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职业农民特征及培育对象入库条件,并对全市已经入库的2424人的性别情况、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类型分布、产业分布、收入情况等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培育职业农民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农民 培育对象分析 思考
中图分类号:TH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71-0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农村出现了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现象。为了全面掌握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现状,2014年我们对全市职业农民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建档入库,着重调查年龄在16至55岁之间,具备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并且收入达到当地农民收入5倍以上,农业职业特征明显,经营规模大,主体地位明确,从业稳定性高,基本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的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调查采取进园,到场,入户,现场登记填表等方式进行,每个县区在已掌握信息的基础上,由调查人员进园,到场,入户完善调查表全部信息。调查涉及32个乡镇办,317个村,具有职业农民特征的入库对象共2424人,平均每村拥有4.5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量的0.06%,占农村劳动力0.8%,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显现出人才隐患,迫切需要培育发展和壮大职业农民主体。
1.铜川市农业劳动力现状
铜川市总人口数为86万,其中农业人口43.97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1.1%,面积3882平方千米。全市有34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28.6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2%。农业从业人口约1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3.8%,其中男性占63.4%,女性占36.6%;年龄结构:16-35岁之间的占33.3%,36-55岁之间的占47.5%,56岁以上的占19.2%;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占5.1%,高中占21.3%初中占56.3%,小学为17.3%.
2.铜川市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队伍现状
2.1 培育对象基本情况
2.1.1性别情况:培育对象中,男性2296人,占比94.7%,女性128人,占比5.3%;
2.1.2年龄结构:16-29岁之间的人数165人,占比6.8%,30-39岁之间的人数455人,占比18.8%,40-45岁之间的人数773人,占比31.9%,46-50岁之间的人数1008人,占比41.6%,55岁以上的人数22人,占比0.9%。
2.1.3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的人最多,为1840人,占到培育对象的76%,高中文化程度的为516人,占到培育对象的21.4%,大专以上学历的为65人,占到培养对象的2.6%。
2.1.4家庭平均人口4.0人,家庭平均劳力2.3人。
2.2 培育对象类型分布
统计样本表明,职业农民培养对象中,生产经营型最多,为2058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85%。社会服务型238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9.83%,其中:农机手130人,动物防疫员42人,农产品经纪任32人,农村信息员17人,其他15人。
专业技能型108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4.34%,其中农业工人50人,农业雇员24人,其它31人,主要从事合作社的管理及农家乐的运营。新生代职业农民20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0.83%,其中返乡青年农民工11人,农科大中专毕业生5人,复转军人2人,其他2人。
2.3 培育对象产业分布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中,从事果业生产的910人,产业人数占比44.2%,主要栽植苹果,平均栽植14.9亩;从事粮食生产的687人,产业人数占比33.4%,主要种植玉米,平均种植67.6亩;从事养殖业生产的343人,产业人数占比16.6%,家畜养殖228人,平均养殖家畜324头,家禽养殖106人,平均养殖家禽9540只,鱼类养殖9人,平均养殖11.2亩。从事设施大棚生产的82人,产业人数占比4.0%,主要种植蔬菜、草莓等,平均种植10.6亩;从事中药材种植12人,产业人数占比0.6%,平均种植34.5亩。
2.4 培育对象收入情况
2.4.1根据调查结果,平均年产业收入由高到低依次是家禽24.8万元,家畜16.0万元,中药材15.5万元,渔业9.8万元,果树8.9万元,粮食6.9万元,大棚5.6万元。种植业按照亩平均产值算,由高到低依次是果树0.6万元,大棚0.52万元,中药材0.45万元,粮食0.1万元。
2.4.2我们对2014年、2015年两年1000名培育对象的收入区间进行了统计,收入在3-9万元的672人,占比67.2%;收入在10-29万元的211人,占比21.1%;收入在30-49万元的8人,占比0.8%;收入在50-99万元的2人,占比0.2%;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7人,占比0.7%;
3.职业农民培育對象队伍现状分析
3.1 我市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偏少
