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选取降水、气温及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结果发现,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关键词 气象条件;小麦生产;对策;桓台县
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248-02
作者简介刘爱荣(1965- ),女,山东桓台人,工程师,从事农业气象研究。
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1],也是山东省桓台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桓台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3 333.3 hm2,产量一直稳定在7 500 kg/hm2。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种植面积23 453.3 hm2,在春季低温冻害、晚春降雪、后期风雨天气造成倒伏等各种不利气候因素重叠发生影响下,平均单产达7 590 kg/hm2,小麦单产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此,笔者选取降水、气温等气象数据及小麦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为今后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气象资料选用了桓台县2012年10月~2013年6月中旬小麦播种至收获期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历年资料选取1981~2011年的平均值,小麦产量来源于中国农调队发布的统计产量。采用统计学原理,对2012~2013年度小麦生产主要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2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主要气象条件
2.1主要有利气象条件
2.1.1播种期、出苗期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利于小麦播种和出苗。2012年桓台县小麦播种时间集中在10月1~8日适宜播期内,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小麦宽幅精播全覆盖,小麦播种质量明显提高。10月中旬平均气温16.7 ℃,较常年偏高1.6 ℃,降水量3.2 mm,较常年偏少11.7 mm;下旬平均气温14.2 ℃,较常年偏高1.7 ℃,降水量7.3 mm,较常年偏多1.4 mm(表1)。小麦播种期、出苗期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利于出苗,全县小麦出苗均匀,实现了一播全苗,平均基本苗69万/hm2。
2.1.2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小麦冬前≥0 ℃的积温709.7 ℃·d;日照时数434 h,较常年偏少5 h;降水量39.8 mm,较常年偏少8.6 mm。冬前条件较为适宜,桓台县小麦冬前群体合理,个体健壮,平均基本苗69万/hm2,亩茎数1 096.5万/hm2,单株分蘖5.3个,单株叶片数5.9片,三叶大蘖2.9个。
2.1.3冬季降水较多,利于小麦越冬。小麦越冬期≥0 ℃的积温71.2 ℃·d;降水量62.4 mm,较常年偏多40.9 mm,其中仅12月中旬和2月份下旬无降水。小麦越冬期间有积雪覆盖,小麦安全越冬。
2.2不利气象条件
2.2.1早春出现低温冻害天气,春季冻害偏重。2月下旬平均气温5.0 ℃,较常年高2.8 ℃,3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0.9 ℃,较常年偏高6.7 ℃,小麦进入返青期。3月中旬气温偏低,其中3月10、14日突然降温,最低气温降至-5.0 ℃以下,出现倒春寒天气,春季冻害偏重。小麦春季新长叶片干枯1/3左右,部分老叶叶尖发黄,个别大蘖被冻死。从调查看,桓台县种植的小麦品种均发生不同程度冻害,济南17表现偏重。
2.2.2春季气温回升慢,生育期推迟。从3月中旬开始,气温较常年偏低,其中3月中旬平均气温为7.0 ℃,较常年偏低0.3 ℃,3月下旬平均气温为8.2 ℃,较常年偏低0.5 ℃,气温回升慢,小麦返青拔节期较常年推迟3~5 d,生育期推迟。
2.2.3百年不遇的晚春降雪对小麦生产极为不利。4月19~20日桓台县普降大雪,降水量达16.1 mm,最低气温-0.4 ℃,麦田积雪厚度达6 cm左右。小麦正处于孕穗期,积雪压折了部分小麦茎秆,茎秆折断率0.5%左右,还造成倒二叶、倒三叶下披,不利于合理株型的形成。低温影响了穗粒数的提高。
2.2.4风雨天气造成小麦倒伏。5月26~27日,桓台县平均降水24.3 mm,最大风力5级,造成部分小麦点片倒伏,个别地块倒伏严重,桓台县小麦倒伏面积1 266.7 hm2。
2.2.5扬花灌浆期光照偏少,灌浆期缩短。5月上中旬小麦处于开花授粉阶段,各旬日照时数分别为69和88 h,光照偏少,对小麦开花授粉不利;5月下旬小麦灌浆高峰期,日照时数为54 h,不利于小麦灌浆。整个小麦灌浆期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小麦灌浆;受小麦生育期推迟影响,小麦灌浆期缩短。5月份的光照不足直接影响小麦正常灌浆,使千粒重降低[2]。2013年全县小麦粒重较常年降低2~3 g。
2.3不利气象条件对策
2.3.1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小麦抗冻能力。桓台县小麦3月上旬、3月下旬2次普遍喷施天达“2116”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小麦抗冻能力。应用天达“2116”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达,同时抗逆抗病效果好、抗冻抗倒伏能力强,最终实现小麦增产增收[3]。从2013年春季桓台县调查看,春季叶面喷施天达“2116”的麦田小麦冻害率可减少15%左右,后期群体比未喷施麦田增加10%左右,产量提高8%左右。
2.3.2加强指导应对降雪天气影响。针对4月19~20日普降大雪问题,桓台县采取让积雪自然融化,麦苗恢复直立生长和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料等措施,促进小麦恢复生长。 2.3.3加强管理应对风雨天气影响。针对5月26日风雨造成小麦倒伏事件,桓台县采取了自然恢复生长、及时喷施防病治虫药剂等田间管理措施,防治了小麦后期病虫害,预防了后期干热风。
2.3.4实行“一喷三防”,提高粒重。2013年5月桓台县小麦后期普遍喷施防病杀虫药剂、叶面肥料2遍,起到了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提高粒重的作用。
3小结
3.1桓台县2012~2013年度小麦生产主要气象条件总体评价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3.2预防春季低温冻害措施春季低温冻害是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4]。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2 月中下旬~3 月份;春末晚霜冻害多发生于4 月上中旬,因此时气温已逐渐转暖,又突遇寒潮,所以常把晚霜冻害又叫“倒春寒”[5]。山东省冬小麦遭受霜冻危害多在4月中下旬,终霜期越晚受害越重[6]。桓台县小麦经常遭受春季低温冻害影响,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措施。
3.2.1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3月上中旬、4月上旬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2遍,可以控制小麦旺长,提高小麦抗冻能力。
3.2.2及时浇水。在寒潮前灌水,可以调节近地面的小气候,对防御春冻有很好的效果[7]。对春季晚霜冻害的有效预防措施是浇水[1]。从桓台县试验调查看,低温来临前及时浇水小麦冻害率可减少10%左右。
参考文献
[1] 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作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2,58.
