃,“这是品格问题……”你看,就哪些行为问题更严重,教师
记忆中的王羽佳仍是那个笑容恬淡,演奏风格从容淡定的天才儿童。时光荏苒,如今,22岁  的王羽佳早已破茧成蝶、声名鹊起。近年来,她先后与众多世界重量级指挥大师和乐团合作,签约著名的DG唱片公司,成为世界古典乐坛上一颗夺目的新星。从记忆中的天才少年,到生活中活泼随性的时尚女孩,再到音乐会上大气磅礴的钢琴家,这之间的形象转换确实让人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王羽佳1987年出生于北京,自6岁起学习钢琴,之后
2007年5月22日和24日,人民音乐出版社与北京交响乐团合作,推出了两台“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以下简称“曲库”)音乐会,并组织了“曲库”的学术研讨会,同时将刚刚出版的15部交响音乐总谱正式推向市场。此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对这一系列活动表示赞许的同时,人们也提出疑问:作为习惯于在“幕后”工作的音乐出版社,这一次为什么要跑到“前台”来组织音乐会演出等系列活动呢?下面我从音乐出版人的角度谈
2008年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年份,也是高为杰先生五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喜获丰收的一年。12月1日晚,北京音乐厅乐声飘扬,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 “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民族音乐成果系列展演——高为杰作品音乐会”成功举办。音乐会演奏了他的弦乐四重奏《远讯》,钢琴曲《秋野》、《冬雪》,管弦乐《歌与舞》、《日之思》,中提琴与乐队《玄梦》,打击乐与管弦乐队《远梦》等10部作品。这些作品是从高先生的几十部作品中精心挑选出
2009年2月13日是当代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研究的先驱者蔡仲德先生逝世五周年纪念。值此之际,追思和回顾蔡先生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开拓性的突出贡献,研究、借鉴蔡先生在此学科领域中的成果,并以此引起学界对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研究的关注和重视,笔者认为,这是寄托我们对蔡先生逝世五周年的最好的缅怀和纪念之情!  关于蔡先生在中国音乐美学史学科研究中富有开拓性的突出成果和贡献,根据笔者多年的研究、理解、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