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话说“乱世出英雄”,三国时代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无论是“曹刘”,还是“孙仲谋”,都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
那么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呢?历史已给出了答案,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了最后?能力强?是一定的。他不仅善晓兵机,“静则使人无从察觉,动则令人措手不及”,还很富有治国理政之才,更有识人之明。的确,能力很强。但能力强的又不止他一个人,曹操能力差吗,诸葛亮能力不强吗,为什么笑到最后的不是他们,而是司马懿?我想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他比他们都能忍!可以说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
司马懿出身世家,《晋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当初,他被曹操看上,要招他入相府为官。但一开始,他并“不欲屈节于曹氏”,奈何曹操始终不肯放过他,这才不得不“惧而就职”。
但是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华,却不信任他。君主时代,一个臣下,特别是一个有才华的臣下,如果被君上怀疑了,实在是件很可怕的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忍!光忍还不行,还要把主子交办的事,做得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才行。为此,他又不得不忠于吏守,“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
但司马懿毕竟是一个有大才的人,隐藏得再好,也有漏光的时候。比如名将关羽之死,就和他有奠大的关系。又,孙权杀了关羽父子之后,怕刘备报复,于是将关羽的酋级送给了曹操。司马懿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东昊的“移祸之计也”。这也是曹操一直想杀他,叉舍不得杀他的原因。
曹丕时代,因为当初曹丕能坐稳世子的位子,并顺利接班,司马懿是出了大力的,所以曹丕对他是很信任的,甚至视他为“萧何”。曹丕两次南征,都还把诸都托付给了他,要他“内抚百姓,外供军资”。面对新主子的信任,他也是投桃报李,不仅帮助曹丕完成了“以魏代汉”的“大略”,更为自己进入曹魏政权的核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还不是他可以大展拳脚的机会。因为在国家大政方面,曹丕所真正倚重的,仍是像曹休、曹真、贾诩这样一些确有真才实学的曹氏宗亲和老臣,庙堂之上,他只能算是一个新人,所以他还需要等待、观望。
什么叫审时度势,其如是乎?
曹睿时代,司马懿虽仍受重用,但主要还是在夹缝中求发展。曹丕临死前托孤,把太子托付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曹休四人,要他们尽心辅佐太子,共保社稷,并颁诏给太子:“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但这“三公”里面,似乎并不包括司马懿。曹真虽是“一步百计”的良将,但心胸狭窄,同时也不大看得起司马懿这个“书记员”出身的謀臣;曹睿对他的猜忌更不弱于其祖曹操。面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只好再一次祭出他的法宝,以退为进,借口西凉无守、需要练兵,请求外调。他这么做一方面是要远离权力斗争的中心,一方面也想给自己积累一些实际的功勋。
什么叫韬光养晦,其如是乎?
说来,也是时势造英雄。彼时,诸葛亮屡次兴兵北伐中原,使防御汉军的入侵,成为了魏国的重中之重。魏国的主要消耗,都在与汉军的交战上,更捆住了曹真等人的手脚。是故当孙权派兵攻打襄阳、公孙渊起兵辽东、孟达叛魏时,魏明新官上任,曹睿手中已无人可用,不得不再次起用了司马懿。而司马懿战襄阳、平辽东、擒孟达,也使自己的声望和在朝中的话语权,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曹芳时代,司马懿挟“四朝元老”之威望,终于站到了权力的顶峰。如果说这时朝中还有谁能给司马懿制造一些麻烦的话,就只有一个曹爽了。但这个曹爽无论是才干,还是见识,都远不及其父曹真,而且他在司马懿面前,是晚辈。时,魏主尚在年幼,司马懿受命辅政,眼见其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以曹爽为代表的曹氏宗族已隐约感到,如果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曹爽就采用了一个明升暗降的策略,敬事司马懿如父,并推举他为太傅,以示尊崇,实则是为了夺其兵权。于是,司马懿又是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诈病不出,以麻痹敌人,最终取得了对曹爽集团的一击制胜。
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其是如乎?
