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司马懿(四)

来源 :北广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无论是“曹刘”,还是“孙仲谋”,都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
  那么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呢?历史已给出了答案,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了最后?能力强?是一定的。他不仅善晓兵机,“静则使人无从察觉,动则令人措手不及”,还很富有治国理政之才,更有识人之明。的确,能力很强。但能力强的又不止他一个人,曹操能力差吗,诸葛亮能力不强吗,为什么笑到最后的不是他们,而是司马懿?我想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他比他们都能忍!可以说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
  司马懿出身世家,《晋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当初,他被曹操看上,要招他入相府为官。但一开始,他并“不欲屈节于曹氏”,奈何曹操始终不肯放过他,这才不得不“惧而就职”。
  但是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华,却不信任他。君主时代,一个臣下,特别是一个有才华的臣下,如果被君上怀疑了,实在是件很可怕的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忍!光忍还不行,还要把主子交办的事,做得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才行。为此,他又不得不忠于吏守,“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
  但司马懿毕竟是一个有大才的人,隐藏得再好,也有漏光的时候。比如名将关羽之死,就和他有奠大的关系。又,孙权杀了关羽父子之后,怕刘备报复,于是将关羽的酋级送给了曹操。司马懿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东昊的“移祸之计也”。这也是曹操一直想杀他,叉舍不得杀他的原因。
  曹丕时代,因为当初曹丕能坐稳世子的位子,并顺利接班,司马懿是出了大力的,所以曹丕对他是很信任的,甚至视他为“萧何”。曹丕两次南征,都还把诸都托付给了他,要他“内抚百姓,外供军资”。面对新主子的信任,他也是投桃报李,不仅帮助曹丕完成了“以魏代汉”的“大略”,更为自己进入曹魏政权的核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还不是他可以大展拳脚的机会。因为在国家大政方面,曹丕所真正倚重的,仍是像曹休、曹真、贾诩这样一些确有真才实学的曹氏宗亲和老臣,庙堂之上,他只能算是一个新人,所以他还需要等待、观望。
  什么叫审时度势,其如是乎?
  曹睿时代,司马懿虽仍受重用,但主要还是在夹缝中求发展。曹丕临死前托孤,把太子托付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曹休四人,要他们尽心辅佐太子,共保社稷,并颁诏给太子:“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但这“三公”里面,似乎并不包括司马懿。曹真虽是“一步百计”的良将,但心胸狭窄,同时也不大看得起司马懿这个“书记员”出身的謀臣;曹睿对他的猜忌更不弱于其祖曹操。面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只好再一次祭出他的法宝,以退为进,借口西凉无守、需要练兵,请求外调。他这么做一方面是要远离权力斗争的中心,一方面也想给自己积累一些实际的功勋。
  什么叫韬光养晦,其如是乎?
  说来,也是时势造英雄。彼时,诸葛亮屡次兴兵北伐中原,使防御汉军的入侵,成为了魏国的重中之重。魏国的主要消耗,都在与汉军的交战上,更捆住了曹真等人的手脚。是故当孙权派兵攻打襄阳、公孙渊起兵辽东、孟达叛魏时,魏明新官上任,曹睿手中已无人可用,不得不再次起用了司马懿。而司马懿战襄阳、平辽东、擒孟达,也使自己的声望和在朝中的话语权,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曹芳时代,司马懿挟“四朝元老”之威望,终于站到了权力的顶峰。如果说这时朝中还有谁能给司马懿制造一些麻烦的话,就只有一个曹爽了。但这个曹爽无论是才干,还是见识,都远不及其父曹真,而且他在司马懿面前,是晚辈。时,魏主尚在年幼,司马懿受命辅政,眼见其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以曹爽为代表的曹氏宗族已隐约感到,如果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曹爽就采用了一个明升暗降的策略,敬事司马懿如父,并推举他为太傅,以示尊崇,实则是为了夺其兵权。于是,司马懿又是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诈病不出,以麻痹敌人,最终取得了对曹爽集团的一击制胜。
  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其是如乎?