[2] 胡亚敏,邓贺明,杨水华,等.不利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28.
[3] 张继林,李进,孙国栋,等.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在小麦生产上应用试验效果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07(11):37.
[4] 闫世忠,王建廷,冉献忠,等.黄淮麦区晚霜冻发生频率及防御措施[J].河南气象,2002(4):40-41.
[5]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小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468.
[6] 王永华,李金才,魏凤珍,等.小麦冻害类型、诊断特征及其预防对策及补救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6(4):346.
[7] 牛国柱,衡水市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4):131.
关键词 气象条件;小麦生产;对策;桓台县
中图分类号S1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9-10248-02
作者简介刘爱荣(1965- ),女,山东桓台人,工程师,从事农业气象研究。
小麦在我国是仅次于水稻的主要粮食作物[1],也是山东省桓台县的主要粮食作物。桓台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3 333.3 hm2,产量一直稳定在7 500 kg/hm2。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种植面积23 453.3 hm2,在春季低温冻害、晚春降雪、后期风雨天气造成倒伏等各种不利气候因素重叠发生影响下,平均单产达7 590 kg/hm2,小麦单产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在此,笔者选取降水、气温等气象数据及小麦产量等资料,对2012~2013年度小麦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气候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相应对策,为今后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气象资料选用了桓台县2012年10月~2013年6月中旬小麦播种至收获期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历年资料选取1981~2011年的平均值,小麦产量来源于中国农调队发布的统计产量。采用统计学原理,对2012~2013年度小麦生产主要有利气象条件和不利气象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2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生产主要气象条件
2.1主要有利气象条件
2.1.1播种期、出苗期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利于小麦播种和出苗。2012年桓台县小麦播种时间集中在10月1~8日适宜播期内,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小麦宽幅精播全覆盖,小麦播种质量明显提高。10月中旬平均气温16.7 ℃,较常年偏高1.6 ℃,降水量3.2 mm,较常年偏少11.7 mm;下旬平均气温14.2 ℃,较常年偏高1.7 ℃,降水量7.3 mm,较常年偏多1.4 mm(表1)。小麦播种期、出苗期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利于出苗,全县小麦出苗均匀,实现了一播全苗,平均基本苗69万/hm2。
2.1.2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小麦冬前≥0 ℃的积温709.7 ℃·d;日照时数434 h,较常年偏少5 h;降水量39.8 mm,较常年偏少8.6 mm。冬前条件较为适宜,桓台县小麦冬前群体合理,个体健壮,平均基本苗69万/hm2,亩茎数1 096.5万/hm2,单株分蘖5.3个,单株叶片数5.9片,三叶大蘖2.9个。
2.1.3冬季降水较多,利于小麦越冬。小麦越冬期≥0 ℃的积温71.2 ℃·d;降水量62.4 mm,较常年偏多40.9 mm,其中仅12月中旬和2月份下旬无降水。小麦越冬期间有积雪覆盖,小麦安全越冬。
2.2不利气象条件
2.2.1早春出现低温冻害天气,春季冻害偏重。2月下旬平均气温5.0 ℃,较常年高2.8 ℃,3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0.9 ℃,较常年偏高6.7 ℃,小麦进入返青期。3月中旬气温偏低,其中3月10、14日突然降温,最低气温降至-5.0 ℃以下,出现倒春寒天气,春季冻害偏重。小麦春季新长叶片干枯1/3左右,部分老叶叶尖发黄,个别大蘖被冻死。从调查看,桓台县种植的小麦品种均发生不同程度冻害,济南17表现偏重。