纵观司马懿与曹魏四代君上的较量,我们不难看出,他在面对君上的猜忌、同僚的打压和外敌的威胁时,确实是做到了忍常人所不能忍。但他的“忍”,又不完全是消极的“忍”。“忍”不仅是他以不变应万变、胜万变的绝招,更是他在备方力量的角逐中,笑到最后的法宝。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司马懿与诸葛亮究竟孰强孰弱。
因一部《三国演义》,让很多人都以为司马懿不如诸葛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司马懿从四十九岁到五十五岁,与诸葛亮打了整整六年的仗,既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盛誉,也打出了司马家族“扫平三国、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
从表面上看,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处处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匡复汉室”。而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就复杂得多了。他既要御敌于国门外,又要自保(以司马懿的聪明,不会不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当时,他军权在握,而能称为其对手的,也只剩下一个诸葛亮了。这时,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诸葛亮的北伐,为自己谋得更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有诸葛亮在一天,他就对国家有用一天,他的政敌就奈何不了他一天),同时,他还要积蓄力量,伺机一统天下。正是这种多重的战略目的,让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似乎有些被动。但从根本上看,战争的主动权始终是牢牢地掌握在司马懿的手中,既防止了蜀汉的坐大,又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就连诸葛亮都说:“吾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
还有一点,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无论是曹操、刘备、孙权,还是谙葛亮,都比司马懿差远了。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长年跟在父亲的身边,不仅学会了一身带兵打仗的本领,更是积累了很多治国理政的经验。另外,魏国后期的一些杰出将领,如郭准、王昶、邓艾等人,也都是司马懿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司马懿之于曹魏究竟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奸臣?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太好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司马懿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篡魏,且他的这个“有生之年没有篡魏”,跟曹操的“有生之年没有篡汉”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曹操虽在其有生之年,也没有篡汉,但他是“挟天子以令渚侯”。汉献帝在曹操那里,不过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工具。而司马懿终其一生,不管官做得有多大,那怕是官居“人臣之位极矣”的太傅,但还是在给曹家打工,而且他这工打得始终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是魏因为有了他,才能轻松地击败昊、蜀的轮番进攻。因此,说他是乱臣贼子,恐怕难以服众。又比如他的遗言:“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博,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亦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其中“善理国政”,到底是准家之国政?历来就有两种解释:一、还是曹家的国政,意思是让二子要尽心辅国,切不可心生异志;一是司马家的国政,意思是嘱咐二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成大事,—定要有定力。同样一句话,两种解释,意思则完全是南辕北辙。
其实,退一万步讲,就算司马懿早有异志,但晋朝的建立,再怎么说也是结束了“干戈日寻,流血千里”的动乱局面,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所谓“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所以,我更愿意相信,三分归晋,是“其势顺也”。(完)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但无论是“曹刘”,还是“孙仲谋”,都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
那么谁才是笑到最后的英雄呢?历史已给出了答案,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司马懿为什么能笑到了最后?能力强?是一定的。他不仅善晓兵机,“静则使人无从察觉,动则令人措手不及”,还很富有治国理政之才,更有识人之明。的确,能力很强。但能力强的又不止他一个人,曹操能力差吗,诸葛亮能力不强吗,为什么笑到最后的不是他们,而是司马懿?我想最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他比他们都能忍!可以说一个“忍”字,贯穿了司马懿的整个人生。
司马懿出身世家,《晋书》称他“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当初,他被曹操看上,要招他入相府为官。但一开始,他并“不欲屈节于曹氏”,奈何曹操始终不肯放过他,这才不得不“惧而就职”。
但是曹操虽然欣赏司马懿的才华,却不信任他。君主时代,一个臣下,特别是一个有才华的臣下,如果被君上怀疑了,实在是件很可怕的事,稍有不慎,就会招致杀身之祸,杨修就是他的前车之鉴。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忍!光忍还不行,还要把主子交办的事,做得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才行。为此,他又不得不忠于吏守,“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
但司马懿毕竟是一个有大才的人,隐藏得再好,也有漏光的时候。比如名将关羽之死,就和他有奠大的关系。又,孙权杀了关羽父子之后,怕刘备报复,于是将关羽的酋级送给了曹操。司马懿一眼就看出了这是东昊的“移祸之计也”。这也是曹操一直想杀他,叉舍不得杀他的原因。
曹丕时代,因为当初曹丕能坐稳世子的位子,并顺利接班,司马懿是出了大力的,所以曹丕对他是很信任的,甚至视他为“萧何”。曹丕两次南征,都还把诸都托付给了他,要他“内抚百姓,外供军资”。面对新主子的信任,他也是投桃报李,不仅帮助曹丕完成了“以魏代汉”的“大略”,更为自己进入曹魏政权的核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现在还不是他可以大展拳脚的机会。因为在国家大政方面,曹丕所真正倚重的,仍是像曹休、曹真、贾诩这样一些确有真才实学的曹氏宗亲和老臣,庙堂之上,他只能算是一个新人,所以他还需要等待、观望。
什么叫审时度势,其如是乎?
曹睿时代,司马懿虽仍受重用,但主要还是在夹缝中求发展。曹丕临死前托孤,把太子托付给了司马懿、曹真、陈群、曹休四人,要他们尽心辅佐太子,共保社稷,并颁诏给太子:“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但这“三公”里面,似乎并不包括司马懿。曹真虽是“一步百计”的良将,但心胸狭窄,同时也不大看得起司马懿这个“书记员”出身的謀臣;曹睿对他的猜忌更不弱于其祖曹操。面对这种情况,司马懿只好再一次祭出他的法宝,以退为进,借口西凉无守、需要练兵,请求外调。他这么做一方面是要远离权力斗争的中心,一方面也想给自己积累一些实际的功勋。
什么叫韬光养晦,其如是乎?