我市2015年有农业耕地100万亩,果园90万亩,饲养大家畜7.76万头,生猪饲养15万头,家禽300万只,如果单从规模理论计算,按每百亩一名粮食农业工人,每百牲畜一名饲养工人,按每50亩果树,每50亩设施蔬菜一名产业工人计算,我市保守估算也得3万名以上职业农民。而现有入库的仅有2424名培育培养对象,数量差距极其悬殊,远远不能满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3.2 我市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
40岁以上的人占到总人数的74.4%,青壮年劳动力仅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不愿呆在农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出现断层现象。培育对象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的人最多,严重制约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3 职业农民类型分布不合理,技能服务型职业农民偏少。
我市这个群体小,只有238名,而且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发展市场经济。国家倡导大力发展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也是这个范畴。我市这方面还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信息员,经纪人,需要新型年轻新生代职业农民的参与。
4.培育职业农民的意见及对策
4.1 做大做强产业,增强职业优势
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弃农务工,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比较效益太低,1亩地1年200-1000元收入,仅相当于进城务工0.5-1个月的工资。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竞争力、吸引力,是引导农民安心从事农业,并将其作为固定职业的长远之计。一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园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2 培植市场主体,丰富职业范畴
一是要提高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鼓励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二是壮大龙头企业。三是应大力鼓励发展农业延伸产业链以及农村二三产业,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为农民从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4.3 强化培育手段,突破制度瓶颈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二是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三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四是强化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4.4 出台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环境
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定向的政策扶持,既是巩固培训成果的需要,更是吸引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育的需要。只有加强对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解决农民在资金、技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让职业农民在良好的环境里就业创业,才能让培育工作的开展由“上级要”变成“农民需”。
[关键词]职业农民 培育对象分析 思考
中图分类号:TH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9-0371-01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快速推进,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外转移,农村出现了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和农业兼业化现象。为了全面掌握我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现状,2014年我们对全市职业农民对象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建档入库,着重调查年龄在16至55岁之间,具备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并且收入达到当地农民收入5倍以上,农业职业特征明显,经营规模大,主体地位明确,从业稳定性高,基本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特征的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调查采取进园,到场,入户,现场登记填表等方式进行,每个县区在已掌握信息的基础上,由调查人员进园,到场,入户完善调查表全部信息。调查涉及32个乡镇办,317个村,具有职业农民特征的入库对象共2424人,平均每村拥有4.5人,占全市农业人口总量的0.06%,占农村劳动力0.8%,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显现出人才隐患,迫切需要培育发展和壮大职业农民主体。
1.铜川市农业劳动力现状
铜川市总人口数为86万,其中农业人口43.97万人,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51.1%,面积3882平方千米。全市有34个乡镇,543个行政村。农村劳动力28.69万人,占农业人口的62%。农业从业人口约18.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3.8%,其中男性占63.4%,女性占36.6%;年龄结构:16-35岁之间的占33.3%,36-55岁之间的占47.5%,56岁以上的占19.2%;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占5.1%,高中占21.3%初中占56.3%,小学为17.3%.
