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梅花一段香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h491371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梅花因其风姿骄人、暗香浮动、雅致高洁,成为历代文人词客竞相歌咏的母题。但是,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梅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有着异样的韵致。南宋诗人陆游情感沃土里的梅花,凌寒独放,遗世独立,清香如故。这恰似诗人志向难酬的悲情人生的缩影。毛泽东眼中的梅花,坚毅倔强,卓尔不凡,令人仰止。这正是对一代伟人及其共产党人风范和胸襟的高声礼赞!
  [关键词]梅花 风姿 使者 礼赞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24
  梅花,以其傲霜斗雪的绰约风姿,引得多少诗人骚客蘸墨挥毫,为后世留下无数佳构力作;以其清雅高洁的不凡气质,夺冠于花中四君子,引得多少志士仁人竞折腰,让诗家词客“各领风骚数百年”。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所写梅花寂寞高洁,孤芳自赏,引来群花的羡慕与嫉妒。毛泽东根据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笔下的梅花美丽、积极、坚贞,不是寂寞愁苦而是笑傲风雨,不是孤傲高洁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这相距千年的唱和,风格意蕴却各有千秋,各领风骚。
  一、风采有别
  1.遗世独立,凌寒独开,陆诗梅之丽姿。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吟咏梅花的诗词很多。这首《卜算子·咏梅》,写梅花身处驿外野地,无人欣赏。驿外断桥,日落黄昏,暮色垂野,可见其孤苦,“那堪风雨助凄凉”,更见其处境恶劣。梅花独放,不与群芳争春,引得众花妒忌;又因风吹雨打,花凋叶败,堕入泥沼。梅花虽零落玉碎,但清香如故。诗人笔下的梅花遗世独立,凌寒独开,清雅脱俗,她的丽影已经植根于诗人情感的沃土中,绽放在诗人广博的胸襟里。陆诗之梅可谓“梅家碧玉”。
  2.报春使者,花海魁首,毛诗梅之俏容。开国领袖毛泽东高瞻远瞩,胸襟气魄非常人能比。他笔下的梅花,首先是报春的使者:“风雨送春”、“飞雪迎春”点出四季更替,日月如梭;“春归”“春到”,诗人仿佛已触摸到春天的律动,而最能代表春之张力的梅花,经过冰雪的洗礼,悄然绽放在“百丈冰”的山岩绝壁。与雪花相比,梅花是娇艳馨香的。其次是百花之魁:绽放在冰凝百丈、峭壁巅峰的梅花,坚冰不能损其骨,飞雪不能掩其俏,险境不能摧其志,自由洒脱地与冰雪、严寒做着互动,以自己的赤诚呼唤春天的到来。“待到山花烂漫时”,梅花悄然隐身于百花当中,与山花共享春光的喜悦。这样的梅花,品格何其坚毅倔强,风采何其卓尔不凡,与诗人的气度魄力又是何其相似!毛诗之梅乃“花中豪杰”。
  二、意蕴各异
  1.洁身自好,铮铮傲骨,感喟诗意人生。
  陆游是以诗鸣天下的爱国主义诗人,一生立志报效国家。他熟谙兵法,一身文韬武略,向往回到“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军旅生活,时刻准备“沙场秋点兵”为国出征,收拾旧河山。“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人一遍遍地哭诉,一次次地呐喊,但是昏庸懦弱的南宋统治者置若罔闻,只图苟安一隅不想收复失地。壮志难酬,诗人只有借酒消愁,借诗抒怀,引梅花为知己,浇胸中之块垒。一壶酒,一树花,醉眼蒙眬中这抗寒斗雪、“任他桃李争欢赏,不为繁华易素心”的梅花就有了诗人自己的影子。结合诗人一生经历,他空有一腔报国之志,但屡遭投降派的打击,到头来只剩“心系天山,身老沧洲”、“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报国无门的悲情感慨。“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在诗人心中,这“气节最高坚”、“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最是了解自己。真是“一树梅花一放翁”!