说来,也是时势造英雄。彼时,诸葛亮屡次兴兵北伐中原,使防御汉军的入侵,成为了魏国的重中之重。魏国的主要消耗,都在与汉军的交战上,更捆住了曹真等人的手脚。是故当孙权派兵攻打襄阳、公孙渊起兵辽东、孟达叛魏时,魏明新官上任,曹睿手中已无人可用,不得不再次起用了司马懿。而司马懿战襄阳、平辽东、擒孟达,也使自己的声望和在朝中的话语权,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曹芳时代,司马懿挟“四朝元老”之威望,终于站到了权力的顶峰。如果说这时朝中还有谁能给司马懿制造一些麻烦的话,就只有一个曹爽了。但这个曹爽无论是才干,还是见识,都远不及其父曹真,而且他在司马懿面前,是晚辈。时,魏主尚在年幼,司马懿受命辅政,眼见其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以曹爽为代表的曹氏宗族已隐约感到,如果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曹爽就采用了一个明升暗降的策略,敬事司马懿如父,并推举他为太傅,以示尊崇,实则是为了夺其兵权。于是,司马懿又是老办法解决新问题,诈病不出,以麻痹敌人,最终取得了对曹爽集团的一击制胜。
什么叫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其是如乎?
纵观司马懿与曹魏四代君上的较量,我们不难看出,他在面对君上的猜忌、同僚的打压和外敌的威胁时,确实是做到了忍常人所不能忍。但他的“忍”,又不完全是消极的“忍”。“忍”不仅是他以不变应万变、胜万变的绝招,更是他在备方力量的角逐中,笑到最后的法宝。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司马懿与诸葛亮究竟孰强孰弱。
因一部《三国演义》,让很多人都以为司马懿不如诸葛亮。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司马懿从四十九岁到五十五岁,与诸葛亮打了整整六年的仗,既成就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千古盛誉,也打出了司马家族“扫平三国、统一天下”的雄厚资本。
从表面上看,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处处被诸葛亮牵着鼻子走,但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匡复汉室”。而司马懿的战略目的就复杂得多了。他既要御敌于国门外,又要自保(以司马懿的聪明,不会不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当时,他军权在握,而能称为其对手的,也只剩下一个诸葛亮了。这时,他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诸葛亮的北伐,为自己谋得更大的利益。也就是说,有诸葛亮在一天,他就对国家有用一天,他的政敌就奈何不了他一天),同时,他还要积蓄力量,伺机一统天下。正是这种多重的战略目的,让司马懿在与诸葛亮的对决中,似乎有些被动。但从根本上看,战争的主动权始终是牢牢地掌握在司马懿的手中,既防止了蜀汉的坐大,又免除自己的后顾之忧。就连诸葛亮都说:“吾平生所患者,独司马懿一人而已。”
还有一点,在培养接班人的问题上,无论是曹操、刘备、孙权,还是谙葛亮,都比司马懿差远了。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长年跟在父亲的身边,不仅学会了一身带兵打仗的本领,更是积累了很多治国理政的经验。另外,魏国后期的一些杰出将领,如郭准、王昶、邓艾等人,也都是司马懿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司马懿之于曹魏究竟是一个忠臣,还是一个奸臣?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太好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司马懿在他的有生之年,并没有篡魏,且他的这个“有生之年没有篡魏”,跟曹操的“有生之年没有篡汉”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曹操虽在其有生之年,也没有篡汉,但他是“挟天子以令渚侯”。汉献帝在曹操那里,不过就是一个摆设、一个工具。而司马懿终其一生,不管官做得有多大,那怕是官居“人臣之位极矣”的太傅,但还是在给曹家打工,而且他这工打得始终都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是魏因为有了他,才能轻松地击败昊、蜀的轮番进攻。因此,说他是乱臣贼子,恐怕难以服众。又比如他的遗言:“吾事魏历年,官授太博,人臣之位极矣。人皆疑吾有异志,吾亦尝怀恐惧。吾死之后,汝二人,善理国政。慎之!慎之!”其中“善理国政”,到底是准家之国政?历来就有两种解释:一、还是曹家的国政,意思是让二子要尽心辅国,切不可心生异志;一是司马家的国政,意思是嘱咐二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成大事,—定要有定力。同样一句话,两种解释,意思则完全是南辕北辙。
其实,退一万步讲,就算司马懿早有异志,但晋朝的建立,再怎么说也是结束了“干戈日寻,流血千里”的动乱局面,是符合人民的利益的。所谓“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非海求之,其势顺也”。所以,我更愿意相信,三分归晋,是“其势顺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