  纵观司马懿与曹魏四代君上的较量,我们不难看出,他在面对君上的猜忌、同僚的打压和外敌的威胁时,确实是做到了忍常人所不能忍。但他的“忍”,又不完全是消极的“忍”。“忍”不仅是他以不变应万变、胜万变的绝招,更是他在备方力量的角逐中,笑到最后的法宝。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司马懿与诸葛亮究竟孰强孰弱。
  因一部《三国演义》,让很多人都以为司马懿不如诸葛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司马懿从四十九岁到五十五岁,与诸葛亮打了整整六年的仗,既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盛誉,也打出了司马家族“扫平三国、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
  从表面上看,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处处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匡复汉室”。而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就复杂得多了。他既要御敌于国门外,又要自保(以司马懿的聪明,不会不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当时,他军权在握,而能称为其对手的,也只剩下一个诸葛亮了。这时,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诸葛亮的北伐,为自己谋得更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有诸葛亮在一天,他就对国家有用一天,他的政敌就奈何不了他一天),同时,他还要积蓄力量,伺机一统天下。正是这种多重的战略目的,让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似乎有些被动。但从根本上看,战争的主动权始终是牢牢地掌握在司马懿的手中,既防止了蜀汉的坐大,又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就连诸葛亮都说:“吾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
  还有一点,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无论是曹操、刘备、孙权,还是谙葛亮,都比司马懿差远了。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长年跟在父亲的身边,不仅学会了一身带兵打仗的本领,更是积累了很多治国理政的经验。另外,魏国后期的一些杰出将领,如郭准、王昶、邓艾等人,也都是司马懿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司马懿之于曹魏究竟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奸臣?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太好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司马懿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篡魏,且他的这个“有生之年没有篡魏”,跟曹操的“有生之年没有篡汉”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曹操虽在其有生之年,也没有篡汉,但他是“挟天子以令渚侯”。汉献帝在曹操那里,不过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工具。而司马懿终其一生,不管官做得有多大,那怕是官居“人臣之位极矣”的太傅,但还是在给曹家打工,而且他这工打得始终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是魏因为有了他,才能轻松地击败昊、蜀的轮番进攻。因此,说他是乱臣贼子,恐怕难以服众。又比如他的遗言:“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博,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亦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其中“善理国政”,到底是准家之国政?历来就有两种解释:一、还是曹家的国政,意思是让二子要尽心辅国,切不可心生异志;一是司马家的国政,意思是嘱咐二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成大事,—定要有定力。同样一句话,两种解释,意思则完全是南辕北辙。
  其实,退一万步讲,就算司马懿早有异志,但晋朝的建立,再怎么说也是结束了“干戈日寻,流血千里”的动乱局面,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所谓“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所以,我更愿意相信,三分归晋,是“其势顺也”。(完)
其他文献