2.铜川市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队伍现状
2.1 培育对象基本情况
2.1.1性别情况:培育对象中,男性2296人,占比94.7%,女性128人,占比5.3%;
2.1.2年龄结构:16-29岁之间的人数165人,占比6.8%,30-39岁之间的人数455人,占比18.8%,40-45岁之间的人数773人,占比31.9%,46-50岁之间的人数1008人,占比41.6%,55岁以上的人数22人,占比0.9%。
2.1.3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的人最多,为1840人,占到培育对象的76%,高中文化程度的为516人,占到培育对象的21.4%,大专以上学历的为65人,占到培养对象的2.6%。
2.1.4家庭平均人口4.0人,家庭平均劳力2.3人。
2.2 培育对象类型分布
统计样本表明,职业农民培养对象中,生产经营型最多,为2058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85%。社会服务型238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9.83%,其中:农机手130人,动物防疫员42人,农产品经纪任32人,农村信息员17人,其他15人。
专业技能型108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4.34%,其中农业工人50人,农业雇员24人,其它31人,主要从事合作社的管理及农家乐的运营。新生代职业农民20人,占调查培育对象的0.83%,其中返乡青年农民工11人,农科大中专毕业生5人,复转军人2人,其他2人。
2.3 培育对象产业分布
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中,从事果业生产的910人,产业人数占比44.2%,主要栽植苹果,平均栽植14.9亩;从事粮食生产的687人,产业人数占比33.4%,主要种植玉米,平均种植67.6亩;从事养殖业生产的343人,产业人数占比16.6%,家畜养殖228人,平均养殖家畜324头,家禽养殖106人,平均养殖家禽9540只,鱼类养殖9人,平均养殖11.2亩。从事设施大棚生产的82人,产业人数占比4.0%,主要种植蔬菜、草莓等,平均种植10.6亩;从事中药材种植12人,产业人数占比0.6%,平均种植34.5亩。
2.4 培育对象收入情况
2.4.1根据调查结果,平均年产业收入由高到低依次是家禽24.8万元,家畜16.0万元,中药材15.5万元,渔业9.8万元,果树8.9万元,粮食6.9万元,大棚5.6万元。种植业按照亩平均产值算,由高到低依次是果树0.6万元,大棚0.52万元,中药材0.45万元,粮食0.1万元。
2.4.2我们对2014年、2015年两年1000名培育对象的收入区间进行了统计,收入在3-9万元的672人,占比67.2%;收入在10-29万元的211人,占比21.1%;收入在30-49万元的8人,占比0.8%;收入在50-99万元的2人,占比0.2%;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7人,占比0.7%;
3.职业农民培育對象队伍现状分析
3.1 我市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偏少
我市2015年有农业耕地100万亩,果园90万亩,饲养大家畜7.76万头,生猪饲养15万头,家禽300万只,如果单从规模理论计算,按每百亩一名粮食农业工人,每百牲畜一名饲养工人,按每50亩果树,每50亩设施蔬菜一名产业工人计算,我市保守估算也得3万名以上职业农民。而现有入库的仅有2424名培育培养对象,数量差距极其悬殊,远远不能满足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3.2 我市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年龄较大,文化程度低。
40岁以上的人占到总人数的74.4%,青壮年劳动力仅占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严重,从事一线农业生产的大多是六十年代以前出生的,绝大多数年轻人不愿呆在农村,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劳动力出现断层现象。培育对象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初中文化的人最多,严重制约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3 职业农民类型分布不合理,技能服务型职业农民偏少。
我市这个群体小,只有238名,而且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发展市场经济。国家倡导大力发展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也是这个范畴。我市这方面还比较落后,需要大力发展信息员,经纪人,需要新型年轻新生代职业农民的参与。
4.培育职业农民的意见及对策
4.1 做大做强产业,增强职业优势
目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弃农务工,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比较效益太低,1亩地1年200-1000元收入,仅相当于进城务工0.5-1个月的工资。因此,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附加值、竞争力、吸引力,是引导农民安心从事农业,并将其作为固定职业的长远之计。一是坚定不移地抓好园区建设。二是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4.2 培植市场主体,丰富职业范畴
一是要提高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鼓励更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二是壮大龙头企业。三是应大力鼓励发展农业延伸产业链以及农村二三产业,促进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为农民从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4.3 强化培育手段,突破制度瓶颈
一是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二是创新教育培训模式。三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四是强化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4.4 出台扶持政策,形成良好环境
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定向的政策扶持,既是巩固培训成果的需要,更是吸引广大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培育的需要。只有加强对职业农民的政策扶持,解决农民在资金、技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让职业农民在良好的环境里就业创业,才能让培育工作的开展由“上级要”变成“农民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