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检验学生语文成绩的最好办法。经常写作文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全面提高。要多写多改才能熟中生巧。改作文有多种办法,而自改是最主要、最实际、最有效提高水平的一种好方法。
“文成于改”,告诉人们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假如着重在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向导和指点该怎么做,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同时又指出:“给学生批改的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的地步,他们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得当了。”叶老的论述十分明确指出了批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想让学生自改作文,教师要多方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改。
笔者曾经在培养小学作文自改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1. 指导修改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掌握作文自改的方法和要领,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符号。汇编一些常用批改符号,刻印之后贴在学生作文本的首页,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符号的意义。如好词佳句用“~~”表示,错误用“○”表示,删减用“×”表示,增加用“√”表示,调换用“I”表示等。其次组织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在第一次作文评改课上,将学生作文发到手中,启发学生阅读思考,按照写作和批改要求,试着用修改符号把作文中主要错误和不妥之处标注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2. 择文修改
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1~2篇典型文章,围绕训练项目组织学生修改。修改的程序是:第一步自读,文章怕读,一读毛病就出来了;第二步自改,即一删多余的不必要成分,二添欠缺部分,把内容写具体,进一步修饰润色,三换拗口、意思不明确的词句,四调前后紊乱的语句;第三步自谈,让学生各抒己见,广开言论,说出各自看法,这样能使学生(作者)心悦诚服,还能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改的道理。
3. 重点修改
在作文修改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把文章修改得十全十美,要达到作文基本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作文修改时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目标集中,一文一得,就是要紧紧抓住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集中修改,做到有主有次。如语文教学训练重点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在作文时就要依据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来修改自己的作文,紧紧围绕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来检查自己作文中表达思想感情是否真实,用词造句是否恰当。再如,语文教学训练重点是“注意细节、叙述具体”,而在作文修改中就紧紧围绕这一点检查作文是否写得有血有肉,细节描写是否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面,如观其状,如临其境”。这样一文一个重点地培养学生自改文章,逐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才能达到写作功底扎实,一文一得。有了重点才方向明确,重点改好了,全文就好办了。
4. 难点修改
所谓难点修改,就是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训练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文中那些难以达到要求的方面进行修改。如围绕“注意文章后详写和略写”这个训练重点修改《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首先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详写,怎样详写,使学生明确凡与文中有关的地方,能突出中心思想的地方就是详写,详写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文章中心,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抓住与事件有关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去写。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作文难点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写好本文难就难在写人物的特点,即抓与事件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具体描写,修改这样的文章,功夫就要下在难点上,难点解决了,重点突出了,自然也就达到写作要求。
由于年级不同,要求不同,学生作文水平不同,作文难点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例如对作文转好学生采取严格按着训练重点,从整体入手全面修改,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则要要求他们从部分入手,抓住重点段落修改。从重点修改到全文修改,有主有次,这样学生就会逐步提高。
5. 独立修改
在掌握了批改符号的基础上,除了要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经常性训练外,还要让学生独立修改。即有一篇作文全部让学生自己找毛病,自己修改。想怎样改就怎样改,改定后,教师阅读学生修改后的文章(初稿)进行总结,好的适时表扬,表扬时把自改好的作文作为修改的范例,并让作者当场宣读自己的作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兴趣和能力,而且能对其他学生有帮助,一带众,得到鼓舞士气普遍提高的效果。
笔者以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认识过程。只要扎扎实实做到上述几点,加强指导,严格训练,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在学中练,在练中提高,不仅会学还会用,相互促进,使语文成绩全面提高。不仅如此还会对其他学科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把知识变为能力,全面提高了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文成于改”,告诉人们文章是改出来的。所谓改,包括别人改和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义务教育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修改自己文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我当过教师,改过学生的作文不计其数,得到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假如着重在培养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向导和指点该怎么做,让学生自己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同时又指出:“给学生批改的目的,在使他们达到自己能够批的地步,他们能够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得当了。”叶老的论述十分明确指出了批改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想让学生自改作文,教师要多方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改。
笔者曾经在培养小学作文自改能力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1. 指导修改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掌握作文自改的方法和要领,首先引导学生认识修改符号。汇编一些常用批改符号,刻印之后贴在学生作文本的首页,要求学生掌握每个符号的意义。如好词佳句用“~~”表示,错误用“○”表示,删减用“×”表示,增加用“√”表示,调换用“I”表示等。其次组织学生运用修改符号,在第一次作文评改课上,将学生作文发到手中,启发学生阅读思考,按照写作和批改要求,试着用修改符号把作文中主要错误和不妥之处标注出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修改。
2. 择文修改
教师根据学生作文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选择1~2篇典型文章,围绕训练项目组织学生修改。修改的程序是:第一步自读,文章怕读,一读毛病就出来了;第二步自改,即一删多余的不必要成分,二添欠缺部分,把内容写具体,进一步修饰润色,三换拗口、意思不明确的词句,四调前后紊乱的语句;第三步自谈,让学生各抒己见,广开言论,说出各自看法,这样能使学生(作者)心悦诚服,还能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改的道理。
3. 重点修改
在作文修改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一下子把文章修改得十全十美,要达到作文基本要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作文修改时必须做到重点突出,目标集中,一文一得,就是要紧紧抓住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集中修改,做到有主有次。如语文教学训练重点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在作文时就要依据语文课中学到的知识来修改自己的作文,紧紧围绕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来检查自己作文中表达思想感情是否真实,用词造句是否恰当。再如,语文教学训练重点是“注意细节、叙述具体”,而在作文修改中就紧紧围绕这一点检查作文是否写得有血有肉,细节描写是否做到“如闻其声,如见其面,如观其状,如临其境”。这样一文一个重点地培养学生自改文章,逐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才能达到写作功底扎实,一文一得。有了重点才方向明确,重点改好了,全文就好办了。
4. 难点修改
所谓难点修改,就是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训练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文中那些难以达到要求的方面进行修改。如围绕“注意文章后详写和略写”这个训练重点修改《写一件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首先详写了什么,为什么详写,怎样详写,使学生明确凡与文中有关的地方,能突出中心思想的地方就是详写,详写的目的就是为了突出文章中心,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抓住与事件有关的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去写。其次引导学生思考作文难点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写好本文难就难在写人物的特点,即抓与事件有关的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行具体描写,修改这样的文章,功夫就要下在难点上,难点解决了,重点突出了,自然也就达到写作要求。
由于年级不同,要求不同,学生作文水平不同,作文难点也不相同。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因文而异,因人而异。例如对作文转好学生采取严格按着训练重点,从整体入手全面修改,对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则要要求他们从部分入手,抓住重点段落修改。从重点修改到全文修改,有主有次,这样学生就会逐步提高。
5. 独立修改
在掌握了批改符号的基础上,除了要用以上几种方式进行经常性训练外,还要让学生独立修改。即有一篇作文全部让学生自己找毛病,自己修改。想怎样改就怎样改,改定后,教师阅读学生修改后的文章(初稿)进行总结,好的适时表扬,表扬时把自改好的作文作为修改的范例,并让作者当场宣读自己的作文,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作文自改的兴趣和能力,而且能对其他学生有帮助,一带众,得到鼓舞士气普遍提高的效果。
笔者以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认识过程。只要扎扎实实做到上述几点,加强指导,严格训练,学生的自改作文能力就一定会提高。在学中练,在练中提高,不仅会学还会用,相互促进,使语文成绩全面提高。不仅如此还会对其他学科有帮助,更重要的是把知识变为能力,全面提高了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