  2.独领风骚,至刚无欲,仰止伟人风范。一代伟人毛泽东出手不凡,咏梅力作令人高山仰止。他笔下的梅花与众不同,首先有着“一朵忽先变,百花皆落后”独领风骚的大家风范。结合时代背景,在共和国建立初期,国家正值内忧外困,到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的严峻时期。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毛泽东,认为困难是暂时的,因为他相信“严冬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更坚信中国共产党人即使在险恶的环境下也决不屈服,勇敢地迎接挑战,直到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心。毛泽东托梅寄志,“犹有花枝俏”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傲霜斗雪的铮铮铁骨和不畏艰险的挑战精神。其次是无私无畏、至刚无欲、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神境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梅花呼唤春天赤诚无私;“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春天来临,大地春气涌动,人间和煦温暖,山花缤纷烂漫。此时,原来一枝独秀,傲然挺拔的梅花,却安详地隐于绚烂的春色之中。“丛中笑”三字,写出梅花谦逊脱俗、豁达大度的精神风采。从自喻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伟人人格志趣的外化,更是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崇高美德和奉献精神的礼赞。
  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一位因志向难酬喋血为诗,字字倾诉爱国之情,令读者每每感喟诗人志向失意借诗流芳百世的人生;一位国家命运的舵手,面对国际形势的风口浪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慨然高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读来时刻让人意气风发。
  (责任编辑 韦淑红)
其他文献
[摘要]认真审题有助于学生明确答题方向,关联对应知识,达成解题目的。审题要从题干、设问、备选答案三个试题组成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兼顾试题整体、题干材料、设问语句、选项四个方面,从中揣摩命题立意,解读有用信息,细化答题方向,排除干扰选项,为答题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地理命题素材来源广泛,题干中除文字材料外,往往还有大量的图、表和符号等,包含了繁杂的地理信息。认真审题有
不久前,16岁少年陈智强站在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星光熠熠的舞台中央,双手接过“认知神经之父”迈克尔教授递来的“全球脑王”金色奖杯,迎来了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陈妈妈说,儿子不是那种从小到大被培养的天才,更多时候只是一个热爱美食、要强又有点有趣的中学生。砸中“天才”的苹果大概在陈志强14岁时出现,那完全是个意外。2014年7月,陈智强和同学一起去南京市图书馆玩,看到“第二届极忆杯全国记忆力
[摘要]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从来都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学生的写作服务,而写作的素材又来源于阅读的独特体验。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例子”,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活动,对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写作意愿而言,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读写结合《逍遥游》閱读体验片段训练大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E学习进入校园,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替代,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并在碰撞中逐步融合,在融合中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体系。  [关键词]E学习 差异教学 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80078  E学习进入校园,并不是对传统教学的替代,而是不断与传统教学相互碰撞,在碰撞中逐步
[摘 要]语文教学具有非常强的思想性、教育性和人文性,不但能够促进初中生的知识学习,还能够通过文学作品的艺术滋养实现初中生情商的快速发展。通过引导初中生品味《背影》中的伟大父爱,唤醒他们的幸福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父母、体谅父母、感恩父母,有效促进家庭的和睦。  [关键词]初中生 背影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2003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趋势日益明显的大环境下,整个社会对高水平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英语在学科中的地位也会更加突出,所以有必要研究该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英语能力。以如何围绕翻转课堂来提高学生高中英语能力为主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全国实行高中英语翻转课堂的学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高中英语 翻转课堂 学习能力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摘要]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课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的开展需要教师精心准备,并结合学生家乡地理区域特色资源做好规划设计,让学生学会身边有用的地理,达到提高学科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地理研究性实践课方案设计过程成果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126  【教学目标】  实现地理课程目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摘要]学生在语言、空间想象、逻辑思维、动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深入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不同教学手段或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喜好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从而使每个学生实现最佳发展。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初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8802  学生在语言、空间想象、逻辑思维
[摘要]乡村中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改的引领下,老师应积极改变观念,运用好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注重基础知识,改善学习方法,培养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 乡村 中学生 英语 学习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80039  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乡村中学的英语老师,教学几载,我发现乡镇中学生学习英语普遍起点低,基
[摘 要]文言文背诵一直是学生望而生畏的学习任务。以《六国论》为例,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背诵文言文五方法:联系史实法、难句译注法、化整为散法、提纲挈领法、反复诵读法。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学生水到渠成地完成这一任务。  [关键词]文言文背诵 联系史实 难句译注 化整为散 提纲挈领 反复诵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60012  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