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工程质量是国家经济、技术水平的体现,反映一个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公益性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发挥基础设施功能,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对舟曲县“5.12”地震灾害重建,“8.8”特大泥石流灾害重建等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与舟曲县水利工程建筑市场相适应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TV1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9-0212-01
自舟曲县“5.12”灾后重建以来,我县水为了与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同步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制、监理制,施工单位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正确使用灾后重建资金、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市场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一.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首先是人员的管理。包括水利工程各参建者(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组织人员、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每个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每个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各参加者的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包括政治思想水平、身体素质等。
2.其次是工程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工程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材料采购应严格把关;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损失;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材料保质保量;合理处理剩余材料。
3.再次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运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和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考虑施工时的方便性、操作和维护上的可靠性、技术上的先进性等。
4.最后是施工方法的合理确定以及良好的环境。有些施工单位施工时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工程窝工或进度缓慢,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施工方案,以提高工程的质量。积极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尤其是施工现场,应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群众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强质量法治观念,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加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知识的教育,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除在工程建设中边学习边实践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外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提高业务技能,促进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2、加强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的监督管理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施严格的质量措施,落实分级管理负责制,按规定执行“三制”管理,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杜绝产生豆腐渣工程和发生工程质量责任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在各项目区设工程监理组和质量监督组,明确质量标准。要制定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和项目合同,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
3、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各项目工程实施单位应成立施工安全组,负责施工安全检查。在工程施工中作好安全宣传,制定安全措施,对重点工程、隐蔽工程、施工爆破等指定专人负责,划定施工安全区,设立安全标志线和警示牌,确保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不发生任何伤亡事故。
4.加强质监职能,提升工程质量等级
随着国家对我县灾后重建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实施,防洪减灾能力日益显著,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保护。为此,在质量监督的手段上也应采取各种措施:①依法治理。对水利建筑工程的参建单位加强《防洪法》《水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工程质量从源头得到保保障。②以工程质量达标为目的,加大力度促进企业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依靠施工单位实施,只有加大现场各项达标监测,才能为水利工程质量夯实基础。③水利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很多都发生在隐蔽工程、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以量控制这个阶段的工程质量,隐患就基本可以消除。出现质量问题该返工的返工,该整改的整改。特别应对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试块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做重点抽查。
5.科学合理地处理质量缺陷
自2008年“5.12”灾后重建以来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迅速发展,质量缺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同时也影响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及群众生活的安定。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减少缺陷处理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采取局部返工和修复的方法,同时在施工中不破坏原结构,合理缩短工期,做到缺陷处理消失在萌芽状态。
6.落实责任制,加强领导
水利工程各参建单位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7.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项目业主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全面认真复检,凡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现场立即要求返工,一直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8.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9. 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10.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舟曲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舟曲县水务水电局,2010年2月。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
[关键词]水利工程 质量管理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TV1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9-0212-01
自舟曲县“5.12”灾后重建以来,我县水为了与全国水利水电建设同步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制、监理制,施工单位和政府质量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这一体制在正确使用灾后重建资金、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我县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市场正规化奠定了基础。
一.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首先是人员的管理。包括水利工程各参建者(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组织人员、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每个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每个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各参加者的素质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包括政治思想水平、身体素质等。
2.其次是工程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工程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材料采购应严格把关;合理使用,尽量减少损失;建立严格的检验制度,材料保质保量;合理处理剩余材料。
3.再次是机械设备的管理与运用。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和进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考虑施工时的方便性、操作和维护上的可靠性、技术上的先进性等。
4.最后是施工方法的合理确定以及良好的环境。有些施工单位施工时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工程窝工或进度缓慢,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的发生。因此,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优施工方案,以提高工程的质量。积极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尤其是施工现场,应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群众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二.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1、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
加强质量法制教育和技术培训,增强质量法治观念,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加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知识的教育,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激励机制,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质量,努力创建优质工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除在工程建设中边学习边实践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学习外地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提高业务技能,促进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建设。
2、加强水利工程现场质量的监督管理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施严格的质量措施,落实分级管理负责制,按规定执行“三制”管理,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关。杜绝产生豆腐渣工程和发生工程质量责任事故,确保工程质量。在各项目区设工程监理组和质量监督组,明确质量标准。要制定质量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和项目合同,实行质量终身负责制。
3、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为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各项目工程实施单位应成立施工安全组,负责施工安全检查。在工程施工中作好安全宣传,制定安全措施,对重点工程、隐蔽工程、施工爆破等指定专人负责,划定施工安全区,设立安全标志线和警示牌,确保工程项目从开工到竣工不发生任何伤亡事故。
4.加强质监职能,提升工程质量等级
随着国家对我县灾后重建水利工程的投资和实施,防洪减灾能力日益显著,社会效益不断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及财产保护。为此,在质量监督的手段上也应采取各种措施:①依法治理。对水利建筑工程的参建单位加强《防洪法》《水法》《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紧抓勘察、设计问题,使工程质量从源头得到保保障。②以工程质量达标为目的,加大力度促进企业检测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依靠施工单位实施,只有加大现场各项达标监测,才能为水利工程质量夯实基础。③水利工程的重大质量问题很多都发生在隐蔽工程、基础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以量控制这个阶段的工程质量,隐患就基本可以消除。出现质量问题该返工的返工,该整改的整改。特别应对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试块制作、标准养护及同条件养护做重点抽查。
5.科学合理地处理质量缺陷
自2008年“5.12”灾后重建以来我县水利工程建设迅速发展,质量缺陷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同时也影响工程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的发挥及群众生活的安定。工程质量缺陷的处理,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减少缺陷处理的负面影响,尽可能采取局部返工和修复的方法,同时在施工中不破坏原结构,合理缩短工期,做到缺陷处理消失在萌芽状态。
6.落实责任制,加强领导
水利工程各参建单位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工程人员真正负起责来。
7.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执行《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把好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任何项目上一阶段工作未完成,不得批准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未获批准的项目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按照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质量评定,任何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项目业主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对工程质量全面认真复检,凡发现不符合设计要求的,现场立即要求返工,一直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8.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9. 制定监理细则,明确监理目标
根据工程要求规定监理目标、进度计划、人员和料物计划,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进行控制的依据、方法、制度及保证体系等。制定监理细则,对掌握各部位、各工序、各阶段工程质量标准、质量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程序等都作详细规定,使施工企业和工地所有人员都知道在质量控制中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怎样去评价做的效果,也便于相互工作协调和各工序的衔接。同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检机构、质检制度、质检人员的素质,并明确各级质检人员的权限和责任等。
10.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实践证明,水利工程建设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即“三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只有项目法人切实负起了工程建设的全部责任,才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工程建设,从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舟曲县“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舟曲县水务水电局,2010年2月。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与通病防治全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