童道明说:“我是研究契诃夫的,高尔基在回忆录里讲到契诃夫时曾说:‘你来到契诃夫身边,你就会不由自主地希望自己成为更单纯、更真实、更是你自己的人。’我就想到了老于,他就是一个非常纯净的人,我常常说,在中国我遇到的人里最像契诃夫的,就是于是之。”  因一篇文章而结缘  童道明与于是之相识于上世纪80年代,机缘是一篇文章。当时,整个中国演艺界都在谈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而且是不加分析的绝对崇拜。斯坦尼斯拉
期刊
认识余华,是通过他发表在1987年第一期《北京文学》上的《十八岁出门远行》,但我已记不清第一次见到他是在哪一年了。向他求证,他说是在1988年9月,他进鲁迅文学院之后。但在这之前,他与我通过信、打过电话。这我是记得的,我还记得当时他得意的声音:“我知道,《十八岁出门远行》发表后,朱伟就会来找我了。”可是在我记忆中,1987年下半年,我就和他见过面了,地点也许是在李陀家。那时我住自家庄,李陀住东大桥
期刊
哥伦比亚大学、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这些大名鼎鼎的世界一流大学,是世界无数优秀青年们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一名来自安徽马鞍山市,在新加坡留学的19岁女孩,在今年4月初,已经收到包括两所常春藤名校在内的15所世界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些大学都录取了这个名叫潘若茜的中国马鞍山女孩。她从小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无论在国内的中小学阶段还是在国外的4年,总有一大堆荣誉称号跟在她
期刊
乐淘·悦心  程戈  曾经看到网上有一个中国知名书店前十名的排行榜,北京万圣书园、老书虫书吧,重庆西西弗书店,南京先锋书店,上海季风书店,香港三联书店,台湾诚品书店……惭愧,这些书店我一个都没去过。从小到大,进的最多的是新华书店,为了买教辅书、工具书、专业书,尤其是我的中小学生时代,可以说每次进书店都是带着任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直到上了大学,一个人待在六朝古都南京,终于有了些逛书店的感觉。  
期刊
当西方人连拗口的“Ngal倪”都念不清楚的时候,却给了她极高的评价——“色彩斑斓的作品,为她赢得了一个长长的客户名单,《纽约客》、《纽约时报》、《连线》杂志、麦当劳。如此年轻的她,已经获得了包括(纽约)插画师协会两枚金牌在内的一系列奖项……”“能登上福布斯榜单,我也很意外。”小妮子倪传婧一点都不拘谨,爽陕地聊起来。  最想做的是插画  “在香港的话,如果你是一名插画师,生活会比较艰难。很多香港的插
期刊
秦坤用一张纸折出的“螳螂”卖出3万欧元,作品被欧洲多家博物馆收藏。2017年秋季,他还要携带作品远赴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做巡展。  90后少年,迷上神奇折纸艺术  今年26岁的秦坤是广西桂林人,受心灵手巧的妈妈影响,他小时候就爱玩折纸游戏,看着一张白纸经过折叠瞬间变成小船、板凳、花儿、千纸鹤之类的可爱小玩意儿,他觉得既神奇又有趣,并经常缠着母亲教他玩不同的花样。读初中时,别的同学都看漫画书、
期刊
最近,一本只有184页的“亲民版”《高数笔谈》,让东北大学92岁的退休老教授谢绪恺成了“网红”。每天从罩到晚,打到出版社及老人家里的电话不断。微博上700多条留言,有400多条是求购谢老新书的。出版社加印的图书售罄,各大网上书店也同时挂牌“缺货”。  谢绪恺说:“从1950年我走上学校讲台,到2005年退休,我在大学教书整整55年。作为从一线退休的老教师,偶然翻阅一本高数教材,我感到十分惊诧。”谢
期刊
《汉书·扬雄传上》有云:“八神奔而警跸兮。振殷辚而军装。”颜师古注:“军装。为军戎之饰装也。”我军建军始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当时这支部队穿的是国民革命军的服装,只是加系红领巾予以区别:湘赣边区的秋收起义部队多着工农服装,佩戴红布袖章。  1928年红军利用战场缴获的几架缝纫机在江西宁冈挑寮村的一座破庙里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所被装厂,这一时期红军的服装样式是用粗布做成的灰色中山装、八角帽,缀以
期刊
1945年生于北京,祖籍天津。  以大寫意花鸟画享誉画坛,并兼擅山水、书法、篆刻、诗词及西洋绘画等,于戏曲上造诣尤深。  郭石夫先生的花鸟画博综集粹、渊源广大。其画风沉雄朴厚、古雅刚正,磅礴而不染犷悍之习,洒脱而内具坚贞之质。  凡一花片叶、寸草泰石,莫不深合理法,备极情态,实为中国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域树立一代典范。  郭石夫先生现为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期刊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的人工运河,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400多年以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时代。  一、中国早期运河的开凿  在河南嵩山脚下,有一个汉代的建筑,里面有两个石阙,是汉武帝为纪念大禹而修建的。石阙上的汉画记载了大禹在嵩山治水的故事,据考证,这是现存的有关大禹治水的最早的文物。相传大禹就是从这里开始治水,一路东南而下,来到了水患严重的浙江绍兴。后来,他在绍兴治水多年,最终累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