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数学教師在平时应重视创新能力培养这一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间的差异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学生;培养
教育不仅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那种争强好胜的心态并对学生的这种心态加以科学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意向,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特别是学生那一闪念的创新意识,教师也要细心地关注到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有很大的好处。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地提醒和引导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对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用处。比如:在对教材中例题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题方法而引导学生对题目寻找另外的解法,这样可以逐渐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小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存在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路来解决数学问题,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创造性的解题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感知和操作具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些逻辑性的分析和推理等方法和一些非逻辑性的灵感和直觉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要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有层次性,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创新信心。要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能有较多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新颖的见解,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增强其探索性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信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正确地启发、引导、训练,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创新的欲望,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创造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张传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8(23):95-95.
[2]张淑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神州,2018(4):176-176.
[3]刘书德.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8(1):65-66.
[4]李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71.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能力;学生;培养
教育不仅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途径,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教师的神圣使命。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那种争强好胜的心态并对学生的这种心态加以科学的引导,有利于激发其创新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意向,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特别是学生那一闪念的创新意识,教师也要细心地关注到并给予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对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增强有很大的好处。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地提醒和引导学生随时提出的问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对学生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用处。比如:在对教材中例题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针对教材中只是提供了一种解题方法而引导学生对题目寻找另外的解法,这样可以逐渐让学生形成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在数学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小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存在于教材和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形成了固定的思路来解决数学问题,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创造性的解题方式。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感知和操作具体模型的基础上,通过一些逻辑性的分析和推理等方法和一些非逻辑性的灵感和直觉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数学笑话晚会、逻辑推理故事演说等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他们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要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应有层次性,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创新信心。要采取开放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都能有较多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新颖的见解,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增强其探索性学习数学的兴趣,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信心。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正确地启发、引导、训练,为学生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创新的欲望,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创造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张传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8(23):95-95.
[2]张淑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神州,2018(4):176-176.
[3]刘书德.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8(1):65-66.
[4]李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