2.2.2春季气温回升慢,生育期推迟。从3月中旬开始,气温较常年偏低,其中3月中旬平均气温为7.0 ℃,较常年偏低0.3 ℃,3月下旬平均气温为8.2 ℃,较常年偏低0.5 ℃,气温回升慢,小麦返青拔节期较常年推迟3~5 d,生育期推迟。
2.2.3百年不遇的晚春降雪对小麦生产极为不利。4月19~20日桓台县普降大雪,降水量达16.1 mm,最低气温-0.4 ℃,麦田积雪厚度达6 cm左右。小麦正处于孕穗期,积雪压折了部分小麦茎秆,茎秆折断率0.5%左右,还造成倒二叶、倒三叶下披,不利于合理株型的形成。低温影响了穗粒数的提高。
2.2.4风雨天气造成小麦倒伏。5月26~27日,桓台县平均降水24.3 mm,最大风力5级,造成部分小麦点片倒伏,个别地块倒伏严重,桓台县小麦倒伏面积1 266.7 hm2。
2.2.5扬花灌浆期光照偏少,灌浆期缩短。5月上中旬小麦处于开花授粉阶段,各旬日照时数分别为69和88 h,光照偏少,对小麦开花授粉不利;5月下旬小麦灌浆高峰期,日照时数为54 h,不利于小麦灌浆。整个小麦灌浆期阴雨天气较多,不利于小麦灌浆;受小麦生育期推迟影响,小麦灌浆期缩短。5月份的光照不足直接影响小麦正常灌浆,使千粒重降低[2]。2013年全县小麦粒重较常年降低2~3 g。
2.3不利气象条件对策
2.3.1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小麦抗冻能力。桓台县小麦3月上旬、3月下旬2次普遍喷施天达“2116”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了小麦抗冻能力。应用天达“2116”能促进小麦根系发达,同时抗逆抗病效果好、抗冻抗倒伏能力强,最终实现小麦增产增收[3]。从2013年春季桓台县调查看,春季叶面喷施天达“2116”的麦田小麦冻害率可减少15%左右,后期群体比未喷施麦田增加10%左右,产量提高8%左右。
2.3.2加强指导应对降雪天气影响。针对4月19~20日普降大雪问题,桓台县采取让积雪自然融化,麦苗恢复直立生长和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叶面肥料等措施,促进小麦恢复生长。 2.3.3加强管理应对风雨天气影响。针对5月26日风雨造成小麦倒伏事件,桓台县采取了自然恢复生长、及时喷施防病治虫药剂等田间管理措施,防治了小麦后期病虫害,预防了后期干热风。
2.3.4实行“一喷三防”,提高粒重。2013年5月桓台县小麦后期普遍喷施防病杀虫药剂、叶面肥料2遍,起到了防病虫、防干热风、防早衰、提高粒重的作用。
3小结
3.1桓台县2012~2013年度小麦生产主要气象条件总体评价2012~2013年度桓台县小麦播种期温湿条件适宜,小麦出苗均匀;冬前积温充足,利于形成壮苗;越冬期降水较多,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气象条件复杂,小麦冻害偏重,生育期推迟;后期光照偏少,风雨天气造成倒伏,不利于小麦充分灌浆,千粒重降低。
3.2预防春季低温冻害措施春季低温冻害是指小麦在返青至拔节时期,因寒潮来临降温发生的霜冻危害[4]。根据发生冻害的早晚又可分为早春冻害和春末晚霜冻害,早春冻害发生较为频繁,且程度重,多发生在2 月中下旬~3 月份;春末晚霜冻害多发生于4 月上中旬,因此时气温已逐渐转暖,又突遇寒潮,所以常把晚霜冻害又叫“倒春寒”[5]。山东省冬小麦遭受霜冻危害多在4月中下旬,终霜期越晚受害越重[6]。桓台县小麦经常遭受春季低温冻害影响,从实践中,总结出了如下预防春季低温冻害的措施。
3.2.1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3月上中旬、4月上旬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2遍,可以控制小麦旺长,提高小麦抗冻能力。
3.2.2及时浇水。在寒潮前灌水,可以调节近地面的小气候,对防御春冻有很好的效果[7]。对春季晚霜冻害的有效预防措施是浇水[1]。从桓台县试验调查看,低温来临前及时浇水小麦冻害率可减少10%左右。
参考文献
[1] 山东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作物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2,58.
[2] 胡亚敏,邓贺明,杨水华,等.不利气候因素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04(10):28.
[3] 张继林,李进,孙国栋,等.天达-2116植物生长营养液在小麦生产上应用试验效果研究[J].中国农技推广,2007(11):37.
[4] 闫世忠,王建廷,冉献忠,等.黄淮麦区晚霜冻发生频率及防御措施[J].河南气象,2002(4):40-41.
[5] 山东省农业厅.山东小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468.
[6] 王永华,李金才,魏凤珍,等.小麦冻害类型、诊断特征及其预防对策及补救措施[J].中国农学通报,2006(4):346.
[7] 牛国柱,衡水市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