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修辞与文化记忆的视觉生成——基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修辞考察

来源 :文艺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视觉修辞的衍化形态,空间的修辞性意义生产取决于视觉修辞的实物拓展、视觉性语境的现代生成以及空间作为意义生产机制的主体确立.公共文化空间的修辞性话语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审美体验,更是规约着文化记忆乃至文化认同的生成逻辑.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空间修辞生产通过建筑的空间地理布局与结构设计、光路与围合的审美应用以及展品叙事语境的情景复原,有效推动了视觉"劝服"性话语的修辞实践.而基于技术媒介的多元符号的介入使得博物馆的空间修辞发生了从实体空间向符号空间、虚拟空间、情感空间的转变,表征符号的互文架构成为博物馆空间修辞的现代表征.
其他文献
普鲁斯特的长篇叙事小说《寻找丢失的时间》暴露出时间性自我——"我"——之不可豁免的存在形式是异化,异化的心理学表述是欲望,其伦理学表述则是"恨邻人";普鲁斯特的现代文艺篇章令古老的"原罪"变得更具可视性.但普鲁斯特同时提出了"超时间性的"自我——"真我"."真我"和"我",与萨特笔下的"前/非反思意识"和"反思意识",具有同构的叙事旨趣:时间性自我具有虚构性,自我本身是复调性的;而这意味着,虽然"恨"是"我"对世界之必然的伦理冲动,"不恨"也是一种现实的、存
出版社:拜德雅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8月对视觉的推崇,在西方文化中早已根深蒂固——从柏拉图、笛卡尔直到启蒙运动,视觉往往与清晰、秩序和理性相关联.随着摄影、电影的出现,视觉更晋升为现代感官王国的领主.然而,来自法国的现代思想家——萨特、梅洛-庞蒂、福柯、拉康、巴特、德里达——也以各种方式质疑视觉的霸权地位:从印象派到超现实主义,从现象学到精神分析,从结构主义到后现代分析……
期刊
在身体为图形-背景的知觉场中,本文以身体空间这一处境的空间为基点,将虚拟空间纳入身体空间,不断拓宽知觉的触角,并引用了梅洛-庞蒂后期的关于侵越的概念,将身体空间和虚拟现实空间描述为互相交织、互相影响的关系,两者呈现互相侵越的态势.虚拟现实绘画的创作者通过意向性的创作活动产生意义,虚拟现实绘画体验丰富了身体图式的结构,突破了关于虚拟空间是真实还是虚假的二元论定义,破除了虚拟空间中身心分离的谜题.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8月本书以"媒介物性""物感语言""交往行为"三大关键词,串联起布伦塔诺、胡塞尔、海德格尔、列维纳斯、梅洛-庞蒂、温特沃斯、格罗伊斯等现象学家族的媒介知识谱系.因受惠于语言学转向和文化研究"三派"(伯明翰、法兰克福、芝加哥)思想,现代媒介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从新闻传播学、政治经济学、社会符号学、艺术美学、环境生态学到史论评创研究,核心都是围绕现代性问题展开的话语表述,都是在探讨媒介展露出"实体与表象""在场与缺席""容纳与排斥""解蔽与
期刊
厌恶并不是一种纯粹消极的情感,有了厌恶人才知道区别脏与净、美与丑、善与恶,厌恶的核心意思是否定他者的存在.厌恶可以分为身体性厌恶、物质性厌恶、情感性厌恶和符号性厌恶四种.厌恶可以与恐惧组合成恶心,与喜感组合为轻蔑,与悲感组合成悲厌,与欲望组合成傲慢或破坏欲.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道德规范都是通过培养人的厌恶感来实现的.人类首先通过定义"脏"来确定禁忌,通过禁忌建立道德,通过群体厌恶使道德体系得以稳固.共同的厌恶感的转变甚至可以移风易俗,并使社会安定团结.厌恶感始终伴随着审美活动,时时参与审美过程,而且令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20年5月本书以"想象诠释学"这一关键词为主线,探讨了保罗?利科作品中"想象诠释学"从语义创新到社会行动的发展过程,系统地研究了想象诠释学的含义、演变历程、作用和意义等.本书系统解读保罗·利科"想象诠释学"思想,丰富了相关利科文论研究.
期刊
<正>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邀请,美国匹茨堡大学拉美研究中心主任、美国拉美研究协会前任会长卡迈洛·梅萨-拉戈教授最近来到我院,访问了设在我院的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和历史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9月比兴乃中国传统美学和文学理论之关键词.它在古代并非一成不变,作线性发展,而是随着历史语境之变迁,阶段性地呈显有差异的理论内涵和品格.比兴是先秦古人比类看思维方式的美学形态,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成形于汉儒之手,经历汉末魏晋缘情诗学的激荡,继而被汉末新生的物感审美经验改造并取代.
期刊
利科批评结构主义把语言看作封闭的符号系统,他则从语义学的角度认为语言内在地拥有一种动态的意指结构.这种意指结构在语言层面意味着话语作为事件被实现并作为意义被理解.但意义不是纯主观的,它在意向外化的过程中被固定为语言文字,使人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客观可理解的.这种外化在文学作品中达到了极致,随着对真实语境的取消,文本得以指称关于生存的世界命题并扩大我们的存在视域.这样,意义最终被导向对主体自身的客观理解.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21年7月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后殖民理论的二元结构,即研究中常见的东/西对立、主体性困境、再现的话语-权力所共同分享的逻辑内核,考察诸多有代表性的后殖民学术如何回应这一难题并发展出不同的理论面貌.二元结构自从萨义的奠基性研究开始,就体现为一系列颇具辩证张力的两难.
期刊