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民工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主力,需要及时把握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农民工的情况变化.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并结合笔者2008年以来的实地调研资料,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是"无限供给",农民工总量的增速开始显著放缓甚至将出现停滞;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工数量有影响但属于可控范围;农民工群体年龄结构老化,新生代农民工占比明显提高;由于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在区域间趋于均衡,农民工省内就业成为主体;随着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就业制度逐步建立,近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
【基金项目】
: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资助项目"城乡融合视角下的乡村振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农民工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主力,需要及时把握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农民工的情况变化.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和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并结合笔者2008年以来的实地调研资料,本文的主要发现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是"无限供给",农民工总量的增速开始显著放缓甚至将出现停滞;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工数量有影响但属于可控范围;农民工群体年龄结构老化,新生代农民工占比明显提高;由于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在区域间趋于均衡,农民工省内就业成为主体;随着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就业制度逐步建立,近年来我国外出农民工工资和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工资增长率的波动趋势开始大体一致;2014年以来,农民工实际落户规模未达预期,户籍制度改革已然滞后.本文认为,我国的农民工现象不会一直存在.未来的研究重点,应包含如何有效推行户籍制度改革、退休农民工养老、继续开发人口红利等问题.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农民工分化的前提下,进一步消除显性的和隐性的城乡劳动力流动制度障碍,促进农民工有效融入城市,保护农民工在农村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本文借鉴霍华德·马克斯的行业周期研究方法,建构新冠疫情冲击下对国际财产保险和再保险行业影响的“基本面”“市场面”“心理面”三维框架,考察三者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杂联系,找寻市场变化的驱动因素;同时通过对市场表现的历史回溯,找寻周期性规律,进而对后疫情时代的市场趋势做出预测。分析发现,国际财产保险、再保险市场在重大损失事件冲击下呈现费率上涨、条件收紧的“硬市场”特征,进入新的周期。后疫情时期,短期驱动市场波动的因素具有延续性,长期价格则会在各种因素驱动下回归稳定增长。最后,结合新冠疫情对
作为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公众信任程度.借鉴已有文献,本文构建金融素养、风险感知、价值感知及公众信任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